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涵倩 房紅
摘要:隨著當今的社會老齡化、亞健康、生態環境等問題備受重視,加上經濟轉型發展、綠色發展的需要,康養產業正面臨龐大的消費需求和社會需求。康養產業是前景廣闊的朝陽產業,發展潛力巨大。適應康養產業高質量發展需要,亟需對“康養+”產業發展路徑進行深入探索。論文總結了目前康養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進而為其提出具體的發展路徑。
關鍵詞:康養;“康養+”產業;產業融合
隨著我國人口的快速增長,在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中,在年齡構成方面,60歲及以上人口比重持續上升,凸顯人口老齡化程度進一步加深,未來一段時期將持續面臨人口均衡發展的壓力。預計到2022年左右,中國65歲以上的人口將占到總人口的14%,達到向“老齡社會”的轉變。如何在健康中背景下,應對人口老齡化趨勢所產生的問題,這是所值得研究的。特別是近年來,廣大老年人日益增長的多層次需求,養老、康養、健康等熱點話題層出不窮,越來越受到各方的高度關注。中國發展基金會發布的《中國發展報告2020》中提到,到2022年,中國65歲以上人口將占到總人口的14%,實現向老齡社會的轉變。2050年,中國老齡化將達到峰值,中國65歲以上人口將占到總人口的27.9%。
人口構成的轉變帶來的,是一個尚待完全開發的藍海市場。老年人群體量所帶來的經濟和社會價值將是推動未來發展的一大重點。如果說康養產業初衷是為激活老年人市場而興起的話,那么目前已經上升到了更高層次,康養產業已經不僅僅是服務于老年人群,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同時也吸引了中青年人群、疾病人群、健身愛好人群等新一代的消費群體,因為具有巨大潛力的康養是對生活質量的更高追求。
一、康養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1.康養產業發展不成熟,產業融合度不高
康養產業正不斷成為各地文旅產業發展的突破口,全國各地對于康養資源開發仍處于初級探索階段,由于缺乏行業的有效引導,出現參差不齊的發展態勢。一方面,康養產業仍停留在簡單的資源開發和利用上,對于不同生命周期的消費者未能推出符合情感需要和內心訴求的產品,未能將健康、養生、養老有效整合;另一方面,康養產業與農業、金融、體育等行業的融合度不足,康養產業鏈不完整,供給質量不高。
2.康養政策協調度不夠
在康養產業發展方面雖然獲得了國家和政府的一定支持,但想要打造成一個完整的、具有規模影響力的康養產業城市,還有很遠的距離。近年來,雖然國家出臺了一系列促進康養產業發展的優惠政策,個地方也自身出臺了一系列促進康養產業融合發展的相關政策,但由于其政策的影響力不大,導致各方面響應積極性不強。對于地方政府各行政部門,存在多頭管理現象。在現行體制下,運作模式落后,完成有效協調還具有一定難度。
3.康養產業專業人才匱乏,職業素養有待加強
康養產業依賴于康養從業人員的專業性、高素質,康養產業的發展需要具備康養專業知識的人才為康養提高更加專業化的服務,同時提高消費者滿意度。目前,我國康養產業從業人員素質不高、專業化水平低,無法滿足專業化標準的康養服務體系,將不利于康養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二、康養產業發展路徑
1.加強康養產業的融合發展
康養產業需要因地制宜,基于當地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將康養與其他產業相融合,豐富產業供給,推出更多“康養+”產業融合產品。成熟的康養產業需要醫療、娛樂、教育、服務等眾多行業的整合,通過“從產品到服務”的完整產業鏈運營實現資產增值。
2.加強支持政策的頂層設計
由國家政府與地方政府共同努力,思想統一,協調合作。適當安排國有資本的進入,推動投資經濟的流動,建立各級財政對康養產業資金補貼機制,加大財政資金應道作用,對有發展前景的康養產業進行資金扶持。加大對人才的外來引進,加強對康養方面研究的人才培養和交流合作,增進各層面人才互動交流,共同建設康養產業融合發展的人才隊伍。
3.加強康養產業專業人才培養
以服務社會大眾、康養產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為基本目標,培養康養應用型人才,其專業方向可參考臨床醫學、護理學、營養學等醫學類專業,旅游管理、休閑服務等旅游類專業以及市場營銷、國際貿易等經濟類專業。應按照康養不同領域需求,結合不同專業,設置更有針對性的培養方向。例如康養導游方向、康養經濟方向、康養陪護方向等。專業人才的供給,將為康養產業健康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三、結語
目前,康養產業還沒有一個被大眾廣泛接受的定義,但是基于康養產業的特征,康養產業絕不是“健康”、“養老”的簡單相加,而是涵蓋了包括養老、養生、醫療、文化、體育、旅游等諸多業態的綜合性產業,具有融合性和多元性的發獨特發展特征。康養產業應該依托“康養+”發展類型,啟動發展新動能,加強三大產業內部的有機融合,打造創新平臺與途徑,促進康養產業與現有經濟發展渠道相融合,建立起包含“康養+農業”、“康養+工業”、“康養+服務”等在內的大康養發展模式。總之,康養產業需要跳出刻板印象與固定框架,將思維發散到更廣闊的領域,抓住新的發展機遇,用未來趨勢布局當下,將康養產業引領至健康可持續發展的路徑。
參考文獻:
[1]無限潛力的康養產業[J].國際品牌觀察,2021(14):55.
[2]劉瑩瑩.基于大健康視角下廣西康養旅游人才培養研究[J].上海商業,2021(05):138-140.
[3]張心怡.康養產業:不確定環境下的確定機會[J].國際品牌觀察,2021(14):56-57.
[4]黃海珠,鄭亞微.康養產業全齡化推進的難點與解決路徑探析——以廣西為例[J].國際品牌觀察,2021(14):60-62.
[5]孫潔.康養產業亟須加強政策落實[J].小康,2021(10):70.
基金項目:攀枝花學院2020年度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攀枝花市陽光康養產業高質量發展路徑研究》(項目編號S202011360068)。
作者簡介:
胡涵倩(2000-),女,漢族,四川省宜賓市人,攀枝花學院會計學專業本科生;
房紅(1970-),女,漢族,黑龍江省哈爾濱人,攀枝花學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產業經濟、財稅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