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信息技術已經成為社會各行業進步發展必不可少的要素支撐。借助于強大的信息收集、處理、分析、傳輸功能,與互聯網技術一道為社會經濟生活的轉型和騰飛發揮巨大作用。對于經濟管理領域來說,面對大量的數據資源,達成高效、精確的利用、管控和開發一直是相關學科致力研究的方向。
關鍵詞:信息化;計算機輔助審計;信息技術
在信息技術普遍之前,原有的審計工作涉及面多、工作量大,耗時較長,同時因為人工審計本身就存在失誤、主觀故意等天然的漏洞和弊端,難以通過審計制度的創新和健全實現全面的消除,所以審計質量一直是難以攻克的關口。而在計算機技術應用到會計領域之后,審計工作也加快了信息化的步伐,目前,應用計算機和信息技術輔助審計工作,已經成為了審計行業的常態。那么針對當前人工智能、移動互聯等新興技術的發展,該項工作也要緊跟時代步伐。
一、計算機輔助審計的概念簡析和主要特點
(一)概念的綜述
該理念就是將計算機與審計相關的優勢能力應用到審計工作當中,從而實現對原有審計方式的一種變革和升級。具體的審計模式通常是在審計的全流程或者某項具體的管理監督活動之中,審計一方利用計算機的強大數據處理和計算功能,輔助審計工作人員來更好、準確、高效地實現某項任務和具體的程序,在這個過程之中形成的技術體系[1]。該技術不僅在已經實現會計電算化的企業審計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也能繼續與人工的審計工作緊密契合,具有較強的通用性。
(二)優勢和特點
首先,強化了工作的效率和準確性。這是與計算機技術本身的優勢是密不可分的。它依靠強大的中央處理器,可以對相對大量、復雜的財務、銷售、管理、風險等信息數據,在既定的預設應用程序下,形成審計模型,并直觀地轉換成管理層、監督層可以理解的審計報告,從而為經營管理決策做充分的借鑒。對于企業單位來說,它主要處理的對象就是以財務信息為基礎的相關資料,他們都主要是以數據的形式出現的。所以相對于人工而言計算機在嚴謹性、邏輯性和效率性方面,都是有著巨大的優勢,那么用它來代替人工,就是一個合理的選擇。其次是擴大了審計覆蓋面。正因為計算機技術的高效性、高存儲量,這些審計成果都以電子檔案的形式儲存下來,解決了大量的紙質資料的消耗和空間使用問題,較為重要的內容按照檔案管理辦法,形成紙質資料,做到了檔案信息內容的“雙保險”。目前,計算機輔助審計一定擴展到了企業風險管理、內部控制、廉潔從業、財務合規、戰略發展等多個層面。最后,其適應性和靈活性很強。因為數據的儲存形式可以多變,結合不同的審計需要,建立多樣化的模型,而內部的處理邏輯是通用的,所以,在既定的程序設計下,能夠去適應不同的審計對象,實現了標準化、規范化的審計體系[2],讓計算機輔助審計大有可為。
二、信息化背景下計算機輔助審計的主要應用方向和要點
(一)內控機制工作情況的審計
內部控制是企業合規經營得最牢固的屏障。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被稱之為企業穩健發展的兩大法寶。那么計算機輔助審計的應用,他可以對已經實行了財務信息化的企業,進行更加全面的監督和檢查,因為計算機是按照指令嚴格操作的,不會受到人為的干預,不具有感情傾向,所以審計過程十分客觀公正,那么在審計過程中,要注意在前期準備工作中,要結合企業實際,對相關的審計系統進行可靠性評測,做好審計開始時對企業正常運營產生的風險評估,同時對人員匹配度進行合理的考量,最終確定審計的縱深程度和范圍,并就企業的內部控制體系設計、執行過程、人員行為和問題暴露做深入的檢查和分析[3]。當前在內部控制上的審計多是企業系統測試分析和數據安全性可靠性的評測等。
(二)確保信息化的財務管理環境的安全
因為計算機輔助審計需要企業擁有較高的信息化水平。因此,審計工作開始前,工作人員要對企業的信息技術的實力進行評估,確定其總體能力是否與審計的設計方案相匹配,例如相關人員對電子化的辦公軟件的熟練程度,要確保審計有關工作人員和硬件設施都符合標準的情況下,再對方案進行實施應用。同時,內部審計制度也要匹配,檢查計算機輔助審計流程、工作要點、操作方式、人員權限是否合規、是否存在一些漏洞,要及時查漏補缺、健全系統。
(三)現場審計工作的應用
這是審計的核心所在。在準備工作時,需要做好對審計對象的相關信息進行整理和判斷處理,一般在進行該項工作時,數據的質量是關鍵,要按照時效性、合理性、真實性、準確性這四個維度對數據進行檢查,確保原始資料的有效,之后再進行整理處理和計算分析,這里有相應的模型方法可以沿用,一般是在對企業的總體經營管理現狀進行評估之后,找出目前企業在管理控制中的短板和弱點,再針對性地設計審計方案,并做好數據的收集[4]。數據采集有從企業財務系統數據收集處理系統導入、企業會計賬務原始備份數據導入、客戶交易數據導出三種形式,各有利弊,要針對具體情況相機抉擇。數據轉換可以通過審計與財務系統的外端共享實現,之后要按照審計標準進行數據的標準化處理,比如取值范圍、排序等,最后就是利用強大的審計分析模型,做系統分析,從而找出管理問題漏洞,實現審計的目標。
三、結束語
信息技術的運用,推動了該領域向著信息化、智能化的方向持續邁進,特別是審計工作,要求真實、準確、可靠,就更依賴強大的信息數據處理技術,因此,做好信息化背景下運用計算機等技術輔助高效、科學的審計工作開展,是未來會計、審計領域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具體體現,開展應用研究也顯得尤為必要。
參考文獻:
[1]關文志.計算機輔助審計在管理風險中應用與實踐[J].中國石油企業,2018(6).
[2]馬維娟,劉曉娜.計算機輔助審計在實踐中的應用[J].中國集體經濟,2018(7).
[3]梁競勻.企業內部審計中計算機輔助審計的應用[J].中國商論,2017(13).
[4]肖涵.淺談我國計算機輔助審計的應用現狀及發展趨勢[J].市場論壇,2016(6).
作者簡介:王雪峰(1998.8-),男,安徽安慶人,本科,研究方向:計算機科學與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