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古至今,農村經濟都是我國經濟建設中不可或缺的關鍵部分,為了規范其系統化的發展,包括農村會計等一系列新興職業在農村應運而生。然而在農村經濟發展新模式的不斷發展和探索下,農村會計制度仍然面臨著落后、無法適應當下農村體系的種種問題。本篇著眼于此,從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三個步驟,探討了關于農村會計職業化發展分析的相關內容。
關鍵詞:鄉村振興;農村會計;職業化
鄉村振興戰略提出以來,相關制度框架體系基本形成,但問題同時也顯露無疑。一方面拉經濟發展主要依靠政府的財政投入,缺少外部動力;另一方面,農村發展初期交通閉塞,信息傳達不通暢,各地上報的預算缺乏完善的信息庫做參考,導致總體財政分配也缺乏合理性。因此,文章探討了農村會計職業化發展策略,以期進一步促進鄉村振興目標的實現。
一、農村會計的歷史發展
在黨的領導下,新中國成立后農村實行集體經濟制度,提出農業合作化與農業合作社,其表現形式是生產資料集中管理,勞動者集中生活勞動,結算時扣除成本,按照工分制分配勞動成果。隨著時代發展,這種模式逐漸被人民公社取代,生產核算的職責分到生產隊,產生了“大隊會計”、“生產隊會計”。在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后,農村經濟的發展迎來歷史性改革,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登上歷史舞臺,按勞分配的模式極大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鄉鎮、村的雙層模式確立,從前的村集體經濟模式被淘汰,導致村級會計的職能也發生了顯著變化。
隨著改革開放,到了二十一世紀我國的經濟發展呈現迅猛態勢,一邊脫貧攻堅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加大財政投入改善農村生活質量,另一邊將土地財產分為三個部分,即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極大刺激了農村經濟發展。伴隨而生的是各種農村新興產業的興起:果園、林業、旅游業等等,讓農村經濟發展呈現新態勢。而一直止步不前的農村會計制度無法滿足經濟發展的需要,無法科學高效的運行,亟需做出革新和改變[1]。
二、農村會計職業化面臨的挑戰
與公司或者企業會計不同的是,由于地區改革困難、信息滯后、交通不暢,農村會計制度的很多問題都有其獨特性。隨著國家各方面支持的力度不斷增加,農村的農業、果業、林業、旅游業等產業也在大力發展,其中新型產業更是收入大頭。但由于村會計制度不完善,大量人才涌入城市,在本身就缺乏青壯年勞動力的情況下,農村會計也無法保證自身的業務水平滿足財務管理需求,進而引發多種不良現象,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村會計被干部要求挪用公款補助等腐敗現象時有發生。隨著經濟迅猛發展,農村會計參與的工作越來越多種多樣,其中包括了參與鄉村財政管理涉及的資產、負債和所有收益。而以人民幣為主的相關經濟業務也面臨著成倍增長。如果做不到有效整合,必將阻礙農村經濟發展,甚至會拖后腿[2]。
其二,農村地區相當一部分的會計人員的專業水平和業務能力還不能與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如何有效的統籌管理也是一個難啃的硬骨頭。例如第三產業的發展,就考驗著農村會計是否能夠轉變思想觀念,創新代替經驗,有效適應新時代的發展腳步。
此外,也存在財政收支的賬目不夠透明化的不良現象,具體到各項費用按規定都要對外公開。然而到現在為止,絕大多數農村財政收入都達不到此要求,甚至出現一些地方的財務公開欄長期空白,村會計一問三不知的情況。
上述的問題都是攔在農村會計職業化面前的一座座大山,會對農村經濟發展以及農村政策的推行造成消極影響。基于此,不僅各級政府要提高重視程度,也需對農村會計制度進行革新,以此為農村會計職業化發展提供保障。
三、鄉村振興下農村會計發展方略
其一,為農村會計職業化提供物質保障和大環境。俗話說對癥下藥,農村會計問題最重要的點還是落在農村這個大環境,黨的2018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指出“鄉村振興的重點是產業興旺”。因此需推動三級產業同步發展,融合發展,將農產品市場化,形成“培育、包裝、加工一體化”的一條龍模式,通過再加工使產品升值;大力推行機械化生產,科學生產。其次,在培養新型農產品的同時,可大力開發旅游業,外出務工人員多,留守的老人或青少年也可以不費體力開展新型農家樂、農產品采摘體驗等項目。此外,在政策支持的同時,還應做好基礎設施建設工作,做到“村村都有水電網,醫教郵銀都不缺”,生活基本條件的提升,可有效解決農村人員的基本生活問題,還可以為農村會計職業化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其二,完善會計監管制度。從上而下,要求各級成員,從政府領導到地方會計,樹立自我監督意識,提高自身道德修養。不僅要從思想角度入手,還需要建立完善、合理的監督體系,設立監督機構,加大懲罰力度。此外,各級要統一規范,嚴格遵照《村集體經濟組織會計制度》透明化財政收支賬目,實施大數據管理,設立相關監督平臺,及時有效查處違規行為[3]。
其三,大力培養專業人才。不僅要積極引入外來人才,更要注重培養當地村民的文化素養,培養科學意識。為專業人才提供更好的生活保障,鼓勵本地人留在家鄉建設,提供事業編制,系統化開展教學工作,開辦專業性學校培養對口人才;明確考級制度,舉行考試領取專業會計證書,鼓勵會計人員自主學習,進而在鄉村振興的大背景下培養實用型、創新型人才。
四、結語
在經濟高速發展的當下,應緊緊圍繞著黨,在黨的領導下大力發展農村經濟建設,實現鄉村振興的偉大戰略目標。促進農村會計的職業化發展有利于設立完整監督平臺,多產業發展,鼓勵人才涌入農村,促進農村會計的職業化發展,有利于建設更好的家鄉,也可進一步推進鄉村振興進程,值得重視。
參考文獻:
[1]張洋.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財務會計創新探究[J].農村經濟與科技,2020,31(10):142-391.
[2]劉林林.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農村財務服務模式創新研究[J].科技經濟導刊,2020,28(15):214.
[3]劉鈺.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的農村財務審計監督研究[J].經濟管理文摘,2020,760(22):166-167.
作者簡介:王悠(1992.8-),女,土家族,重慶,助教,研究生,研究方向:管理會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