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聲鵬
摘要:“十三五”時期中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開始進入高速階段,以高質量高標準的要求,不斷提高中國經濟實力。除此之外,新發展理念也將會成為引領中國區域經濟發展的思想核心,進一步加快區域協調發展。目前,一系列城市的規劃在逐步的開展,出臺各種相關法律法規,對區域內的經濟發展做出更加詳細有針對性的戰略部署,具有重要的經濟推動作用。新型城鎮化建設與鄉村振興發展,盡快實現城鄉融合的目的,經濟差距進一步縮減。而“十四五”時期,更需要把重點放在高質量的區域協調發展上,以新格局的形式推動多種生態化經濟帶,穩定推進城市化發展建設,著力于城鎮化高質量發展,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堅定不移走中國區域經濟發展戰略。
關鍵詞:區域經濟發展;“十三五”;“十四五”
1.“十三五”時期區域經濟發展的基本特征
1.1“新發展理念”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根本指引
根據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新發展理念,我國對于高質量發展有了更高的要求和標準,進一步實現“十三五” 時期的總體任務,具有可現實意義。對于理論的創新是影響到整個未來經濟建設規劃的實踐行動,因此首先要關注于過去的經驗總結和理論結果。未來中國的經濟發展道路,就是既要融合新發展理念,又要追求高質量發展道路,在兩者的相互引領下,不斷推動中國經濟實力逐步增強。區域經濟關系與區域經濟應用主要是相輔相成的關系,在實際上主要重點關注經濟區域的動態發展,更多的是將區域經濟的工作落實到位;在理論上,區域經濟發展理論、區域關系理論以及區域經濟發展趨勢都要有一定的了解,“十四五”時期,將會進一步完善新發展理念,盡快納入區域經濟研究過程中,不斷創新區域理論與區域協調發展理論。
1.2區域經濟呈極點式增長
“十三五”時期最重要的就是要對區域經濟進行動態化的管理,以更加科學合理的管理模式,對整個發展的數據信息進行及時了解。國家和有關部門需要強調精細化的管理模式,這就意味著尋找更多的極點式領增長,也正是因為如此,既改革開放以來,城市群所作出的建設規劃,既要全面深化改革目標,又要做好生態環境的規劃。保證區域內經濟和生態有更好的契合,以此共同推動當地的經濟發展。對于區域整體發展而言,主要是明確該地的主體形態主要是以哪一方面進行發展,強調周圍城市之間的聯動性,以基本的城鎮化空間形態作為傳統發展方式,隨著區域發展規劃綱要的出臺,既豐富了中國區域經濟發展的內容,又為國家提高經濟實力提供了重要保障,在國家大力發展對外開放和區域建設的倡導中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
2.“十四五”時期區域經濟發展的戰略重點展望
2.1發展新格局,加快構建“4+6+1” 的高質量區域協調
“十四五” 時期應該將重點放在新型的戰略模式上發展新格局,借助新戰略的優勢為區域提供強有力的發展動力。以高質量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為國家先后實施區域發展戰略提供更價值的參考意見。“4”主要是指西部大開發,東北振興,中部地區崛起的戰略安排,同時這也是構建“國內經濟大循環”的重要基礎。“6”是指6個地區,分別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哦,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以及川渝雙城經濟發展圈。這也是構建未來新格局的關鍵一步,這些地區的發展將會影響到中國區域經濟發展戰略,其發揮的作用不可估量。“1”指的是一帶一路,該計劃的實施主要得益于我國源遠流長的傳統優秀文化,通過與其他國家交流與合作,獲取更多的信息資源或其他物資。這六大戰略的部署促進了我國經濟地區之間協同發展的穩定性,未來我國的區域發展戰略還主要依靠新發展格局的推動,幫助發展方式更加科學合理。
2.2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成為主旋律
“十三五”中期在召開的會議中強調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主要發展西部邊緣地區,主要是以東西北地區帶動西部發展地區,城市發展為主要載體,以此推動周邊的中小城市發展,能夠以輻射帶動的作用,讓更多的地區得到共同發展。許多的經濟建設新區,都是為了推動周圍地區的建設,促進資源型地區的轉型升級,加快邊緣地區的發展。區域發展總體戰略,首要的目標就是發展,無論是總體發展還是協調發展,都是作為綱領,其目的就是為了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總體發展更注重四大區域的總體發展,而協調戰略不僅要強調四大區域的總體發展,還要強調區域之間的協調合作,共同發展。就是指能夠在機制體制的運作之下縮短東西部的差異和我國經濟不平衡不穩定的現象。
3.結語
中國的經濟建設在不斷的完善和增強,越來越多的研究學者認為,需要重視中國區域經濟發展以更加平和的狀態,推動中國經濟建設的進步。中國區域經濟主要是在“總體發展戰略” “新發展理念” 和“高質量發展”等理念的引導下,讓我國的經濟發展和建設具有更高的實踐性和可行性,以更加科學合理的方式面向社會大眾。這也主要得益于我國和黨的重要戰略部署,以正確的指導思想進行安排,取得重大的成就。
本文在回顧“十三五”時期區域經濟發展成就的基礎上展望“十四五”時期的戰略重點,可以看出我國“十三五”時期做出的規劃較為顯著,取得良好的通過未來的“十四五”時期的規劃,會有更多的創新與發展。總而言之,本篇文章所提到的關鍵信息都可以作為今后經濟建設發展的研究資料,以更加科學系統完善的知識儲備,給十四五規劃提出更加合理的建議。
參考文獻:
[1]張雙悅.中國區域經濟發展“十三五”回顧與“十四五”展望[J/OL].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4}(04):152-160[2021-07-22].https://doi.org/10.16822/j.cnki.hitskb.2021.04.011.
[2]梁婧.中國經濟發展“十三五”回顧與“十四五”展望[J].國際金融,2021,{4}(02):19-26.
[3]廈門大學宏觀經濟研究中心課題組,盧盛榮,王鵬程.中國經濟發展“十三五”回顧與“十四五”展望[J].中國高校社會科學,2020,{4}(06):4-12+154.
[4]孫久文.中國區域經濟學的學科發展與創新[J].區域經濟評論,2021,{4}(04):5-9.
[5]張震,王澤宇,李瑛.中國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研究綜述[J/OL].資源開發與市場,{3},{4}{5}:1-8[2021-07-22].http://kns.cnki.net/kcms/detail/51.1448.N.20210621.0921.0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