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明微 吳麗萍
摘 要:“道路勘測設計”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優勢,探索全程在線的信息化教學新模式,將課程躍升至深度探究、思辨、互動與實踐的新高度,不斷提升課程教學質量。文章立足于教育信息化視角,構建“道路勘測設計”翻轉教學模式,經過實踐證明,“道路勘測設計”信息化模式有助于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提升學生實踐能力,優化教學資源配置,提高校企合作深度。
關鍵詞:信息化;道路勘測設計;慕課;網絡教學
0? ? 引言
隨著大數據技術的發展,“互聯網+職業教育”是職業人才培養的重要方式。依托互聯網技術構建網絡教學平臺是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滿足現代職業人才的基本要求。“道路勘測設計”課程是一門寬口徑課程,重點培養學生的道路線形組合設計與綜合選線的基本知識、綜合決策能力與素養。由于該課程具有較強的理論性與實踐性,對學生解決空間問題能力、實踐操作能力具有較高的要求,因此依托信息化教學手段,設計“道路勘測設計”信息化教學模式,實現高素質人才培養的目標。
1? ? 信息化背景“道路勘測設計”改革的需求分析
隨著教育信息化技術的發展,尤其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有效的催生了在線教學平臺的發展,網絡教學模式成為支撐職業教學工作的重要方式。“道路勘測設計”課程是以培養理論知識扎實、專業實踐能力強、具有創新意識的新型人才。傳統的教學模式主要是以教師講授方式教會學生動手操作和理解知識,枯燥的教學模式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高職院校要依托互聯網技術構建信息化教學模式:首先,構建“道路勘測設計”信息化教學模式是構建精品在線課程的內在要求。申請國家精品在線課程是職業院校綜合實力的體現,職業院校為申請國家級精品在線課程必須要實施信息化教學模式[1]。其次,信息化教學模式顛覆傳統課堂教學模式,重視學生的自主學習。例如通過構建基于騰訊課堂的SPOC翻轉教學模式,其利用騰訊課堂的在線開放功能能夠整合國內外優質的道路勘測設計專業知識,為學生構建互動直播、課堂回顧、虛擬實訓操作等功能的學習模式,實現學生的自主學習。最后,信息化教學是適應道路勘測設計行業信息化發展的必然要求。隨著BIM技術在建筑行業中的應用,道路勘測設計BIM成為行業發展趨勢,所以高職院校要依托信息化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BIM技術操作能力。
2? ? 高職“道路勘測設計”信息化教學實踐設計
基于信息技術在高職教學中的應用,構建“道路勘測設計”課程翻轉課堂是“互聯網+職業教育”發展的必然要求。基于新形勢下高職教學工作的新特點與新要求,本文依托慕課設計基于騰訊課堂SPOC的翻轉教學模式,以此滿足不同學習者的需求。基于騰訊課堂的慕課教學模式實施主要分為三步:課前準備、課中講授以及課后強化跟蹤。
2.1? 課前準備設計
課前準備階段是“道路勘測設計”課程信息化教學的重要環節。該環節主要是做以下準備工作:(1)網絡學習環境的構建。SOPC是小規模在線課程,其主要是利用MOOC技術平臺和教學手段,進行校內課程教學,實現“線上+線下”的混合式教學。由于SPOC不僅具有MOOC課件的功能,例如測驗、作業、談論、考試以及數據統計等功能,而且其還具有一定的封閉性,需要學生憑借個人賬戶密碼登入網絡教學系統。因此,對于教師和學生而言需要職業院校要構建與在線教學模式相適應的網絡環境,一方面要強化校園網絡的安全管理,提升校園網絡的安全性。另一方面要強化對終端平臺的監測,尤其是教師要加強對學生觀看在線課程成效的分析,避免學生只管看不思考現象的發生。(2)設計課前預習問題。課前預習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是提高課堂效果的重要舉措。教師要利用在線課堂平臺提前將預習問題發布給學生,讓學生帶著問題預習知識,這樣能夠提高學生對本節課程的認知能力。(3)結合知識點制作微視頻。例如針對“道路勘測設計”課程繪圖知識點比較煩瑣,學生難以掌握的問題,教師可以利用在線課堂平臺設計微視頻,將平時中的難點、重點制作成微視頻,以此提升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立體認知能力。
2.2? 課中講授環節設計
課中講授是“道路勘測設計”課程教學的重要環節,是教師傳授知識、學生掌握勘測設計技能的重要途徑。針對課程專業性、實踐能力突出的特點,充分發揮在線課堂的優勢:一是利用在線教學平臺系統的“隨機提問”功能,隨機抽取學生回答問題,這樣不僅能夠有效解決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學習集中力不集中的問題,而且還可以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例如在學習實踐性專業知識時,教師可以通過“隨機提問”方式向學生進行提問,以此增強學生對提問知識的印象。二是利用在線互動功能實現與學生的互動,增強師生互動性。“道路勘測設計”課程教學內容應突破教材的束縛,將課堂轉變為答疑解惑、討論、辯論的場所,學生提出自主學習時存在的疑問,教師根據普遍的疑難問題進行精講,基于學生提出的難點問題進行繪圖訓練,使學生動手繪圖訓練的過程稱為知識內化的過程[2]。三是依托在線教學平臺,構建虛擬仿真實訓平臺,實現邊學習、邊實訓的目的。“道路勘測設計”課程內容具有較強的實踐性,長期以來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脫節的問題,制約課堂教學效率。因此,教師要利用在線教學平臺,利用騰訊課堂的在線課堂功能,設計虛擬仿真實訓模塊。例如在道橋“縱斷面設計”學習中,如果僅依靠教師枯燥的講解,學生很難掌握。同樣,依賴于學生實踐動手則又因為學生沒有掌握基本的理論知識,而難以實踐應用。通過在線教學平臺構建虛擬仿真實訓模塊達到邊學習、邊操作的目的。
2.3? 課后強化鞏固設計
課后強化鞏固主要是對學習的知識進行檢驗鞏固,以此達到實踐應用的目的。在線教學平臺的強化鞏固設計主要是從課后作業、課后評價等方面入手:(1)教師要結合道路勘測設計企業的人才需求規格,設置課后作業。在課后作業設置時需要注意兩個方面:一是要結合不同學生的學習情況,對于學生成績好、專業知識掌握牢固的則要預留與實踐性較強、內容深度的知識體系。二是對于學情差的學生則要以基礎性知識作業為主。(2)利用在線討論模式,加強對學生作業完成情況的統計與反饋。教師要利用互聯網教學平臺及時將學生提交的作業進行批改與反饋,并且針對學生作業中所存在的問題及時向學生進行系統的講解。(3)設置二維碼,構建微信課堂。為了鞏固學生的學習成績,教師要設置微信課堂。學生可以通過掃碼微信二維碼就可以學習到模塊化的知識,有助于增強學生道路勘測設計拓展知識。(4)完善在線課程評價體系。為了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利用在線教學模式的優勢構建多元化的教學評價體系。具體方案就是“道路勘測設計”課程的成績由平時成績(30%)、實驗成績(30%)以及理論考試(40%)組成。其中,平時成績主要包括自學成績、課堂表現、在線測試作業成績等組成。實驗成績則是由勘測實踐、課程設計、論文答辯組成[3]。
3.? ? “道路勘測設計”信息化教學模式的應用效果
經過一段時間運行后,通過對“道路勘測設計”課程教學學習效果的跟蹤調查,得出以下結論:(1)信息化教學模式獲得學生認可,有效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通過對信息化教學模式運行過程的監督,通過實施信息化教學模式,學生主動參與課堂的積極性比傳統授課模式要高30%左右,表明學生能夠積極融入信息化教學模式中,能夠獲得大部分學生的認可。(2)信息化教學增強了專業學習效果,提升學生實踐操作能力。信息化教學模式實現了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融合,尤其是虛擬仿真實訓模塊為學生構建了實踐操作平臺,有效地提升了學生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能力的效率,讓學生在學習中獲得了較高的學習自信心。例如,通過騰訊課堂學生獲得了企業第一手資料,能夠按照企業崗位要求主動調整學習策略,有效地縮短了與企業崗位之間的差距;(3)優化了教學資源配置,為校企合作搭建良好平臺。通過信息化教學模式能夠依托互聯網技術將國內外優質的道路勘測知識引入到課堂教學中,有效彌補因教育資源配置不均而產生的人才培養規格不高的問題。同時,依托信息化教學模式能夠將企業融入在線課程建設中,增強企業與高職院校的合作。
但由于信息化教學模式需要完善的網絡基礎、高素質的教師團隊作為支撐,尤其是要求教師要具有制作微課件的制作能力,道橋專業教師在微課件制作能力上還存在較大的差距,制約在線教學模式的實施。因此,需要在今后的在線教學中加強對教師信息化操作技能的培訓,提高他們操作各種在線教學平臺的能力。
[參考文獻]
[1]曹孟德.高等院校智慧“云課堂”信息化教學設計的創新與實踐[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20(2):60-61.
[2]王莉,于穎.智慧職教平臺MOOC學院在課程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無線互聯科技,2020(2):103-104.
[3]苑苗苗,混合式教學模式在道路勘測設計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現代化,2019(9):195-196.
(編輯 姚 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