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雨慧
摘要:隨著物聯網、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的不斷發展,共享經濟時代下的出行方式正在經歷變革,網約車利用其技術優勢逐步興起,傳統的出租車行業面臨著被替代的風險。大量空駛狀態的出租車現象不僅對于傳統出租車從業人員造成經濟收入上的困擾,同時加劇城市道路擁堵。因此,如何在交通方式變革的大背景下,使網約車與出租車之間和諧、協調、可持續發展成為熱點話題。本文將以出租車行業發展現狀為切入點,在分析網約車與傳統出租車的競爭機制的基礎之上,探討傳統出租車的應對路徑。
關鍵詞:網約車;傳統出租車;共享經濟
2016年國務院頒布《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對網約車的合法性給予認可,在規范網約車經營服務行為的同時,強調保障運營安全以及乘客合法權益,對于網約車平臺公司、網約車車輛和駕駛員、網約車經營行為、監督檢查、法律責任等作出明確規定。
1.出租車行業發展現狀
2021年據全國網約車監管信息交互平臺統計,全國現共有227家取得經營許可的網約車平臺,共發放336.4萬本網約車駕駛員證、125.5萬本車輛運輸證。網約車在數量上急劇上升,且服務質量相較傳統出租車而言更具優勢,人們在出行方式的選擇上越來越偏向于網約車,網約車用戶群體也在不斷擴大。如果網約車服務對傳統出租車使用產生較大的沖擊,將影響傳統出租車市場份額,改變城市出行的格局,對城市交通管理提出新課題[1]。2020年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報告顯示,我國網約車用戶規模已達3.65億。網約車正在逐步打破出租行業壟斷,甚至出現替代效應。
2.網約車與傳統出租車的競爭機制
2.1技術對比:網約車的技術優勢
首先,網約車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優勢形成多樣化的打車模式,滿足不同人群的各種需求,而傳統出租車依舊以乘客“招手”為主要方式,無法覆蓋更多的人群。其次,網約車具有定位功能,在接送乘客時精準定位,同時選擇最優路線,而傳統出租車則被貼上了“繞遠路”、“亂要價”的標簽。網約車具有費用估算的功能,方便乘客提前知曉路程費用,減少司機和乘客之間的紛爭。最后,用戶可以通過手機查看在網絡中同步更新的車輛信息與司機資料,從而確保人身安全。消費對象逐步從傳統出租車轉向具有技術優勢的網約車,傳統出租車的發展面臨危機。
2.2服務質量:時間成本與經濟成本
首先,網約車通過精準定位和時間估算,使得乘客可以合理安排出行時間,節省時間成本,且避免了傳統出租車不計價收費、拒載、隨意拼客等現象。其次,
網約車的服務質量相對于傳統出租車較高,大多乘客因司機的穿著得體、線路靈活、文明禮貌、駕駛規范等高質量服務而選擇網約車,傳統出租車司機則較為刻板,甚至繞道等不良行為時有發生。最后,網約車的拼車選項可以減少乘客出行成本,節省通勤費用,這也是智能化發展下經濟共享的具體表現。
2.3價格驅動;“價格戰”
網約車平臺在發展初期為了迅速占據市場份額,采取大幅度補貼的方式,這種大幅補貼為消費者帶來經濟上的驅動效應,但是卻影響了傳統出租車的市場份額,甚至在某段時期網約車費用一度低于公交票價,對于交通運輸行業的運轉秩序及市場監管造成一定影響。但價格低是乘客選擇網約車的首要原因,傳統出租車受到起步價等條件的限制,不具有價格優勢,目前來看,網約車依平臺依舊定期發放優惠券,從而吸引更多用戶,增強自身競爭力。
3.傳統出租車應對路徑
3.1進行市場調控,形成良性競爭
市場應當發揮宏觀調控的作用,對于網約車市場環境進行不斷創新改造,在迎合消費者需求的同時,平衡傳統出租車與網約車之間的市場份額。在共享經濟持續高漲的時代,網約車必將進一步發展,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應當對交通運輸行業的管控發揮作用。同時網約車與出租車之間的良性競爭應當堅持包容原則,同時注意網約車的出現引發傳統出租車從業人員的集體抗議事件、對抗性事件對社會秩序產生不良影響。從市場競爭的角度出發,需要對消費者權利、消費者需求、市場現狀等進行合理分析,在傳統出租車與網約車之間充分協調,從而完善市場體系,嚴格完善市場準入條件。
3.2政府嚴格監控,形成完善體制
傳統出租車行業出現早且發展時間久,因此相關法律較為完善,政府對其管控較為嚴格,干預性強。而網約車作為新興交通運輸類型,迎合共享經濟時代的風口,擁有廣大的市場資源,同時政府對其監管較為寬松,相關法規制度不盡完善。逐步放開出租車特許經營制度,使經營權承包人與司機相統一,可以有效地調動出租車司機從業者的積極性[2]。同時,不同地域由于其地理環境、道路建設、出行時間的不同應當制定符合當地特色的相關體制,地方政府成立專門的網約車監管部門、孵化專業的管控平臺,對于網約車司機、網約車平臺進行監察管理,防止惡意競爭導致傳統出租車行業的持續低迷,建立健全相關體制,推動網約車與傳統出租車行業的共同發展。
3.3合理制定價格,避免惡意競爭
網約車發展初期依靠大幅補貼占據市場份額,以補貼的名義進惡意競爭從而達到壟斷市場的目的,對傳統出租車行業造成沖擊。從短期來看,網約車可以依靠消費者數量獲取經濟利益并進入市場,但從長遠來看,不僅侵害消費者利益,還會攪亂市場規則。國家對于此類惡意競爭已采取相關政策,從源頭上整治網約車的違法行為與惡意競爭,但網約車補貼現象依舊以多種方式存在,政府應對網約車行業進行有效監管,減少其惡性補貼行為的發生,并且網約車行業應進行自我監督[3],持續保持高壓態勢,加強網約車定價管控。
3.4提升服務質量,加強技術介入
首先,應當加強對傳統出租車行業的服務質量監管,建立相關服務質量標準,健全相應處罰標準,從而提高傳統出租車從業人員的素質。其次,要嚴厲打擊繞路、不計價收費等不良行為。最后傳統出租車應當抓住時代機遇,合理利用移動終端、大數據、互聯網等新技術,不斷拓展業務,實現“線上”與“線下”共同發力,加強與網約平臺的合作,滿足快節奏生活下人們節省時間與金錢、追求效率的需求。
參考文獻:
[1]鐘軍,林巖,吳瑕,等.網約車服務對城市傳統出租車使用的沖擊效應[J].交通信息與安全,2021,39(02):118-125.
[2]徐佩佩,王靖娜,陳麗云,陳帥琪.網約車沖擊下傳統出租車行業問題研究——以太原市為例[J].品牌研究,2018(02):180-181.
[3]康凱,王旭陽,張敬.分享經濟下競爭市場雙邊網約車平臺定價策略[J/OL].計算機工程與應用:1-10[2021-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