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可為 茹予丹 馬文凱
洛陽市第一人民醫院(1 心內一科,2 檢驗科),河南省洛陽市 471000
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種心血管疾病的嚴重階段,臨床中60%~70%的心力衰竭由冠心病引起,隨著社會發展及人口老齡化的加重,人群心力衰竭的發病率逐年上升[1]。由冠心病引起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主要表現為運動受限與勞力性呼吸困難,此外還表現為靜脈淤血、腹脹、食欲不振、惡心嘔吐、水腫,當冠狀動脈病變達到一定程度后會引起心肌功能減退,心排血量降低[2-3]。普順華等[4]報道,沙庫巴曲纈沙坦聯合曲美他嗪治療可有效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臨床癥狀。為探討琥珀酸美托洛爾聯合沙庫巴曲纈沙坦治療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臨床療效及對患者腦鈉肽前體(NT-proBNP)、超敏C反應蛋白(hs-CRP)、心功能的影響,本研究選取86例患者進行了治療觀察,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由冠心病所導致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86例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符合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相關診斷標準[5],合并有冠心??;簽署治療研究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合并嚴重肝腎功能障礙患者;合并腫瘤患者;存在嚴重神經功能障礙患者;妊娠期或哺乳期患者;對本研究所用藥物過敏患者。采用隨機數字法將納入研究的患者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每組43例。研究組患者男28例、女15例;年齡36~77歲,平均(42.84±5.04)歲。對照組患者男25例、女18例;年齡33~78歲,平均(42.33±5.02)歲。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根據慢性心力衰竭診療指南[6]給予常規對癥治療:口服琥珀酸美托洛爾(阿斯利康制藥有限公司,J20100098),初始劑量為23.75 mg/次,1次/d;之后根據患者病情變化及耐受情況增加藥物劑量至50 mg/次,2次/d,每日最大劑量<1.4 g。
1.2.2 研究組 在對照組患者治療的基礎上,口服沙庫巴曲纈沙坦(北京諾華制藥有限公司,J20190002),初始劑量50 mg/次,2次/d;之后根據患者耐受情況增加劑量,每2~4周增加1倍,目標劑量為200 mg/次,2次/d。兩組患者均持續治療10周。
1.3 觀察指標
1.3.1 臨床療效 治療10周后參照文獻[7]評定。顯效:患者臨床癥狀完全消失,心功能改善等級≥2級;有效:患者臨床癥狀部分改善,心功能分級改善1級;無效:患者臨床癥狀與心功能分級無改善,甚至惡化。
1.3.2 血清NT-proBNP、hs-CRP水平 治療前、治療10周后分別采兩組患者外周靜脈血,3 000 r/min離心15 min,分離血清,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NT-proBNP、hs-CRP水平。試劑盒購自福州邁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嚴格按試劑使用說明操作。
1.3.3 心功能 檢測比較兩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數(LVEF)、每搏輸出量(SV)、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LVEDD)及左心室收縮末期內徑(LVESD)。患者左側臥位,平靜呼吸狀態下,采用飛利浦IE33型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荷蘭飛利浦公司),s5-1探頭,頻率1.0~5.0 MHz,連續采集3個心動周期圖像,采用simpson雙平面法測定LVEF、SV、LVEDD及LVESD。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兩組間均數比較采用t檢驗,同組治療前后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等級資料比較采用秩和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10周后,研究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比較 (n)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血清NT-proBNP、hs-CRP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血清NT-proBNP、hs-CRP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10周后,研究組患者的血清NT-proBNP、hs-CRP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血清NT-proBNP、hs-CRP水平比較 (n,x±s)
2.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心功能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LVEF、SV、LVEDD、LVESD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10周后,研究組患者的LVEF、SV高于對照組,LVEDD、LVESD小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心功能指標比較 (n,x±s)

續表3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臨床常見心血管疾病之一,是各種心血管疾病發展至終末階段所出現的一種臨床綜合征。近年來,我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發病率居高不下,嚴重危害著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
為探討琥珀酸美托洛爾聯合沙庫巴曲纈沙坦治療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臨床療效及對患者腦鈉肽前體(NT-proBNP)、超敏C反應蛋白(hs-CRP)、心功能的影響,本研究將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患者給予琥珀酸美托洛爾治療,研究組患者給予琥珀酸美托洛爾聯合沙庫巴曲纈沙坦治療。結果顯示,治療10周后研究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提示琥珀酸美托洛爾聯合沙庫巴曲纈沙坦治療可有效改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臨床癥狀,提高臨床治療效果,與文獻[8-9]報道的結果相似。
心力衰竭患者心肌細胞受到刺激,會產生含有134個氨基酸的B型利鈉肽原前體,后者在酶切作用下裂解為無活性的NT-proBNP,而血清NT-proBNP水平可作為評估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血清標志物[8]。hs-CRP是由肝細胞所產生的特殊蛋白,正常情況下人體hs-CRP水平較低,但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出現應激性升高[9-10]。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10周后,研究組患者的血清NT-proBNP、hs-CRP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研究組患者的LVEF、SV高于對照組,LVEDD、LVESD小于對照組,提示琥珀酸美托洛爾聯合沙庫巴曲纈沙坦治療可有效改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沙庫巴曲纈沙坦由腦啡肽酶抑制劑與血管緊張素受體阻滯劑共同構成,具有雙重抑制神經內分泌的作用,能抑制心肌纖維化與心肌肥大,降低醛固酮水平,可逆化心肌重塑,改善心臟舒張期充盈狀況,降低心臟負擔,減少NT-proBNP、hs-CRP分泌[13]。沙庫巴曲纈沙坦在拮抗血管緊張素Ⅱ受體的同時還可有效抑制腦啡肽酶,通過提高利鈉肽及腎上腺髓質激素水平發揮利尿作用,此外還可擴張血管降低血壓水平,從而減輕心臟負擔、改善心功能[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