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月平
(天津市中心婦產科醫院,天津 300100)
《看護要義》譯自《牛津護理手冊》,原作者是英國倫敦蓋伊(GUY’S Hospital)醫院護士牛津小姐(M.N.Oxford),她為該醫院護士教學所編著。鐘茂芳曾于1906年至1909年在此留學,1909年畢業回國將此書帶到她應聘任教的天津北洋女醫學堂,在護生教學中試用,收到很好的效果。鐘女士征得牛津小姐同意后,在專家支持和社會幫助下,1913年翻譯成中文出版,書名為《看護要義》,是當時中國護士學校普遍應用的護理教材[1]。也是較早進入中國的西方教材,為推動護理教育起到積極作用。
鐘茂芳,中國人,資料顯示祖籍廣東省臺山市,1887年出生,1906年考入英國倫敦蓋伊醫院護士學校。據該院保存的護理史料“護士登記”顯示,注冊入學時間是1906年7月18日,英文名字Elsie Mowfung Chung。在此學習3年經考試合格取得畢業證書,畢業時間是1909年10月5日。畢業當年即赴中國受聘于天津北洋女醫學堂——中國第一所官辦護士學校,任看護教習[2]。
倫敦蓋伊醫院是英國最古老的醫院之一,成立于1725年,距今近300年歷史,在英國享有盛譽。該院護理活動最早開始于1880年左右,護士學校成立于1884年。當時規定學制3年,招收具有高中學歷或同等學歷的女生。實習安排在南丁格爾護校所在的圣·托馬斯醫院(St.Thomas Hospital)。蓋伊醫院護校和南丁格爾護校一樣接受南丁格爾護理理念和先進技術,具有護士教育典范影響力。畢業生素質高,受到世界各地醫院的肯定和歡迎,受聘后成為當地護理專業的帶頭人。鐘茂芳是中國第1位護理專業海外留學生,她畢業后選擇來天津,帶來先進的國際護理理念和技術。她在北洋女醫學堂擔任護理教習時應用英國蓋伊醫院護理規范手冊(護理史料中常稱為牛津護理手冊)作為教材,收到很好效果。經原作者英國蓋伊醫院護士牛津小姐同意,并得到國內知名醫學專家支持,她將這本護理教學手冊翻譯成中文廣泛使用。
鐘茂芳根據其職業敏感性,對當時“看護”稱謂甚覺不妥,查閱辭典、字典,廣征專家意見,建議將“看護”改為“護士”,并沿用至今。由于她對護理事業的特殊貢獻,1914年在中國第1次護士代表大會上被選為中華護士會中唯一中國人擔任的副理事長,繼而成為國際護士會名譽會長。作為中國護理事業的先驅者之一,鐘茂芳的事跡已被寫入教科書,成為傳承后人的學習榜樣。
2.1 先試用后翻譯 鐘茂芳首先在教學中試用《牛津護理手冊》,觀察效果,證明受到學生喜愛并有效提升學習質量后,才萌生翻譯成中文讓更多學生受益的想法。翻譯之前她聯系了本書原作者,應該也是她在蓋伊醫院實習的老師牛津小姐,征得原作者同意,方開始翻譯。這一點在譯著《看護要義》鐘茂芳自序中有說明。由此看出鐘茂芳尊重知識、尊重知識產權的法律意識。
2.2 專家和社會的支持 翻譯一本厚厚的英文教材,并希望出版推廣,希望更多人了解使用,是需要人力、財力、社會支持的,當時北洋女醫學堂知名度高,鐘茂芳本人有留學背景以及她對護理事業的職業態度,贏得醫學專家的關注和尊重。其中徐華清、伍連德更為其譯著作序。徐華清在序言中特別稱贊鐘茂芳的學識和貢獻:“鐘女士留學倫敦蓋伊醫院,畢業返國聘充該學堂看護教習,于看護一科研究精詳,熱心教授,而鐘女士時以造就有限為憾,編譯看護要義公諸同胞請今”。《看護要義》被廣泛使用。2015年在江西省興國縣發現本書的原版書籍,也證實了其使用的廣泛性。
2.3 翻譯的目的和原則 鐘茂芳在自序中寫道:“我誠摯的希望本書能對我國廣大婦女,尤其當今乃至將來的護士提供有益的幫助”。通過閱讀全書,筆者覺得鐘茂芳所希望的目的達到了,幫助護生一看二學三用。一是看得懂。鐘茂芳用最通俗易懂的語言翻譯每一句話。如第3頁:醫院內看護之規則,每日行事亦與家中日用相同,人若不能為看護,亦定不能辦理家事。醫院醫士等其名分大于看護者,若對看護說話,看護必當敬立以聽。這段話以現在方式表達就是無論在家里還是在醫院做事都要有規矩。并囑咐護士必須尊重、服從醫生的安排。二是學得進。讓學生產生興趣,強調護士的仁愛之心,并提示做個護士不難。在總論中說:“在家喜做事者定易做看護,若懶惰不愛做事之人定不能為看護……若記性健全身體強壯,性喜動,謹潔凈整齊,憐愛病人,則易教其看護”。這段話的意思是凡健康勤快思維正常的人都適合做護士。三是用的上。學生通過理論學習,將來在臨床便知所學必臨床所需的技能,順利熟練使用所學知識。
翻譯中鐘茂芳所遵循的原則是洋為中用、古為今用、傳播科學知識、向先進靠攏和國際護理接軌。為此鐘茂芳注重以下三點。第一忠于原著,保留全部內容。本書開篇第1頁告知讀者本書內容來源于1557年的英國醫院規則。 鐘茂芳在自序中強調該書內容極為實用,翻譯過程中唯一所作更改即病人菜譜,使之適合中國人口味,修改時仍力求保持原英式菜譜的全部營養價值。第二盡量用中國人所能接受的語言習慣,通俗易懂,學生不會因為西方教材而排斥,如第5頁掃地要求:掃地必須各處掃到,雖一寸地板亦不可使之不凈。一寸,中國當時的量詞。如第6頁洗玻璃器:要用溫水加胰子。胰子是當時中國人對肥皂的俗稱。如第9頁鋪床中:鋪床的法子最要細心,因病人舒服不舒服全在會鋪不會鋪。這樣的翻譯平和順口易懂易記。還有在75頁,開藥方用詞和減筆字對照,一式排列成表。包括飯前、睡覺前、蒸汽機、一匙、一滴、一丸、拿、取、寫、葡萄酒等共38個常用詞。學生一看明了,避免差錯,方便使用。而且體現了鐘茂芳翻譯時的人文關懷,細致入微的提示提醒,符合當時年輕護士的文化水平,保證學以致用,保障病人安全。藥方用詞對照表見表1。
第三傳承南丁格爾護理理念。本書主要內容雖來源于1557年,但必定隨著時代進步而加進新思想以適應科學發展。如13頁南丁格爾小姐要求給病人喂食不可急,不可多,要用羹匙陸續慢慢進。72頁寫到,世界第一個慈愛、有學識的看護就是南丁格爾姑娘,她說過看護規則第一要緊的是要給病人好空氣,第二要緊的是照料病人飲食。
3.1 基本情況 《看護要義》出版時間為1913年。本文介紹的該書為2015年江西興國縣發現。開本150 mm×220 mm,道林紙印刷,按中國傳統豎排右翻,上中下3卷。正文最后1頁顯示216(圖1),若加上前邊未標頁碼的序言、自序、勘誤表、扉頁及空白頁等共229頁之多,約漢字9萬,乃從1.5倍之英文詞量翻譯而成,可見其工作量之大之難。全書共36章,上卷14章是看護法,包括總論、養病房之事、床、衣服、通氣法、病人飲食、沐浴、查看病人之情形、看護眼科、看護小兒科等共96頁,占本書44%,為重點內容。中卷9章是內外科講義,包括骨科、破傷風、流血等。下卷13章是醫科講義、包括育部、呼吸道、心病、腎病、腦病、傳染病。可惜本書缺失目錄中第36章的“論看護產婦”,實屬遺憾,雖然只占全書的2.7%,但少了一個重要學科。婦產科極為重要。

圖1 本書最后1頁
通過全書內容說明,那個時候護士學習護理的同時必須學習醫學知識,了解生理、病理、治療原則、藥理知識等。書中還插有表格,如200頁,傳染病的病狀病表(圖2),列出水痘、天花、紅熱癥、出疹、瘟熱癥、小腸熱病、瘄熱癥等,各病潛伏期、發熱期、何時不能傳人等諸多項目。在94~95頁有嬰幼兒出生時間對應吃奶時間的列表。

圖2 傳染病病狀表
本書印刷冊數不詳,據古書業內人士估計,1913年時天津只有一所護士學校,外地城市如上海、武漢、北京、廣州、福州、長沙正式護校也不多,學生人數甚少[1],所以推算印刷不會超過1 000冊,已是較高估計了,而今能得到百年前原版書籍實為珍貴,屬于實物史料和文獻史料,具有研究價值和保存價值。
3.2 主要護理內容 本書內容豐富,包含內外科、婦產科、兒科醫學和護理多個學科,本文僅就上卷的看護法總論做粗淺分析。總論傳遞的是護理理念、指導思想、職業素質,古今中外皆可適用。6條總則(圖3)抄錄如下:①當在看護室中實心任事,一切謹遵教習指示。②不準口出非禮之言,以及爭斗發怒飲酒,亦不準病人如此。③看護者當有德行,愛人,勤謹。④當勤慎職守于其所管之病人,務使其潔凈安舒病體速愈,在其所管之病室內一切物件,全當潔凈合法。⑤看護者雖閑暇無事時,亦不可懶惰,應當尋有益之事辦理。⑥每晚臨睡時,必先給病人沐浴,使其安睡后始可睡。
以上乃看護者應盡之本分規則,務當謹按本分而行。
這6條之后尚有1 000多字的補充解釋。如:時常遵守規則,若不能遵守,即不必任看護之職——明確不遵守規則的護士是不稱職的。如:若見他人有不合之處,可告知教習,不可管之——這條告誡學生,同學有錯應由教習管理,若學生之間管理首先不是學生責任之內,其次是否管理得當,反而引發矛盾。這個規定有理有度,于今也有實際指導意義。
總論特別指出,數百年之前的看護并無學問然努力做好。現在的看護則不可無學,一要明白規則的細理,設如照護病人,修理房屋所以然的原故,二要明白藥性,類如何藥能治病,當用若干分量,絲毫不可錯誤,再者能通外國言語更佳,因醫院章程不拘何國之人,皆能來醫院養病或者偶代病人寫信。
總論特別強調:學醫與學看護不同,醫士之職乃專思治病之法,看護之職乃遵醫士之命,按法實行。提醒護士遵從本職,不可越權越職。
總論特別要求:看護者必當極能忍耐,但此事言雖易而行則難。遇到情況無論心里如何著急都不能使病人見爾有煩躁之狀,醫士及病人常聽看護者之言,所以看護者信實為最要。
總論特別囑咐:若醫士所言及其所定之規矩與看護者之心未合,當存于心,萬不可出于口,如病人順口妄言亦當攔阻。
總論特別提醒:看護者不可對一切的人言醫院的不好,亦不可聽病人說醫院不好的話,看護的言語行為必當常常謹慎,因病人最信其言,并且常看其行事——以上都強調護士品行
總論還具體規定:看護者衣服應遵照醫院規章整齊潔凈,不可穿響底皮鞋,令病人聽之心煩。
總論非常嚴肅指出:看護者之身體務宜健壯,若身體不健,諸病最易傳染。所以看護者有病之時不可一面服藥一面仍去做事,當立時離開醫院回家調養,病愈再來。若看護者不能看護自己,焉能看護他人。
筆者閱讀總論6條和解釋深有感觸,百年前對護士的職業要求已經非常具體和嚴格,無論國度,從業者性別,信仰,膚色,對護士的職業素質和要求都是一樣的適用。
中卷和下卷的醫學講義,本文暫略。
3.3 《看護要義》的特點 第一指導性。此教材為綜合性護理指南而非護理常規。此書原名為Hand Book of Nursing,翻譯成指南或手冊。本書適合護生教學之用,而非臨床工作之規定。因為當時的歷史原因,將護士們學習內容盡量壓縮至一本,包含醫學護理知識,適合當時學時少實習多,而且招收學生文化程度不高的特點,通俗易懂較快掌握。如果分科過細勢必延長學習周期,且學生文化水平也得相應提高。第二實用性。看教材內容完全像是面對面授課,語言樸實親切易懂,容易接受,只要會看文字就完全明了講義內容和要求。如第47~57頁中看護病人要常得病人之情形,其中涉及到數呼吸法、診脈法、看舌法、看嘴法、看皮膚法/看尿法、看病人睡法、看病人飲食法、看病人躺臥之法、看大便法等,護生一到臨床即可接觸到,理論付諸實踐。第三可操作性強。文中護理所教方法技術如手把手示范,示教生動具體。如拔火罐法:拔火罐有干濕二法,用于發炎處可以化血止疼。治腎急炎病,在腰上邊可用火罐。用火罐法大約每次用玻璃杯4個或6個,必須特為拔火罐之用者。拔干火罐法預備火酒1碟,以一寸見方吃墨紙1塊,團之,蘸火酒放在玻璃杯內,以火燃之,速以杯口合于患處,不可使杯口太熱,致燙病人。此法若善用之,病人之皮肉著杯口處,立能凸起如半球形,其杯即吸于皮上。將所預備之杯4個或6個,均按法與病人拔上,若病人能忍疼,一刻后再起之。起杯之法,用一手按住杯,一手以指力按近杯口之皮,以放杯中之氣,杯即落矣。起杯后,以熱濕袱袋蓋之,數小時后,將袋取下,再以棉花蓋之。操作步驟細致如同老師就在面前耐心的輕聲教授示范,學生通過教材文字就完全會操作。
4.1 與其他護理教材的對比20世紀初至40年代,護校課程設置與當時護校招收學生的文化水平相適應。比如天津北洋女醫學堂1908年招生簡章的要求是身體健康之女性、曾學習漢文三四年、文理粗通為合格,如兼通英文者更善,學制2年[3],當時課程設置是護理、藥理、助產、衛生、種痘、飲食、國文、醫學(金韻梅校長親授)[4]。總的不超過10門課,對于只有小學文化的女子,《看護要義》這本教材很適合。雖然后來天津和各省市新建護校,增加了解剖、細菌等,但仍屬于中等教育,《看護要義》作為綜合性教材是護理主科,內容豐富,方便學習。
192 0年成立的北京協和醫學院護理學校完全是高等教育,其課程設置符合招收高中畢業生的文化水平。3年制課程包括高級護理學、細菌學、臨床顯微術、英語、內科學、婦科學、外科護理學、本草學、藥學等20多門。5年制則增加了解剖與生理學、護理技藝、藥物學與治療學、神經學和心理學與護理學、急救與軍事護理學、案例研究、預防醫學、專業評估、醫療社會機構社會實踐等[5]。緊跟醫學發展,十分詳細,增加了護理鑒別內容。相比較于《看護要義》,內容更加復雜,分科更加科學,適應醫學發展,體現高端化、國際化。
隨著社會進步,各學科迅速發展,護理教材已經由百年前的一本綜合性《看護要義》,發展為適應系統全面專業教育的綜合系列教材。如1986年版《護理學基礎》共443頁,包含緒論、護理基本概念、護理專業與法律、護理程序、預防感染、臨終關懷等新概念新技術。而與之同期學生,要學習專科護理內容更具體,單是外科護理,內科護理各600多頁。天津醫科大學護理學院2020年課程設置有45門之多,除基本護理還增加了較多的醫學知識,如組織學、胚胎學、微生物學、免疫、寄生蟲、病理、統計學等。還增加了近年國際護理新理念如健康評估、人際溝通、素質教育等,知識更廣泛,更深入,更適應臨床護理需要。
4.2 《看護要義》對中國護理教育的作用 首先,隨著社會發展、科學進步,現代護理教育已經國際化、高端化,但必須肯定1913年版譯著《看護要義》乃中國護理教育初期最重要的教材之一,其包含的護士素質教育、護理倫理、技術要求、服務標準、人文護理等內容都具有時代的先進性,促進學生廣泛擷取知識,豐富護理的科學性,實踐性,為后來護理教學打下基礎。100多年前國際護理很多基礎知識和技能要求已然傳播到中國并運用于護理職業教育之中,也證明天津護理教育從開始就起步高,走在全國前列,從而奠定天津在全國護理界的重要地位[6]。
其次,《看護要義》屬于臨床基礎性指導性教材,把護士應具備的職業素質,對病人的護理理念,服務態度都講得非常透徹。比如13頁一段話:看護病人當一例的(即一律),別想他是窮人可以少照護他,那就失了你的本分了,因為醫院內養病的多是窮人,你別想窮人就不喜歡干凈,不愛好吃好看之物。在63頁還有護士對病人臨終應作之事,以同理心囑咐:“為看護者末次給病人洗浴如與自己親屬辦理同一用心,當設身處地,如果自己當此地步欲人如何與我料理,我也當如何與人料理,此時勿多說話,與之洗浴,如同病人未死之時”。上述一段話于今也是具有現實倫理教育意義的。
再者,本教材之國際性。20世紀初中國護理教育剛剛開始,國內沒有現成的教材可用,大都采用西方教材。而《看護要義》這本綜合性、先進性、國際性俱佳的教材就被選為當時護校主要學習用書,本書內容是國際上通用的護理技術,中國護生通過學習可以了解外國護理技術,縮短與國際的差距,提高學生素質,提升護理水平。鐘茂芳百年前就大膽引進西方先進教科書,進行國際護理交流,和國際護理融為一體,增強了護理教學的廣泛性、國際性,對推動中國護理事業的發展貢獻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