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曉曉 李莉杰
摘 要:計算機等級考試是評估高校“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質量的一項重要指標,也是社會評價畢業生計算機應用能力的關鍵指標。文章采用雙向細目表對二級MS Office真題和課程內容進行對比分析,并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等幾個方面對“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改革進行總結。
關鍵詞:“大學計算機基礎”;計算機等級考試;二級MS Office
0? ? 引言
“大學計算機基礎”是普通高校非計算機專業學生在大一上學期開設的一門公共基礎必修課,旨在使學生了解計算機基礎知識,熟練掌握計算機基本操作技能,培養面向計算思維的信息素養[1]。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由教育部考試中心主辦,是全國性的用于考察應試人員計算機基礎操作能力的考試,對計算機教學有一定的指導與推動作用[2]。
1? ? 計算機等級考試與“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的關系
計算機等級考試是評估高校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成效的一項重要舉措,同時也是新形勢下社會評價人才信息素養的一項關鍵指標[3]。如何處理“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與計算機等級考試之間的關系是在教學中應該考慮的問題。計算機等級考試與“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的關系是相輔相成的,二者的目的具有一致性,均是要提高學生的計算機操作能力,能夠在日常工作中熟練的應用辦公軟件,而又不能將“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與計算機等級考試之間直接畫等號,計算機基礎教育包括了二級MS Office的基礎知識和考點。同時,“大學計算機基礎”作為人才培養方案中的公共必修課之一,講授計算機的基礎知識和辦公軟件的操作技能,培養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為學生進一步學習其他專業課打下基礎。而在MS Office操作方面,“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的知識點難度略低于二級MS Office。其積極作用包括以下方面。
1.1? 有助于推動教師教學改革
二級MS Office的考點在日常辦公中具有較大的應用價值,因此其考點可以作為“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內容的參考材料之一。教師在教學大綱的制定、自編教材的編寫時,可以恰當引入計算機等級考試的常考知識點。
1.2? 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證書的考取有助于學生就業
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證書是高等學校本科生必須考取的證書之一,具有較高的社會認可度。參加二級MS Office高級應用科目考試,學生不僅可以獲得計算機二級資質,也可以檢驗是否掌握在實際辦公環境中的應用操作能力,對學生就業具有重要作用。
2? ? 計算機等級考試考點分析
為了處理好“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與二級MS Office之間的關系,恰當地將二級MS Office的考點融入“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中,采用計算機等級考試二級Office試題逆向細目分析表,對MS Office真題庫中37套試題的考點進行了統計、分析、總結。
在雙向細目表中,將“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的章節按照知識點(三級標題)進行劃分,分別統計客觀題、操作題中考試題目的考題內容、題目數和考試分值。經過統計得出,37套真題的客觀題中課程內容題目數為301題,二級考試內容(二級考試內容是指課程內容沒有涉及,而在二級考試考核的題目)80.5題,等級考試真題中二級題目數占比為21.15%;操作題中課程內容題目數為668題,二級考試內容93.9題,等級考試真題中二級題目數占比為12.33%。根據章節題數統計的情況來看,總題數1 131題,各章節題目數占比如表1所示。
從上面的數據統計可以看出,二級MS Office真題的絕大多數的操作題在課程內容中已經學習,學生參加MS Office科目考試時適當做強化練習即可,而對于客觀題學生需要細讀考試大綱,進行系統的復習。另外,從表1的數據可以看到,Word,Excel,PowerPoint是考試準備時的重點內容,占到總題目數的84.35%。
3? ? 在教學中適當進行教學改革
3.1? 編寫適合學生特點的教材和教學大綱
為更好地指導學生參加二級MS Office考試,修訂了教學大綱,編寫了適合學生特點的、內容全面、重難點突出的自編教材。自編教材的特點為:一是根據實際應用需要,將軟件的版本更新為“Windows 10+Office 2016”,二是在教材中增加了二級MS Office的常考考點,如Word中的郵件合并,Excel中的sumif,Vlookup函數,PowerPoint中的分節和幻燈片母版。在教材的編寫過程中,將Office高級應用的內容作為提高階段單獨劃分為一個章節,便于分層教學的實施。
3.2? 在教學中采用合適的教學手段,改進教學方法
在“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中,教師主要采用“線上+線下”混合的教學模式,課堂上的教學互動主要采用雨課堂來完成,線上的作業、考試采用自主搭建的Moodle平臺來完成。為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在課堂上使用任務驅動法、翻轉課堂、錯誤案例演示等教學方法。
3.2.1? 任務驅動法的使用
在講解Word時,教師采用個人簡歷、畢業論文排版等貼合實際的教學案例,在講解知識點前將學習的目標、任務呈現給學生。個人簡歷案例主要包括字體、段落的設置、插入藝術字、插入表格、插入圖片等知識點。畢業論文排版主要包括文檔的封面設計、目錄的設置、樣式的設置與應用、頁眉、頁腳、頁碼的設置等知識點。兩個綜合實例的完成能夠讓學生掌握Word排版的基本操作和高級應用。在講解Excel時,以學生成績綜合評價表為例,教師課前將學生的綜合成績評價表呈現給學生,讓學生思考完成學生綜合成績評價表需要用到哪些知識點。通過一個教學案例將Excel中的數據的輸入與編輯、公式與函數、表格的美化與編輯串聯起來,讓學生掌握Excel的基本操作和綜合的應用。在PowerPoint教學中,教師通過讓學生制作自我介紹、學校介紹等演示文稿掌握軟件的基本操作。
3.2.2? 翻轉課堂的使用
在講解Powerpoint章節時,采用翻轉課堂的教學方法。教師將學生分成幾個學習小組,每個小組制作一個Powerpoint作品。教師在布置任務時對學生遇到的問題進行輔導。在課堂上,學生介紹自己在制作Powerpoint作品時講解采用了哪些操作方法。教師進行點評,并對作品提出改進意見。學生在課后對作品再進行修改完善。經過幾輪的教學實踐,翻轉課堂的教學方法深受學生們的喜愛,取得了良好的學習效果。
3.2.3? 錯誤案例法的使用
有了在實驗輔導過程中,往往會發現學生在實際操作中會有很多共性問題,如在Word中,對于同一段文字上同時做首字下沉和分欄時會出現問題,如在做表格、藝術字等特殊對象時,這些對象會“粘連”在一起等,但是這些內容在教材和參考資料上并沒有涉及。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利用學生的共性錯誤問題進行反面舉例,能夠讓學生在操作時避免失誤,少走彎路。
3.3? 建立完善的學生學習評價考評機制,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
在學生學習評價方面,教師注重過程性評價,將學生的課堂表現和作業完成情況納入到學習綜合評價中,構建全方位、立體化的學習評價機制。教師在課前、課中采用雨課堂分階段的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評價,課后在Moodle平臺上以布置測驗題的形式檢測學生的學習效果。
3.4? 在教學中實施分層教學
對于計算機操作基礎較差的學生,設定的教學目標為能夠學會計算機的基礎知識,能夠使用MS Office解決工作、生活中的問題。而對于學習基礎較好并且計劃報考二級MS Office科目的學生,在“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學習的基礎上,經過短期的強化訓練,學生能夠順利通過二級MS Office的考核。
4? ? 結語
在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中,如何將計算機等級考試內容恰當引入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是計算機基礎教學工作者應該思考的問題,希望本文對同行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林天珠,倪天偉,李賽紅.基于二級MS Office的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J].安慶師范大學(自然科學版),2018(1):123-124.
[2]黃福蘭.關于計算機基礎教學的現狀與改革[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6(8):117-118.
[3]邱斌,敬超,陳文鵬,等.基于等級考試的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設計與設計[J].科技視界,2018(8):92.
(編輯 何 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