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金暉 王玉剛 倪劍
摘要:本文從分析國內警用裝備傳統物流體系存在的問題入手,指出發展警用裝備現代物流體系的內涵和重要意義,從模式、網絡、資源、信息化等角度,提出具體對策。
關鍵詞:警用裝備;現代物流;多式聯運
1.當前國內警用裝備物流存在的問題
1.1 警用裝備的定義
警用裝備是公安機關在進行行政管理、維護社會治安及刑事執法活動中,用以完成任務和保障民警自身安全的武器、警械、器材和其他技術設備的總稱。主要包括通用裝備、專用裝備和特種裝備三大類。
公安部每年按計劃向生產企業采購警用裝備,產品涉及槍械、彈藥、警用器械等多個品種。采購的產品由生產企業安排公路車輛運輸至公安部在東北、華北、華東等地的七大中心倉庫,再由中心倉庫按需分揀配送至各地方公安廳(局)。隨著公安系統警務實戰化、隊伍正規化建設不斷推進,采購量及物流需求逐年增大,傳統警用裝備配送體系面臨成本、安保等因素的多重挑戰。
1.2 當前國內警用裝備物流存在的問題
1.2.1 安全和保密壓力較大
由于涉及的物資安全性和保密性較高且彈藥屬于危險品,大部分警用裝備不能通過普通鐵路商運發送,公安系統中心倉庫無鐵路專用線也沒有鐵路軍運的申報資格,目前警用裝備運輸模式主要依賴公路運輸這一單一模式,甚至需要持續的長途發運,安全和保密壓力較大。
1.2.2 押運安保壓力較大
為確保安全性和保密性,警用裝備整個運輸過程需全程押運。目前,警用裝備物流押運環節分為兩段:從生產企業到公安部中心倉庫是生產企業組織押運,公安部中心倉庫到公安廳局是由公安系統押運。隨著公安系統訂貨的迅速增長,警用裝備配送的頻率成倍增加,對資源和能力有限的生產企業和公安系統來說,押運和安保存在較大困難。
1.2.3 物流成本和風險較高
作為警用裝備物流單一模式的公路運輸,不僅效率、安全性遠遜于鐵路運輸,其成本也高了一倍左右。同時,警用裝備公路遠途、中途運輸需要辦理較為繁瑣的手續,加之上下游間路網密集,突發事件風險較高。公安部每年都要消耗大量財力和人力進行運作,以確保每個物流環節的安全性。
2.建設警用裝備現代物流體系的重要意義
2.1 警用裝備現代物流的內涵
警用裝備現代物流是指將警用裝備的信息、運輸、倉儲、庫存、裝卸搬運等物流活動綜合起來的一種新型的集成式管理,盡可能降低物流總成本,提高物流綜合效率。
2.2 建設警用裝備現代物流體系的重要意義
2.2.1 以環節集成化提升整體運作效率
通過簡潔高效的現代化物流體系,對警用裝備物流業務、信息進行高度集成,業務環節銜接更加緊密,實現供應鏈的整體化和集成化運作,物流作業更流暢、更高效、更快速。可以有效縮短供應鏈的相對長度、精簡供應環節,提高器材周轉效率,減少庫存占用、補充等待時間等成本。
2.2.2 以資源共享化降低物流綜合成本
通過資源、信息、技術、業務流程等共享,加強物流鏈上成員的協作和社會整體資源的高效利用,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和物流綜合成本的降低。
2.2.3 以服務社會化推動保障專業化
物流業向第N方物流發展,物流管理服務逐漸被外包出去,從小而全、大而全的縱向一體化運作模式,向新型的橫向一體化的物流運作模式轉變,有利于借助專業化社會分工推動服務的精細化和保障的專業化。
3.建設國內警用裝備現代物流體系的具體對策
3.1 利用鐵路軍運,豐富物流模式
目前,國防軍工企業、國儲系統擁有大量的軍事鐵路運輸資源和鐵路專用線等設施。公安系統可以引入這些鐵路專用線、軍運等外部資源,改變警用裝備物流單一依賴公路運輸的局面,豐富物流模式,規避單一路網運輸帶來的風險,有效滿足公安系統警用裝備的大量、快速發運和短駁需求。
3.2 設計多式聯運,優化運輸網絡
堅持安全、經濟、時效原則,設計和優化多式聯運方案。整合鐵路及公路運輸、押運、裝卸、特種車配送等物流資源,通過對站點線路的測算、比較、分析,制定鐵路、公路等多式聯運方案,形成覆蓋警用裝備制造廠裝運站、鐵路專用線裝運站、鐵路軍事運輸、鐵路接運站(卸載)、特種車輛短駁運輸(公路押運)、公安部中心倉庫和地方公安廳等站點的運輸網絡,串點成網,快速流轉,在保障安全性的同時降低物流成本。
3.3 共享服務資源,緩解安保押運壓力
可對現有特種車輛資源進行整合,協調路運通行證件,安排隨車押運、護衛車押運等多種安保方案,有效解對小批量、多品種警用裝備物流成本高、安全保密性差等難題。同時借助國防軍工企業、國儲等具有安保押運實力的社會資源,以外包形式,通過資源共享方式解決生產企業和公安系統安保和押運能力、資源有限的問題。在外包過程中,為確保警用裝備物流體系運轉正常有效,保障國家財產和人身安全,應預先設計實施安保保障及應急處置方案,對安保公司及人員選擇、突發事件處理措施以及應急處理等做出明確規定,以確保物資在物流運作過程中的安全。
3.4 推進信息化,建設數字化管控系統
借助導航定位、射頻識別(RFID)、人臉識別、大數據、二維碼等信息技術,建設由公安系統統一管理、物流集成商運營(含使用)及外包商使用的數字化網絡平臺。通過對物流網絡及各批次全鏈條的數字化調度和管理,實現可視化指揮、實時路況、跟蹤定位、條碼識別、異常預警、研判分析、決策支持等功能,提升警用裝備物流體系的數字化、信息化和平臺化管理能力,通過線路優化和微調,降低物流成本和安全保密風險。
參考文獻:
[1]馬燕凱 .警用裝備精確保障的必要性研究[J].《湖北警官學院學報》, 2014,11.
[2]譚林,王俊修.淺談物聯網技術在我國警用裝備管理過程中的應用[J].《中國安全防范認證》 , 2017,2.
[3]陳煜,鄭歡,顧天浩.警用裝備管理與物資保障策略芻議[J].《上海公安高等??茖W校學報》 , 2018,4.
[4]李慶全,張嘉忠,周虎.基于供應鏈庫存控制方法的裝備器材庫存策略研究[J].《中國物流與采購》,20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