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志祥
摘要:歐美等國家的貿易壁壘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國對外貿易的進一步快速發展,因此我國要加快產業經濟發展轉型升級。本文首先分析了貿易壁壘對我國產業經濟發展的影響以及貿易壁壘產生的原因,然后探討了我國產業經濟發展策略。
關鍵詞:經濟全球化;產業經濟;策略
2001年我國成功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標志著我國經濟發展開始正式參與到國際分工中,這為我國經濟的快速增長提供了廣闊的空間。但是隨著我國經濟與世界經濟之間日益緊密,我國產業經濟發展必然會受到國家經濟周期的影響。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對于全球各國的經濟均造成了嚴重的影響。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為了盡快恢復國內經濟發展,采用了重商主義的外貿政策設置貿易壁壘來抑制外貿進口。特別是近些年隨著中國對外貿易的快速發展,已經在很大程度上觸碰到了西方國家的利益。他們在不同程度上對我國出口貿易進行了抵制以期抑制我國經濟的發展。在這種情況下,我國產業經濟該如何發展成為人們重點關注的問題。
1.貿易壁壘對我國產業經濟發展的影響
1.1 對我國出口貿易的影響
目前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經濟體和世界上最大的制造業國家,近些年我國出口貿易屢創新高,對于國內經濟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拉動作用。我國對外貿易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意味著我國將與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形成正面競爭,而且競爭程度越來越激烈。比如在日用消費品領域,美國對我國出口的商品以碳排放的名義征收碳排放稅,降低我國出口的經濟效益[1]。整體來說我國出口貿易主要以服裝、玩具等日用品為主,這樣西方國家便能夠基于他們的技術優勢,以我國商品的碳排放標準達不到他國的要求為由限制我國商品向這些國家的出口,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我國的出口貿易。
1.2 對我國國際物流產業的影響
對外貿易的發展必然離不開國際物流產業的支持,因此貿易壁壘在影響我國對外貿易的同時也必然會對我國的國際物流產業造成顯著影響,這種影響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貿易壁壘限制了我國對外貿易規模,這直接降低了對外貿易發展對于國際物流業務量,不利于我國國際物流產業進一步擴大規模。二是我國國際物流產業采用粗放型發展模式,這必然也會受到以美國為主的西方國家的抵制[2]。比如在國際物流產業中航空運輸以及遠洋巨輪是最為主要的運輸方式,但是飛機如果在歐盟機場降落便需要按照要求繳納相應的碳排放費用,遠洋巨輪如果碳排放標準達不到相關國家的要求,便無法在該國靠岸。
1.3 對外向型產業經濟實體的影響
在我國對外貿易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下,我國很多實體企業開始轉向貿易經濟,這些企業主要集中在沿海以及沿江城市,因為這些區域具有更為便利的交通運輸條件。受到貿易壁壘的影響,我國對外貿易規模有所下降,這對于外向型產業經濟實體產生了嚴重影響,很多企業不得不停產或者破產,主要原因在于兩個方面。一是因為出口受阻,大量的商品積壓,公司無法實現資金回籠,導致公司資金鏈緊張甚至斷裂,無法支撐公司的正常運營。二是由于無法回籠資金,便難以在技術攻關以及產品研發方面增大投入,甚至無法維持公司正常的技術創新活動,導致公司技術水平難以進一步提升,無法實現進一步發展。針對貿易壁壘的不良影響,我國外向型產業經濟實體不得不尋求轉型發展。目前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深入,我國外貿型實體企業在發展中也應該通過加入綠色理念和不斷優化產能結構,從而提升產品國際市場競爭力,降低資金回籠難度。
2.貿易壁壘產生的原因分析
2.1 產業革命發展的時代需求
產業革命爆發于十八世紀六十年代的英國,之后在世界范圍內快速發展。產業革命對于生產力的提升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但同時對于能源需求也不斷增長。資本主義國家在利益的驅使下開始在全國范圍內通過各種平等或者不平衡方式掠奪資源,導致世界上很多國家面臨嚴峻的資源枯竭以及環境污染問題。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末,挪威首次提出了可持續發展的概念,之后得到了世界各個國家的積極響應,開啟了產業經濟綠色發展的序幕。但是對于發達國家來說其經歷的是先發展后治理的道路,其在可持續發展方面已經形成了顯著的優勢。因此其憑借自身強大的綜合國力,在對外貿易中通過綠色產業對其他國家產品的進口進行限制,形成了貿易壁壘。
2.2 本國經濟貿易保護的需要
亞當·斯密基于當時英國經濟的發展現狀,最早提出了打開國門的觀念,這也是經濟全球化理念的雛形。后來歐美等國家的經濟學家積極宣揚世界經濟發展全球化,向世界各國論述經濟全球化的優點,并通過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經濟組織來引導經濟發展水平落后國家打開國門。從本質上進行分析,世界經濟發展全球化對于歐美國家經濟發展在世界范圍內拓展起到了推動作用,通過獲取經濟欠發達國家廉價的資源來促進歐美國家的經濟發展。但是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對于世界各國經濟造成了嚴重沖擊,特別是對于歐美發達國家的經濟造成了重大破壞,嚴重影響了歐美國家的經濟發展。在這種情況下,歐美等國家為了盡快推動國內經濟復蘇,便開始實施貿易保護主義,通過制造貿易壁壘來限制其他國家的產品進口到國內,促進本國企業快速發展。在這種情況下,世界經濟發展全球化逐漸轉變為區域經濟發展。這也充分體現了世界經濟發展全球化以及區域經濟發展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為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服務。
3.經濟全球化下我國產業經濟發展策略
為了積極推動世界經濟全球化發展和我國對外貿易發展,我國產業經濟應該轉變傳統發展理念,從技術創新、資源環保等方面進行轉型升級,提升我國產品的國際市場競爭力,為我國產業經濟發展注入新的動力和活力。
3.1 產業經濟發展中注重資源的合理開采利用
資源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但是如果在經濟發展中過度開采資源,將會造成資源的枯竭,難以實現經濟的長期可持續性發展。因此在我國產業經濟轉型發展過程中,應該注重技術的創新應用,通過應用各種先進的網絡信息技術以及人工智能技術等實現我國產業經濟發展技術變革,降低對資源的依賴,特別是降低對石油石化資源的消耗。隨著“一帶一路”倡議不斷推進,我國經濟發展對外開放程度不斷增大,我國在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加強經濟發展合作的同時,應該注重發揮我國的各種資源的比較優勢,一方面不斷提升我國產品的技術含量,增加產品的附加值,另一方面向其他國家進行產能輸出,在促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實現本國經濟的發展。同時我國應該注重能源的開發替代研究,通過大力發展新能源來降低產業經濟發展對于傳統能源的依賴。比如近些年我國大力扶持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從國家政策到地方政府對于新能源汽車產業給予扶持,并對于購車者給予專項補貼,積極推動了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
3.2 產業經濟發展中采用集成的物流運作模式
物流行業的快速發展密切了不同區域經濟發展之間的聯系,加快了產業經濟發展效率,在產業經濟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隨著我國產業經濟的進一步發展,物流運作模式有必要進一步優化完善,更好匹配產業經濟的發展需求。物流運作模式主要包括運輸、倉儲以及配送等多個環節,為了進一步提升物流運作效率,可以從宏觀和微觀兩個層面對物流運作模式進行集成。在宏觀層面上,主要為加強物流園區建設,本著節約土地資源以及綠色發展的理念,在社會范圍內積極推廣物流產業規范發展。在微觀層面上,物流企業應該積極尋求與國際供應鏈中的核心企業進行合作,與4PL國際供應鏈資源不斷提升我國物流產業在國際物流領域的競爭能力。在物理運作模式發展中需要注意的是,僅依靠市場機制往往難以取得理想的效果,在必要情況下需要充分發揮政府的市場干預職能。
3.3 政府應發揮公權力職能
在推動我國對外貿易發展過程中,我國政府應該充分發揮公權力職能,促進我國產業經濟的轉型升級,具體來說可以從制定產業經濟發展政策以及設立產業經濟發展基金等多個方面來發揮作用。在制度政策設計層面應該合理規劃,對產業經濟發展進行引導和規范,對于新興技術產業領域應該給予鼓勵和支持,對于傳統經濟領域應該適當提升準入門檻,從而更好實現我國產業經濟的科學合理發展。在過程中也應該充分尊重市場經濟原則,不能拔苗助長,通過市場驅動和政府公權力職能驅動兩個方面來促進我國產業經濟的可持續性發展。
4.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國經濟發展參與世界經濟全球化程度不斷提升,但是歐美等國家的貿易壁壘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國對外貿易的進一步快速發展。因此我國應該積極采取措施,推動產業經濟轉型發展,為我國對外貿易注入新的動力。
參考文獻:
[1]李汝資,劉耀彬,謝德金.中國產業結構變遷中的經濟效率演進及影響因素[J].地理學報,2017,72(12):2179-2198.
[2]孫智君.習近平的產業經濟思想及其顯著特征[J].貴州社會科學,2017(02):152-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