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飛
摘要:PPP建設項目類型主要通過引入私人資本的方式完成建設工作,此流程包含融資與管理內容,屬于利益、風險共享化活動。通過開展此類項目,能夠有效解決傳統公共建設活動中存在的資金問題。但是,由于PPP類型特征影響,其開展風險與難度也出現了較大幅度提升。為此需要針對國有企業在PPP建設項目內存在的融資風險進行深入研究,為后續對策分析提供重要參考。
關鍵詞:國有企業;PPP項目;融資風險
PPP建設項目能夠為國企提供公共與私人企業合作途徑,有利于提高建設效率、降低政府財政負擔,因此得到了廣泛應用。但是,PPP建設項目可能會導致國企活動風險增加,不利于建設工作安全展開。因此需要針對融資風險類型進行深入分析,明確主要風險問題,為后續企業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1.PPP項目概述
PPP建設項目類型又被稱作公私合伙制度方案、公私協力活動方案,其在公共建設項目中具有重要應用優勢,能夠使工程項目融資途徑向多元化方向轉變,有利于降低國企壓力,避免項目負擔過重。通過將社會私人企業引入建設項目內,能夠使施工流程在合作框架下進行,有利于風險均攤與經濟效益增長,屬于新時代常見項目模式之一。為了確保項目能夠正常開展,政府部門或國有企業需要與社會私人資本簽訂工作合同,在合同內細節明確雙方基礎權利與義務,確保項目能夠正常進行建設,避免出現意外問題無法及時分配責任[1]。
2.國有企業在PPP項目中的融資風險
2.1外部風險
當前,國有企業在PPP建設項目中屬于常見組成部分之一。此類項目由于基礎特征影響,經常會產生融資風險類型,容易對國有企業造成負面效應,不利于經濟收益提升。融資風險類別中,外部屬于常見風險來源,即PPP建設項目細節存在的風險因素。此類風險會對項目開展流程與后續應用產生嚴重影響,同時還可能會涉及國家層面、工業生產層面,屬于自然性、嚴重性風險。因此,需要重視國企在PPP建設項目中遇到的外部風險,確保其能夠得到有效應對。
2.2內部風險
國企在PPP建設項目開展階段,除外部風險類型外還可能會遇到內部風險。此類風險源自國有企業自身,主要包括風險因素與突發事件結果等。相關內容通常位于系統邊界內,需要劃分為項目完成風險類別,例如項目位置規劃、應用需求、設計建造工藝等。內部風險可能對PPP建設項目實際展開與應用質量產生重要影響,因此需要給予足夠關注,確保風險可以得到正常控制。
2.3國企與私人部門合作產生的風險
除常見風險類型外,國企在PPP建設項目內還可能遭遇合作風險問題。此類項目主要包含合作股東關系,在建設項目開展時若合同管理本質存在差異,便有可能導致風險問題產生。該風險類型與外部、內部風險對比,不同之處在于本質與合作實體相關,與項目無關[2]。因此,合作風險產生原因與國企、私企合作目標差異存在關聯,即國有企業需要承擔社會基礎責任,私有企業僅需追求利益即可。此類風險可能會導致PPP建設項目實際活動與預期目標出現嚴重差異,因此需要從源頭采取措施,使風險因素得到排除。
3.國有企業在PPP項目中融資風險的應對
3.1法律政策
為了應對PPP建設項目常見融資風險,國企需要采取法律規定措施,對管理流程與項目展開流程進行控制,確保存在的問題能夠得到有效解決。完備法律條文屬于PPP建設項目開展的重要保障措施,常規情況下應用框架內需要包括項目適用范圍、招標投標程序、評判程序、風險均攤管控等關鍵內容。在應對相關風險時,國企還需要從科學分析角度出發,對法律法規進行靈活調整,預留未來更正空間,包括環保管理標準、勞動資本關系等,確保項目執行階段能夠按照合同與法律條文進行全面管控,盡可能降低風險級別,實現平穩項目開展目標。
3.2外在條件支持
在國企針對融資風險進行管控時,應當首先保證項目能夠正常開展,確保相關供應處于正常狀態,如原材料、人力資源、輔助設備等[3]。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有效降低外部風險產生概率,提高PPP建設項目抗風險能力。同時,國企還需要從政府部門尋求外匯或稅收減免,使土地應用或工程開展能夠獲得有力支持,進一步削弱外部風險級別,實現防范風險的主要目標。在這一過程中,國企需要注重同私企進行深入合作,確保資源能夠達到最佳應用率,為后續PPP建設項目進一步開展打下堅實基礎。
3.3依法開展合作與監督
PPP建設項目開展需要依據法律規定進行處理,國企與社會私企都需要針對合作流程進行深入監督,確保違規行為產生概率能夠得到有效控制。通過遵循信任合作原則,以平等互利方式對項目建設流程進行監督、管理,能夠有效提高PPP建設項目開展質量,有利于預防內部風險。因此,在未來項目開展階段,國企需要注重合作原則,依照相關規定與社會私企進行合作,對項目問題責任進行合理劃分,使權利、義務得到有效平衡,避免風險影響實際工作質量。
3.4提供金融支持
常規情況下,PPP建設項目類型普遍需要消耗大量成本,因此投資需求高、產生收益周期較長,容易導致融資風險出現。因此,為了預防相關風險,國有企業需要為項目執行提供關鍵資金支持,并與金融機構或政府達成合作協議,與社會私企共同解決相關問題。通過此類方式,降低風險級別,為后續進一步開發提供重要條件。
4.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國企開展PPP建設項目時,可能會產生一些融資風險。為了避免風險干擾項目正常執行,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對風險進行處理,確保后續流程能夠合理開展,達到理想建設目標。
參考文獻:
[1]姜華偉.PPP項目融資的風險分擔分析[J].現代國企研究,2018(2):80-80.
[2]葛美麗.PPP項目融資風險的影響因素及對策[J].納稅,2019:111-112.
[3]段藝璇,郭敏.PPP項目中的政府財政風險來源研究[J].管理現代化,2020,228(2):106-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