雷秀娥
【摘要】統編版語文教材更注重學生的課外閱讀延伸,主張加大課外閱讀。本文以小學五年級下冊為例,依托“快樂讀書吧”平臺,從家校共讀,培養閱讀習慣;“授之以漁”,指導讀書方法;多元評價,展示閱讀成果三方面指導學生開展大閱讀活動,保障課外閱讀的成效性,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關鍵詞】快樂讀書吧;閱讀習慣;讀書方法;閱讀成果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要重視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高閱讀品味,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統編版小學語文教材相比以往教材,更加注重學生的課外閱讀延伸,主張加大課外閱讀。統編教科書在每一冊中都編排了“快樂讀書吧”板塊,將課外閱讀納入語文課程內容之中,致力于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增強讀書意識,營造人人愛讀書的氛圍。本文以統編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教科書為例,闡述如何依托“快樂讀書吧”平臺,指導學生開展大閱讀活動,保障課外閱讀的成效性,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一、家校共讀——培養閱讀習慣
閱讀對學生的成長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開展家校共讀,鼓勵教師、家長和學生一起閱讀,以書為友,營造家校良好的讀書氛圍,激發學生的讀書興趣,利于創造良好的親子溝通渠道,增加家長與孩子的感情交流,更能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利于學生體會閱讀價值,使閱讀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一)教師要成為讀書種子
溫儒敏教授曾強調:“語文教師自己先要喜歡讀書,把讀書當作良性生活方式,成為‘讀書種子。”教師對學生的教育不僅言傳,還有身教。所以,我們要制定好自己的讀書計劃,在繁瑣的事務中抽時間靜下心來好好讀書,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做好學生的榜樣。當學生看到自己的教師課余時間也在潛心讀書,在課堂上能“滿腹經綸”“出口成章”,課余時間還能跟學生一起聊“取經艱難”,品“梁山好漢”,一定會更崇拜自己的教師。“腹有詩書氣自華”,當每一位語文教師都愛上讀書,并帶動自己的學生也愛上讀書;當讀書成為我們的一種生活習慣,那么,語文教學就更有希望了。
(二)在教室內創設讀書氛圍
“一日無書,百事荒蕪。”要調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培養學生自覺讀書的好習慣,語文教師還要多想辦法,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讀書氛圍,使學生置身于濃厚的讀書環境中。比如,在教室里張貼名人讀書名言、開設圖書角、課前分享讀書體會、舉行“閱讀分享會”“推薦一本好書”等。筆者還根據小學高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認知水平,結合本學期“快樂讀書吧”提出的讀書要求,精心為每一位學生選擇合適的書單,幫助他們制定自己的讀書計劃,鼓勵他們多讀書、讀好書,在學生的心中播撒讀書的種子。
(三)家庭要開展親子閱讀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的一言一行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隨著網絡時代、信息時代的到來,“機不離手”已經成了許多家庭的生活方式,在耳濡目染中,學生的閱讀方式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如何指導家長給學生營造良好的讀書氛圍呢?首先,筆者會利用班級微信群,向家長推送一些優秀學習型家庭的經驗和做法,樹立榜樣作用;其次,希望家長要給學生做良好的示范,盡量在家里少玩手機和電腦游戲。有條件的家庭,可以給學生準備一個書架,給學生布置一個獨立的閱讀空間。學生在閱讀的時候,一定要保證他們的閱讀環境,讓他們能夠在一個安靜的環境中進行閱讀,增強學生抗干擾的能力,提高獲取知識的能力。筆者還會不定期地舉辦一些親子閱讀活動,比如,“同讀一本書”讀后感比賽、“最美閱讀空間”評比、“線上閱讀分享會”等,鼓勵家長和學生一起閱讀,一起感受閱讀帶來的快樂,營造良好的讀書氛圍。
二、授之以漁——指導讀書方法
葉圣陶說過:“教師之為教,不在全盤授予,而在相機誘導。”教師將有效閱讀的方法教授給學生,“授之以漁”,可以使學生獲得快樂閱讀的體驗,培養閱讀能力。因此,教師可在語文教學中提倡閱讀教學的“1+X”的教學模式,指導學生讀書的方法,注重課外閱讀的延伸,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一)精讀課文——指導讀書方法
統編版語文教材閱讀課分為精讀和略讀兩種課型,精讀課應該以教師精講為主,重點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而略讀課就以學生自主閱讀為主,把精讀課學到的方法運用到自己的閱讀實踐中。實施“1+X”閱讀教學模式,也就是說學習一篇精讀課文后,課內或課后附加幾篇同類或者相關的作品,也可以是整本書,鼓勵學生拓展閱讀,建構起“精讀——自讀——課外閱讀”的教學結構。
以小學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為例,這一單元是學習古典文學名著,單元語文要素是“初步學習閱讀古典名著的方法”。本單元由四篇文章組成:精讀課文《草船借箭》《景陽岡》,自讀課文《猴王出世》《紅樓春趣》。本冊教材“快樂讀書吧”就安排在這一單元,主題是“讀經典名著,品百味人生”。《草船借箭》是一篇根據原文改寫而成的現代課文,閱讀難度不大。在教學中,筆者結合單元語文要素和課后題擬定教學目標,重點指導學生能按照起因、經過、結果的順序說出故事的主要內容,并通過關鍵語句,抓住人物的神態、動作、語言等了解故事中人物周瑜、諸葛亮、魯肅、曹操等人的特點。為了讓學生對諸葛亮和周瑜這兩個人物有更全面的了解,筆者在課內還拓展了《三國演義》中的另外兩個小故事《群英會》《借東風》,目的是通過幾個故事的相連,使學生更全面、立體地了解經典人物,初步懂得了解人物形象的一些方法,還能進一步激發學生閱讀《三國演義》的興趣。
(二)自讀課文——運用讀書方法
自讀課文重點檢閱學生運用學到的讀書方法,進行自主閱讀。不同體裁的文本有不同的讀書方法,比如《猴王出世》,選自長篇神魔小說《西游記》的第一回。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是讓學生了解石猴從出世到成為猴王的經歷,體會石猴勇敢頑皮的特點,感受其形象,激發學生對古典文學的興趣。由于課文是古代白話文,有不少用字與現在不同。在學生自讀過程中,筆者會提示學生:如果遇到不理解的語句,可以先猜猜大致意思,然后繼續往下讀。能按照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的順序,試著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在學生了解課文大意后,筆者再引導學生反饋交流難理解的詞語,通過聯系上下文、借助生活經驗、結合影視作品等方法掃清閱讀障礙,激發學生對閱讀古典名著的興趣。
(三)“快樂讀書吧”——拓展課外閱讀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在教學建議中明確指出:“加強對課外閱讀的指導,開展各種課外閱讀活動,創造展示與交流的機會。”課外閱讀是語文實踐活動的重要形式,語文教師通過有效的課外閱讀指導,可以鞏固學生課內所學的讀寫知識,拓寬學生的知識面,陶冶情操,促其健康成長,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學生的整體語文素質,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小學五年級下冊“快樂讀書吧”的主題是“讀經典名著,品百味人生”。在教學中,筆者以《西游記》為例,通過出示“目錄”,引導學生從“目錄”中了解每一章節的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并進行預測,猜猜其中的主要內容,從而了解章回體小說的一些特點,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接著,筆者與學生一起共讀其中的經典片段“孫行者三調芭蕉扇”,引導學生回憶電視劇中的相關情節,讀懂文意。然后,出示“閱讀計劃單”,給學生布置閱讀《西游記》整本書的任務。最后,通過舉行“閱讀分享會”,與學生一起分享讀書收獲,鼓勵學生海量閱讀,體驗讀書的快樂。
三、多元評價——展示閱讀成果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在評價建議中強調,“要注重評價主體的多元和互動”“通過小組和班級交流、學習成果展示等方式,了解學生的閱讀量和閱讀面,進而考察其閱讀的興趣、習慣、品味、方法和能力”。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筆者以課內帶課外,以一篇帶多篇,以一本帶多本,把課堂教學同課外閱讀緊密結合起來。注重對學生多角度、有創意的評價,尊重學生的個性化閱讀,巧妙地給予情感體驗和閱讀方法技巧上的點撥,使學生興趣盎然地投入閱讀,學會從不同角度去思辨、去發現、去領悟,讀出自己的獨特感受,從而激發創造的意識。
(一)搭建交流平臺,展示閱讀成果
教師可結合每學期的“快樂讀書吧”以及各個學生的讀書計劃,為學生搭建交流展示的平臺,定期舉行豐富多彩的課外閱讀成果交流、展示活動,營造濃郁的書香氛圍,推進課外閱讀活動順利進行。比如,小學五年級下學期,筆者組織學生開展了《西游記》連環畫制作比賽、《紅樓夢》課本劇表演、《三國演義》思維導圖設計比賽、《水滸傳》之“梁山好漢故事會”等活動。把讀寫有機結合起來,鼓勵學生積極撰寫讀書心得和創編小說,并向“青蘋果”等報刊投稿,讓學生不斷提升自身的寫作能力。每月舉行一次“閱讀分享會”,邀請教師、家長參與其中,與學生一起分享讀書的收獲和感悟。在教室的“展示臺”展示學生的優秀讀后感和“閱讀記錄卡”,營造人人愛讀書、愛分享的氛圍。通過豐富多彩的展示活動,滿足不同的學生在閱讀過程中不同的審美需求,讓每一位學生都有機會展示自己的閱讀成果,體驗不一樣的閱讀快樂。
(二)加強家校合作,實施多元評價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提出,“應注意教師的評價,學生的自我評價與學生間互相評價相結合,加強學生的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還應該讓學生家長積極參與評價活動。”由于每個學生的閱讀能力、閱讀興趣、閱讀習慣等方面的差異,形成了閱讀中的個性差異。所以,在閱讀評價中,筆者尊重學生的個性和不同的閱讀收獲,對課外閱讀活動實施多元評價,通過學生自評、小組互評、家長點評、教師總評等方式進行全方位、個性化的評價,充分調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推動學生閱讀水平的不斷提高。根據每月布置的閱讀任務單以及學生完成的情況,評選出每月的“閱讀之星”(人數不限,達到要求即可);每學期末,根據各人的閱讀量和閱讀測試情況,評選班級“最佳閱讀之星”(分五星、四星、三星三個等次);一學期來堅持開展親子閱讀的家庭,并完成閱讀任務單的評為“最美書香家庭”。通過形式多樣的評價手段,使每一位學生都能有機會獲得成功,享受成功的喜悅,不斷增強閱讀的興趣,從而真正提高課外閱讀的實效性。
多讀書,讀好書,讓我們與學生一起暢游“快樂讀書吧”。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溫儒敏.溫儒敏談讀書[M].商務印書館,2019.
[3]溫儒敏,陳先云.統編小學語文教科書教學設計與指導[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20.
責任編輯? 李? 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