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泉軍 歐陽媛媛 楊玉平
摘要:2019年以來,為緩解國家整體經濟下行壓力,降低國際形式下特別是美國對中國貿易戰中的企業經營壓力,國家繼續加大推動減稅降費等各項稅收政策的力度,全方位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關鍵詞:差率費津貼;午餐補助;個人所得稅
個人所得稅作為國家四大稅種之一,在籌集財政收入、調節收入分配、緩解社會矛盾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我們在實際內部審計中發現,如何確定個人所得稅的納稅范圍,對于財務人員是個挑戰。其中,差旅費津貼、誤餐補助經常會被納入員工工資和薪金所得,征收個人所得稅。但實際上,這一部分不屬于個人工資范疇,不應征收個人所得稅。
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這一項目支出的征稅問題。
一、根據個人所得稅法規定,差旅費津貼、誤餐補助不屬于工資范疇的政策依據
1.《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印發〈征收個人所得稅若干問題的規定〉的通知》(國稅發〔1994〕89號)第二條明確規定:下列不屬于工資、薪金性質的補貼、津貼或者不屬于納稅人本人工資、薪金所得項目的收入,不征稅:①獨生子女補貼;②執行公務員工資制度未納入基本工資總額的補貼、津貼差額和家屬成員的副食品補貼;③托兒補助費;④差旅費津貼、誤餐補助。
2.《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誤餐補助范圍確定問題的通知》(財稅字〔1995〕82號)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征收個人所得稅若干問題的規定》(國稅發〔1994〕89號)下發后,一些地區的稅務部門和納稅人對其中規定不征稅的誤餐補助理解不一致。
新的《個人所得稅法》出臺后,國稅發〔1994〕89號文件總局沒有被明確廢止。由此可知,國稅發〔1994〕89號已規定了“差旅費津貼、誤餐補助”不屬于征稅項目,所以對差旅費津貼、誤餐補助仍不征個人所得稅。
二、“差旅費津貼、誤餐補助”定義的正確解讀
員工因公離開常駐地,到其他城市或地區進行商務活動所產生的城市間交通費、住宿費、餐飲費、市內交通費、公雜費等,統稱為差旅費。城市間交通費、住宿費等開支在憑發票報銷后,實際上就成為了企業的支出。
那么,為什么國稅發〔1994〕89號文又不將這兩項列入應征稅范圍呢?因為按個人所得稅法及條例的規定,“工資薪金所得”是指因“任職、受雇取得的收入”,而這兩項補貼是由于產生了出差、因公誤餐的事項而取得的收入,其本質相當于公司直接產生的因公支出。不是因任職受雇而取得,就不算工資薪金收入。
由此也可知,不是基于差旅業務的差旅費津貼,就不應算作“差旅費津貼”的范圍,不是因公誤餐而發生的誤餐補助,也不應計入“誤餐補助”的范圍。因此,巧立名目變相發放的工資性補貼、津貼,仍應計入“工資薪金所得”,按章納稅,比如:①以差旅津貼的名義向員工發放的各項補貼;②按月固定時間發放、人人有份的差旅津貼或誤餐補助。
三、根據企業所得稅法的要求,對差旅費津貼、誤餐補助的稅前扣除應合理合規
雖然差旅費津貼、誤餐補助的稅前扣除不需要發票,但其金額要合理合規。只有合理合規的差旅費補助支出才準予稅前扣除。
1.如何做到合理:
各部門在每次出差前,均需要在HR系統中提交申請并經領導審批,包括出差人員姓名、地點、項目開始和結束時間、本次出差任務、出差的區間交通費憑證、住宿憑證等資料,以確保出差項目的真實性。只有根據真實的出差項目天數,按一定的標準計算的差旅費補助才具有合理性。
2.如何做到合規
國家對差旅費津貼、誤餐補助的稅前扣除標準沒有明確的規定,以各地方政府的稅務局解讀為準。通行做法為參照企業備案的差旅費制度或參考當地行政事業單位的相關規定。
如,北京市各單位工作人員出差伙食,可以參照北京市行政事業單位的差旅費津貼、誤餐補助標準。根據北京市行政事業單位目前可查的公示文件《北京市黨政機關差旅費管理辦法》的通知(京財黨政群〔2014〕176號),依照《中央和國家機關差旅費管理辦法》(財行〔2013〕531號)規定的標準執行。
因此,公司人事部門在核算差旅費津貼、誤餐補助時,可以參照《北京市黨政機關差旅費管理辦法》中“差旅費津貼、誤餐補助標準”進行扣除,無需發票均符合規定。
四、操作建議
作為一家具有國資控股的保險公司,應緊跟國家各項政策,不能背道而馳,因此在“差旅費津貼、誤餐補助標準”的稅前扣除問題上,建議遵循以下幾個要點:
(1)堅持稅收法定原則。稅法沒有明確規定的視同稅法沒有明確禁止。因此,“差旅費津貼、誤餐補助”無需納入個人所得的范圍代扣代繳。
(2)扣除標準明確。對于差旅費津貼、誤餐補助扣除標準,應因地制宜,結合當地情況。目前,稅務機關未明確規定差旅費津貼、誤餐補助的稅前扣除標準的,公司參照當地行政事業單位的差旅費津貼、誤餐補助標準作為計算個人所得稅時的扣除標準。上述雖并非稅務部門文件,但是符合稅收政策,具體的操作辦法也是可行的。企業特別是我們國企參照行政事業部門的出差標準制定的補貼規定稅務部門會認可。
(3)出差事項真實。差旅費津貼、誤餐補助申請單應注明出差人姓名、出差地點、出差時間、天數、每天補助標準。項目結束后,隨同項目的差旅費報銷一起報銷,不要隨同工資發放或者單獨做表發放補貼。
(4)賬務處理正確。賬務處理上,應處理為“差旅費”,不應計入“工資薪酬”。
五、結論
綜上,公司人事部門在核算出差人員的“差旅費津貼、誤餐補助”所繳納的個人所得稅時,可以參照《北京市黨政機關差旅費管理辦法》中“差旅費津貼、誤餐補助標準”進行個人所得稅的扣除。如實際發放的津貼、補助大于標準,則按差額與工資合并計稅,如小于標準,則本項津貼、補貼無需納稅。
參考文獻:
[1]劉進蓮.淺談差旅費的報銷制度[J].財經界(學術版),2019.
[2]楊仁標.淺議差旅費報銷的企業所得稅處理[J].中國總會計師,2019.
[3]殷亮,姬金霞.差旅費和誤餐補助的個稅處理初探[J].納稅,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