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海濱
摘要:目前,國際經濟一體化趨勢仍在不斷深化,如何在貿易摩擦中來加強國際貿易體系的建設,采用合理的措施面對世界經濟危機就成為我國市場管理工作者和企業管理人員需要關注的主要問題。本文將對世界經濟面臨的主要風險展開探討,結合風險發生原因提出科學的風險解決措施。希望可以通過經濟風險來判斷世界經濟未來發展趨勢,通過全面強化改革,化危機為機遇,推動我國經濟快速發展。
關鍵詞:世界經濟;經濟風險;風險管理
一、世界經濟發展格局
(一)發達國家經濟缺少復蘇發展動力
我國屬于社會主義國家,政府擁有極強的行動執行力,所以快速從新冠疫情中走出來,快速恢復生產。但是發達國家缺少政府執行力,防疫不科學不規范,據聯合國貿易發展會議,估計新冠疫情致使全球生產總值至少減少20,000億美元。其中,石油等大宗商品國際貿易受嚴重影響,成為拖累其他國家經濟發展的重點內容。特別是對于美歐等經濟發達國家來說,由于其不科學的政府管理措施,致使新冠疫情難以控制。甚至在反華情緒的影響下,西方發達國家民眾出現了防口罩認為戴口罩就是不民主的行為,疫情進入快速變異時期難以控制[1]。同時,印度等新興經濟體受到疫情的影響,經濟發展大面積癱瘓,由于國內經濟癱瘓,需要依靠大量外債來維持國家正常運轉。隨之而來的將是大量的債務危機以及貨幣金融危機。雖然,當前隨著新冠疫苗的不斷普及,大大緩解了新增病例和死亡人數。但是此次疫情對于經濟體工業發展是無法挽回的,民眾失業率上升可支配收入下降,再加上美聯儲采用無限寬松政策,大量引發美元轉嫁國內金融危機。導致美國貨幣霸權出現了動搖,所以,在諸多復雜因素的影響下,國際經濟發展存在較大缺陷。
(二)世界經濟政策方向有所變化
首先,由于西方國家糟糕的疫情防護措施,西方國家在國際經濟上的話語權正在快速降低。再加上為了體現發達國家的國際競爭優勢,歐美國家經常采用國家政策來限制出口,或者對其他國家企業和產業進行打擊。因此,在當前國際經濟環境中,以美歐為首的國際經濟政策方向開始發生變化。其次,在當前國際市場中,美歐國家大量采用法律手段來增強本國貿易保護,致使在國際貿易中發展中國家處于不利地位。這樣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竟然會致使全球貿易集團出現惡性競爭,最終導致全球經濟衰退[2]。
(三)我國在全球經濟市場中的體量正在不斷成長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快速進入工業化時代,我國經濟獲得了飛速發展。雖然,我國當前在一些核心技術方面仍然被西方國家超越,但是已經基本建設了完整的產業鏈條。在相關經濟刺激計劃的影響下,我國積極加強對內基礎設施投資,構建高水平的消費市場,實現了經濟可持續發展。而我國目前也是最先走出新冠疫情影響的國家,成為了當前世界各國的主要商品出口基地,因此,當前世界經濟格局正在逐漸朝向東方偏移,再加上我國一帶一路政策的不斷完善,國際影響力正在不斷提高。進一步推動了世界經濟的發展與進步。
二、世界經濟運行所面臨的主要風險
在當前新冠疫情背景下,世界經濟在多元因素的影響下,而呈現復雜化發展趨勢。除了新冠疫情對于經濟的影響風險以外,同時,還存在著貿易保護主義思潮,以及美聯儲無限寬松政策,必須要重視世界經濟風險,妥善應對并解決風險,才能夠保證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
(一)疫情風險
雖然,我國新冠疫苗正在快速普及,但是世界上大部分國家缺乏疫苗生產力,歐美國家則囤積了大批疫苗不愿意向發展中國家貢獻。所以,疫情仍然是影響世界經濟發展與進步的主要風險。再加上當前發展中國家疫情控制不力,英國、南非、印度都發現了變異新冠病毒,傳染性更高、治病率更高、致死率更高。甚至部分疫苗注射者會再次感染變異新冠病毒,所以,疫情風險竟然會長期影響世界經濟發展走向。即便是我國已經開始全民普及疫苗的大背景下,也有可能會患上其他病毒變異的新冠疫情,從而再次導致國內經濟癱瘓。
(二)貿易保護主義思潮的出現
在當前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發達國家愿意將制造業轉移至人力資源成本更低的發展中國家或者欠發達地區。這樣的全球經濟發展趨勢,雖然促進國際貿易體系的不斷完善,但是卻在歐美等發達國家中積累了深刻的矛盾。國內缺少工作崗位,工作崗位向海外流失,中產階級正在快速萎縮,普通民眾生命減少,社會財富大量向少部分富有人群轉移。這些國家的內部矛盾成為資深貿易保護主義和民粹主義的主要基礎。特別是特朗普政府在任期間,不斷推行美國優先主義,在國際市場中采用貿易大平主義和單邊主義,嚴重沖擊了當前世界經濟發展格局,對世界經濟的復蘇造成了嚴重的負面影響。而在現任美國總統拜登上臺后,也力推G7成員國家與中國脫鉤,這樣以自我為中心的經濟發展模式,嚴重損害了國際經濟貿易的公平性。而從我國角度來看,貿易保護主義和中美貿易摩擦的不斷加劇,為我國的出口貿易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以中興、華為等一系列我國高科技產業為例,在當前國際貿易體系下都削弱了我國企業的市場競爭力。這些貿易規則將會嚴重影響我國的國際話語權。但與此同時單邊保護主義也展現了美國的霸權主義思維,使更多發展中國家開始對美國政策和美國意見持有保守態度,對于美元霸權以及美國所推行的“自由、民主、人權”理念造成了一定的沖擊,也是我國在國際市場中快速拓展影響力,提高聲望的發展契機。
(三)全球經濟泡沫正在逐步形成
美國在疫情期間采用無限寬松政策,引發了大量美元,而美元在國際市場中屬于通用貨幣,也就是說美元將國內疫情影響轉嫁到國際市場中。隨著新冠疫苗的快速普及,姻親關系經濟也在逐步恢復,所以,增發的美元資金正在不斷流向實體資產,造成一定的通貨膨脹是必然現象。市場中的美元不斷增多,價值竟然會遭到貶值。只不過在當前國際市場中,經濟泡沫的影響相對較少。如若美國仍然大量印發美元,在國際市場中竟然會導致部分國家匯率波動劇烈,我國持有3.1萬億外匯儲備,目前,人民幣兌美元已經開始形成人民幣增值趨勢。但我國擁有良好的經濟主權、貨幣主權,對于國際市場中過度依賴美元的經濟體系將會出現嚴重的經濟風險。所以,未來世界經濟也將會面臨美元增量所帶來的經濟泡沫風險。
(四)全球經濟政治博弈不斷升級
在新冠疫情背景的影響下,國際力量對比正在發生明顯的改變,世界經濟多元化趨勢不斷完善。我國提出的一帶一路政策以及參與東盟發起的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ECP)都對全球經濟格局的發展造成了深遠的影響。而在當前美國G7集團峰會中,西方歐美國家正在探索如何減少我國在國際市場中的經濟影響力,在未來也定然會制定出相應的經濟發展道路。未來全球經濟政治博弈定然會不斷升級,對全球經濟的發展也會造成一定的影響。
三、合理應對世界經濟風險的一些措施
未來世界經濟格局發展不明朗,我國作為新興經濟體,在未來的經濟發展中也必須要面對多元化風險。為了盡可能降低風險,提高我國在國際市場中的競爭力,提出以下幾點發展措施。首先加強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升級,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我國當前為國際制裁的主要原因是部分前端科技沒有自主掌握,為了提高我國科技水平,則必須要加強科技創新補充科技短板,以科技創新帶動經濟增長,完成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道路。其次,進一步深入經濟全球化,我國在國際市場中擁有重要的貿易地位,面對國際社會,我國應當盡可能保持開放的態度,帶動不發達或發展中國家共同發展,進一步完成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發展構想,促使全球經濟穩速升溫復蘇。再次合力應對中美貿易摩擦,促進中國經濟穩定發展。中美貿易摩擦是影響我國經濟發展的主要問題,在美國貿易保護主義的影響下,我國商品出口壓力正在逐漸增大,國際貿易環境不穩定性因素增多。我國應當出臺相關政策指導國際貿易企業從國際貿易中轉向國內市場或者轉向一帶一路國家,強化國際合作,帶動地區國際經濟發展。也為我國出口貿易企業,在國際制裁背景下尋找全新的發展途徑。
在當前新的疫情背景下,世界經濟格局正在發生快速的變化,而世界經濟貿易所面對的風險也正在不斷增多。我國必須要建設科學合理的發展規劃,保持中國經濟穩定健康發展在相互尊重和諧穩定的發展前提下融入國際社會,維護全球貿易體系,促進全球經濟的增長。
參考文獻:
[1]何偉文.當前世界經濟面臨的主要風險[J].國際融資,2020(12):28-29.
[2]畢吉耀,原倩.當前世界經濟走勢及面臨的主要風險[J].宏觀經濟管理,2019(02):8-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