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冰
摘 要:大學新生入學教育是高校為實現立德樹人的一項重要工作,做好“00后”的入學教育是當下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關鍵點。“00后”熱愛祖國、懂得知足常樂、個性發展,但是缺乏堅定信念、集體觀念、奮斗精神和強大的內心。目前,大多高校在入學教育中存在層次性、主體性、針對性較差的問題,應當全面統籌教育目標、合理規劃教育內容,大力發展互動體驗、注重落實學生主體,堅持強化分類指導、加快加強內容創新,科學提高隊伍素質、加強職業化專業化。
關鍵詞:“00后”;大學新生;入學教育
大學新生入學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第一環。良好的入學教育可以很好地幫助新生適應大學的學習方法、生活節奏、人際關系,完成身份轉換。隨著“00后”帶著新鮮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走進大學,過去所采用的入學教育方式已無法達到良好的效果。因此,深入剖析“00后”大學新生的特點,探究如何開展有效的入學教育已成為一個重要課題。
1 “00后”大學新生特點
1.1 熱愛祖國,對社會發展有期待,但缺乏堅定信念
“00后”一代成長在中國飛速發展時期,經歷的是生活穩定、物資充足的時代,到了大學,恰逢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脫貧的偉大歷史節點,這使他們對于國家的發展充滿期待、滿懷信心,十分認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但是,由于這一代人普遍缺乏對黨史、國史、改革開放史等的深入了解,加之受信息時代的影響,容易為“小道消息”“博主大V”“西方媒體”所煽動,導致“00后”普遍缺乏堅定的立場和信念,容易被西方價值觀影響。
1.2 自我意識強烈,追求個性化發展,但缺乏集體觀念
在當今的社會大環境下,很多小眾興趣也都能成為職業,很多個性技能都能得到良性發展,社會包容性越來越強,直播帶貨、網絡編輯、時尚攝影、電競等行業蓬勃發展。因此“00后”大多個性鮮明,追求自己的獨特“標簽”,十分關注個人的價值。但是,由于自我意識和個性化的野蠻生長,“00后”習慣將自己的需求和體驗擺在首位,較少考慮他人、班級、學校、社會,隨之而來的是共享意識、集體觀念乃至家國情懷的缺失。
1.3 崇尚“佛系”,懂得知足常樂,但缺乏奮斗精神
“佛系”兩個字貫穿“00后”這一代人的成長,他們物質得到滿足、個性自由發展、精神世界豐沛,加之如今本科率不斷攀升,大學畢業后多數人也可以較好的謀生,因此這一代人普遍崇尚不爭不搶、順其自然的價值態度,在工作中、學習中、生活中經常表現為滿足現狀。但是,長期安于現狀,容易引發享樂主義,多數“00后”存在不想進步、不愿奮斗、不敢爭取、不能吃苦的問題。
1.4 追求理想化世界,樂于接觸新鮮事物,但缺乏強大內心
“00后”多數沒有經歷過苦難,在成長過程中也沒有遭遇過挫折和打擊,因此對于世界的想象往往過于理想化,對真實社會了解甚少,大多存在完美主義。這一代人接觸大千世界的機會大大增加,因此他們更愿意嘗試新鮮的東西,不守舊、不排外。但是,現實世界中,他們心理素質較弱,缺乏強大的內心來支撐前行,往往因為學習的壓力、社交的不順、戀愛的困境、社會的負面事件等理想與現實的差距問題而遭受打擊,難以自我調節。
2 當前高校入學教育存在的問題
2.1 欠缺內容的層次性
新生入學教育的目標有幫助新生了解大學、適應大學、認識自我、健康成長等。內容也較為廣泛,涵蓋思想理論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學科教育、生活教育等。這些豐富的教育目標和內容應當循序漸進的開展,例如,在剛報到時,應當幫助新生了解學校的位置、周邊設施、安全自救措施、學校歷史等內容;熟悉一段時間后,應當幫助新生了解專業學習、心理健康等知識。當個體進入一個新環境時,他的需求一定是從低級慢慢到高級,因此教育內容應當根據學生需求,進行層次化安排。但是,目前多數高校都是把內容一股腦地涌給學生,或者是把需要開展的內容和教師列一下,根據教師的時間來安排內容,不考慮層層遞進,因此效果大打折扣。
2.2 忽視學生的主體性
新生入學教育應當遵循主體性原則,強調學生主動學習、自我改造過程中的能動性和創造性,即新生必須是主體,教師只發揮主導性作用。新生入學后,對于學校的期待處于較高閾值,學校應當在這樣的利好前提下,端正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態度,通過豐富的內容、多樣的形式,來充分調動他們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自己發展、主動發展。反觀現實,大多數高校只是把學生主體性地位掛在嘴邊,卻依然采取開會、報告、講座的形式,形式單一、內容枯燥,結果往往是教師在臺上灌輸,而學生各做各的事。隨著新生主體地位被忽視,大多數新生會產生厭煩、逃避心理,對于僵化的入學教育提不起興趣,對于學校的期望值降低,主觀能動性也減弱。長此以往,新生入學教育及日后其他教育教學內容都很難再有吸引力和良好效果。
2.3 缺乏“00后”的針對性
當下的新生,都是成長在物質充足和精神豐沛的時代,他們自我意識強烈,追求個性化發展,樂于接觸新鮮事物,內在需求差異性較大,這都是鮮明的時代烙印。針對“00后”的入學教育,應當是在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專業學習教育等常規內容之外,針對新時代的學生特點,開展一系列滿足新生個性化需求的教育,有針對性地給每一類群體、每一個個體解答困惑。但是,當前多數高校總體上缺乏創新性和針對性,由于師資力量不足等原因,也為了省時省力,往往只進行表面工作,采用的內容較為陳舊,選取的模式也是過去的定式,十年前針對“90后”的入學教育內容現在還在沿用。沒有真正針對“00后”所制定的策略,就無法激起“00后”的共鳴,導致入學教育效果較差。
3 “00后”新生入學教育的實施對策
入學教育的具體對策必須緊扣高校“立德樹人”的根本。根據前文提到“00后”自我意識強烈、“佛系”、追求理想化世界等特點,以及缺乏堅定信念、集體觀念、奮斗精神、強大內心等問題,需要制定全方位、立體化、多層次的入學教育實施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