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 力
“洋彩”亦為“新彩”,光緒年間,由外而入隨之盛行于景德鎮。在發展的過程中經過前人不懈的打磨及創新,現已形成為獨具一格的陶瓷裝飾藝術。為更加深入了解一門藝術門類,本文對新彩瓷繪藝術的多樣性及藝術表現進行初步探析,以期為新彩瓷繪畫的創新發展提供借鑒參考。
隨著社會生活水平的提高,陶瓷釉上新彩也不斷發展,其使用范圍與形式界定都朝著廣泛和模糊性發展。國畫、油畫、建筑、設計等不同領域創作者的加入,與現當代藝術方式的融合,也為陶瓷新彩裝飾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創作思維方式,釉上新彩瓷藝術朝著更具多樣性表現的藝術特征不斷前進。
寓意吉祥的題材向來都是我國古代繪畫者所選用的主題,一直沿用至今已成為我國民族特色的象征性意義。此類題材涵蓋了神話傳說、吉祥象征等。
例如雍容富麗的百花之王“牡丹”題材,“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詩句道盡古人對牡丹的贊賞之情,同時釉上新彩中也常出現此類題材,寓意欣欣向榮、花開富貴之意。除了牡丹還有蓮、魚、松、梅、菊等。此類植物紋樣題材常被文人所喜愛,以物來抒發內心所想,表達與之相應的氣節,也因此類紋樣以超脫早期吉祥寓意而升華為文人墨客的精神世界藝術的表達。陶瓷釉上新彩繪畫中此類吉祥紋樣的表現一是作為主體布置,以一種紋飾為主體布局于燒制好的陶瓷物體上;二是以不同種類紋樣結合出現,例如“歲寒三友”圖便是將梅、竹、松此類吉祥紋樣圖案同時布置于陶瓷之上,精心布局,每一植物的位置安排,是穿插或是有節奏的排列,以此展現作品的不屈、挺拔的精神氣質;三是以邊飾的方式,吉祥紋樣作為陶瓷邊飾方式用來豐富主體畫面,例如祥云、回紋等。
理想當隨時代,時代賦予人類的不僅是物質生活的提升,還有著對審美觀念的轉變,陶瓷釉上新彩瓷繪畫也在不斷地吸收著時代帶來的思想。個性化、自由性已成為當下時代的主題,人們對于審美的追求摒棄了早期的“隨大流”式,而是更加注重個人內心的審美向往。這也成為了傳統與現代本質上的不同。
2.1 國畫類藝術表達
國畫的表現形式是多元化的,此類題材在陶瓷大家族中是常見的,無論是釉上彩還是釉下彩,傳統的還是創新的個性化的都離不開此類元素的運用。釉上新彩采用的繪畫形式同樣也有著多樣性,工筆類、大寫意類、兼工帶寫類等,題材同樣不受限制,如(圖1),作品采用國畫表現形式表達,以傳統荷花為主體物構圖,而背景渲染天空多彩的色澤,將花朵的顏色反稱于背景之中,使作品呈現出更為豐富的色彩表達,同時又表達出“映日荷花別樣紅”的唯美詩意感。整體畫面僅有兩朵花卉,大面積表現荷葉,沉著冷靜的墨綠色更有著對內心情感的表達。

圖1
圖2中,以國畫山水形式的表現,采用四條屏組合形式,在青山綠水中展現改革開放后我國城市景色變化,體現的是一種欣欣向榮景觀。山、水、人文結合既是在傳統中奮進又是在傳統中創新。遠處的現代化工廠、鐵路、高樓等與近處的山石組合給人以時代新茂的意境觀感。

圖2
2.2 油畫類藝術表達
在當今時代全球化效應的影響下,釉上新彩融合國際藝術多元化的藝術思潮開始朝向一種新的視覺效果“油畫”。油畫藝術在陶瓷釉上新彩的運用具有材料上、藝術呈現力上等都有相似的藝術效果,它不僅是換種材料表現,亦是不同領域藝術語言的碰撞。
如(圖3),作品名為“喜訊”。作品采用寫實性的技法對人物面部喜悅的表情刻畫細膩逼真,這種手法同時也是油畫藝術中較為常見的效果。畫面是一位拿著手機打電話的家中老人,從老人臉部溢出的喜悅情緒讓畫面外的觀者都能感受到人物內心之情,背景采用了暖色調渲染出家中老人聽到喜訊后濃濃溫暖之意。釉上瓷板畫形狀多樣,長方形與正方形常被用來繪制大型作品,體現恢宏氣勢的藝術。如(圖4),作者選擇長方形瓷板,運用新彩顏料采用點、彩、跺拍、噴等多種技法相結合方式,道路兩旁的楓樹延伸視覺感強烈,而中間留白,突出光照的效果,路的色彩與楓葉相較呼應,近處兩只小鹿,仿佛沐浴陽光下,給人一片祥和寧靜之美感。整體畫面并沒有滿畫分布,而是恰當的留白,使得整體風景留有呼吸。

圖3

圖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