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金雨 (廈門新長誠鋼構工程有限公司,福建 廈門 361000)
在現代城市建筑中,超高層建筑的建設越來越多,其中絕大部分超高層建筑采用“外框內筒”的混合結構,而鋼框架-鋼筋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結構正是其中的典型,該結構體系的外框架鋼結構主要分別承受橫和豎向力的荷載,側向力的荷載則主要由內筒框架承擔。外圍的鋼框架在自身平面內一般為剛接框架,有時從經濟性和易施工性考慮也可為較接,但柱子必須是貫通的,本文將著重介紹此結構體系外框架鋼結構的安裝工藝。
鋼材本身具有堅固耐用的特性,在鋼結構施工過程當中,它的特點主要表現在結構復雜而且體量大,鋼材是一體成型的,它不同于混凝土澆筑,可以在施工現場直接成型,這樣的特點給安裝提出了更嚴的要求,尤其是在超高層建筑外框架鋼結構安裝上,一定要采取合適的安裝工藝才能滿足設計的相關標準和要求。由于鋼材的特性,它受溫度的影響比較大,隨著溫差的改變,鋼材的整體密度也會隨之改變,故鋼結構施工對安裝的精度要求比較高,相應的要有符合結構特點的施工方法,同時影響安裝精度的還有其他許多因素,如測量的準確性,特別是高空測量,誤差的大小影響著鋼結構施工的精度。焊接的影響同樣不可小視,超高層建筑外框架鋼結構的鋼柱和鋼梁連接往往采用栓焊連接方式,在焊接過程中,如果焊接技術不過關,或者說焊接不專業,就會直接導致接頭連接的質量不過關,甚至會影響鋼梁結構變形的發生。就鋼結構施工本身而言,工程施工的作業程序多、質量要求高,需要協調的不確定性因素較多,既有客觀因素,也有人為因素。因此,以上特點都要求高度重視安裝工藝的制定和實施,才能圓滿完成超高層建筑的建設任務。如圖1所示,展示了超高建筑外框架鋼結構的整體效果圖。

圖1 超高層建筑外框架鋼結構整體效果圖
超高層建筑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網垂直傳遞距離長,測站轉換多,易形成測量累積誤差,當測量累積誤差大時會影響建筑功能的正常發揮,測量的精度也受測量儀器精度、測量人員技術水平、建筑特征和施工環境的綜合影響,作業過程中都應嚴格管控。
柱腳錨栓的預埋質量將直接影響整個鋼結構工程的施工質量,因此,應先嚴格按照設計軸線及標高進行施工定位,澆筑混凝土前,應再次復核確認錨栓位置的正確性,并在螺紋上涂上黃油和包上油紙,外面套上鋼管,以防止在澆筑混凝土過程中損傷錨栓。
高強度螺栓施工工序多,質量要求較高,作業前應保證摩擦面和螺栓不得有水及其他污染,摩擦面處的毛刺、飛邊、氧化鐵皮等都應用電動角磨機刷除,安裝過程中也應嚴格按照初擰、終擰工序來做,保證安裝質量,否則將造成接頭松動,影響可靠性。
超高層鋼結構建筑中一般采用厚板材料,構件和節點設計比較復雜,甚至經常出現構造復雜的格構組合異形截面,因此對焊接工藝提出了一系列挑戰,如無法有效管控作業過程,可能發生以下焊接問題:①厚板焊后冷裂紋傾向大;②焊后母材易發生層狀撕裂;③構件構造復雜,焊接難度大。
超高層建筑外框架鋼結構安裝工藝要考慮各種因素,根據現場實際情況,詳細的分析和研究建筑工程的結構特點,考慮各種不利因素,如技術的原因、工程造價的限制以及周圍環境的影響等,都是施工時所要考慮的問題。具體的超高層建筑外框架鋼結構安裝工藝有以下幾個方面。
超高層的測量主要有兩個特點,一是技術難度大,精度要求高;二是影響因素多。目前國內外通用的測量方法一般都是采用GPS定位技術,相比傳統的測量技術,它的優勢在于觀測點之間不要求相互通視,并且測量網圖形結構比較簡單靈活,測點選擇工作更加簡單,極大地突破了傳統測量技術的局限性,從而保證超高層建筑外框架鋼結構的測量數據更加精準。
鋼柱吊裝主要有四步,一是復核鋼柱的軸線間距、基面標高、地腳螺栓的位置等信息,調整錨栓桿下螺帽位置,并備好墊鐵塊;二是吊裝鋼柱之前,在鋼柱上安裝登高梯并加以固定,然后緩慢吊起鋼柱,至鋼柱處于垂直狀態后緩慢下落,使錨栓孔對準錨栓桿,并確保鋼柱軸線對準十字線,再繼續下落到設計標高位置上;三是通過纜風繩上的倒鏈對鋼柱垂直度進行調節,鋼柱校正完畢后擰緊錨栓,收緊纜風繩;四是將柱腳墊鐵塊與柱底板點焊固定,然后移交下道工序施工。
鋼梁吊裝主要有四步,一是吊裝前的檢查,對鋼梁定位軸線、標高、長度、截面尺寸、螺栓孔數量及大小等進行全面復核后才能開始吊裝;二是當鋼梁到達安裝位置時,要利用鋼梁兩端的溜繩,將其慢慢對準鋼柱的牛腿腹板,穿入沖釘與安裝螺栓進行臨時固定,同時將梁兩端打緊校正,確保每個節點上安裝的螺栓不少于安裝總數孔的1∕3;三是調節梁兩端的焊接坡口間隙,達到設計和規范規定后,擰緊安裝螺栓,并將安全繩連通到兩邊的鋼柱上;四是鋼梁安裝后與鋼柱形成穩定的空間單元時,同時對鋼柱與鋼梁的安裝精度進行復核,復核合格后,終擰各節點上的安裝螺栓。
當鋼柱、鋼梁“吊裝就位”形成穩定結構單元后,才能開始安裝高強螺栓,螺栓穿入方向以施工方便為準,每個節點應整齊一致。高強螺栓的緊固必須分兩次進行,第一次為初擰,初擰緊固到螺栓標準軸力(即設計預拉力)的60%~80%,第二次為終擰,扭剪型高強度螺栓終擰以梅花卡頭擰掉為準,不準遺漏。初擰完畢的螺栓,應做好標記以供確認,為防止漏擰,當天安裝的螺栓應當天完成終擰,初擰和終擰時都應從螺栓群的中間向四周對稱擴散。
在超高層建筑外框架鋼結構中,現場焊接的節點一般都是厚板材料(25mm~100mm,甚至更大),而厚板焊接存在較多的不確定因素,對焊接技術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要做好焊接節點的焊前準備工作,做好防風防雨措施,做好焊接保溫和加熱準備;二是控制焊接溫度,較大焊縫的焊接極易造成較大的焊接變形和焊接應力,因此,必須嚴格按照焊接工藝評定的焊接順序和方法進行焊接作業,其中焊前預熱、焊接過程層間溫度控制、焊縫后熱與保溫是保證焊接質量的關鍵,為保證溫度控制的精度,一般采用電腦控制的電加熱系統;三是焊接方法的選擇,焊縫應采取薄層、多道的方式進行焊接,每層、每道焊縫的焊道接頭錯開50mm,避免焊縫缺陷集中。
在超高層建筑施工中,鋼結構安裝是常見的施工方式,它在便捷性與安全性方面都有不錯的表現,同時也要秉承鋼結構的特點并在施工難點上下功夫,如鋼結構的結構類型復雜化、構件異型化等都是對安裝工藝的一種考驗。超高層建筑外框架鋼結構安裝一般采用鋼結構測量、鋼構件吊裝、高強螺栓安裝和現場焊接等安裝工藝。因此,在施工過程當中要重點關注這些安裝工藝存在的疑難問題,對這些疑難問題進行提前判斷和預防,這對工程的整體進展肯定是一種有力的保障,同時也消除了超高層建筑外框架鋼結構施工過程中存在的安全隱患。本文是對超高層建筑外框架鋼結構安裝工藝的一些經驗總結,希望能夠借此拋磚引玉,激發鋼結構的同行們思考,提高超高層建筑外框架鋼結構安裝的工藝水平,使得超高層建筑外框架鋼結構的安裝更加安全與可靠,質量也能得到更好的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