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敏 孫禮輝 何興旺


摘 要:從“1+X”證書制度的內涵出發,依據目前電子商務專業“起步晚發展快”的矛盾、人才培養目標相對滯后、企業參與度不高等現實問題,剖析高職電子商務專業依托“1+X”證書制度的發展趨勢,提出“1+X”證書制度下電商專業建設的實施對策。
關鍵詞:高職院校;“1+X”證書制度;電子商務;專業建設
0 引言
高等職業教育作為培養技術技能人才的重要陣地,近幾年,國家在推進高等職業教育改革方面出臺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簡稱《方案》)為高職教育的改革提供了思路。各高職院校也在紛紛探索培養適應社會需求的工匠型技術技能人才的舉措?!斗桨浮分兄该髁恕?+X”(即“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證書制度的具體落地要求,規范了“1+X”證書制度與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銜接要求。為有效推進“1+X”證書制度的實施,《方案》提出各省市可根據實際情況建立若干試點院校,通過試點院校的推進實施,發現并解決瓶頸點,使該項制度逐步擴大至其他院校,真正做實做細。同時,為真正體現培養適應市場需求的工匠人才,“1+X”證書培訓與課堂教學相互結合,根據市場行業要求及時調整人才培養課程體系,保障課程體系的前瞻性。通過提前組織教學團隊、優化課程內容、創新教學模式、推進教學改革、推進教學實施等措施,真正體現“1+X”證書制度的成效,做到培養一大批高素質的技術技能專業人才。同時,在“1+X”證書制度的實施中,還應認清“1”和“X”的內在關聯,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依據職業教育專業教學標準要求,加強院校、實習實訓企業、培訓評價機構等的聯系合作,將“X”證書培訓內容與專業人才培養體系結合起來,適應市場經濟的轉型發展,培養出一大批人盡其才的高質量專業工匠人才??梢哉f,“1+X”證書制度是高等職業院校實現精細化改革的有力抓手?;诖?,以高職院校電子商務專業為研究對象,結合目前電商專業發展的現狀,探討“1+X”證書制度對電商專業建設的影響,并進一步提出“1+X”證書制度下高職電子商務專業建設對策。
1 電子商務專業發展問題分析
依據2020年全球電子商務大會發布的《中國電子商務發展報告2019-2020》顯示,2019年全年,中國電子商務累計交易額為34.81萬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6.7%。電子商務市場前景廣闊,已成為全國高職院校優先發展的專業。以安徽省為例,截至2019年底,安徽省高職高專院校共有74所,其中55所開設有電子商務專業,占高職院校的比例為74.3%,是開設比例最高的專業。安徽的優質校、骨干校、示范校、雙高校,電子商務專業均作為優先重點建設發展專業,帶動其他專業的建設。
1.1 專業發展不夠“強”
電子商務專業綜合交叉性強,融合了計算機技術、國際貿易、市場營銷、外語等專業課程,學科體系交叉復雜,導致電子商務較難精細化發展。與其他專業相比,并不是一個“強”專業。一方面,專業辦學歷史短,中國電子商務教育可追溯到1998年,專業辦學歷史僅20余年,專業積淀不夠,理論體系不夠完善,且理論體系受經濟發展的影響,變化較快;另一方面,電子商務專業方向較為分散,平均到每個專業方向的師資、資源都相對薄弱。
1.2 人才培養目標設置滯后
高職院校電子商務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定位、課程體系設置大多青睞于培養網店運營、信息技術、市場營銷、美工等方向,在實際崗位,專業能力不夠精準,競爭力度不高,企業接受度較低。從電子商務發展進程來看,崗位核心能力不斷變化,從客服、美工到網店運營到目前的直播、內容營銷,行業需求依托社會發展變化快。專業人才培養又有一定的周期,因此人才培養目標較行業發展相對滯后。
1.3 合作企業參與高職教育的程度低
高職院校合作的校外實習單位是保障學生技能鍛煉的重要環節。目前,實習單位的專家由于各種不可抗力因素,能有效參與到高職院校一線教學實踐中的比例較低。有的僅僅是做培訓講座,時間短,指導學生的實踐效果差。加之電商企業的商業機密等因素,電商專業學生到企業頂崗實習時,大部分都是從事基層售前、售后客服工作,無法真正全方位了解電商運營的核心內容。除了與合作企業的少量“訂單班”外,合作企業較少關注電商人才培養的有效度,造成一種尷尬的局面:即一方面“企業冷淡”,另一方面學校“學習高漲”。這種校內外的差別直接造成學校的人才培養定位與課程標準等滯后于行業發展,培養的人才不能很好地貼合市場需求,影響畢業生的就業質量與就業率。
2 依托“1+X”證書制度的高職電商專業建設思路
《方案》中明確要求各高職院校應將“1+X”證書制度作為職業教育體制改革的基本制度,是國家大力支持發展中國特色職業教育模式的制度創新。“1+X”證書制度的實施,有力助推職業院校各項制度改革發展?;凇?+X”證書制度的基本思想,高職院校電子商務專業建設思路的體現點主要有如下內容。
2.1 加快人才培養目標的更新
促進高等職業院校進一步與市場行業需求接軌,建設適應經濟發展常態的電子商務專業,助推高職院校理順改革方向。根據社會經濟的發展需求,及時調整電商專業人才培養體系,做到在電商專業課程體系中能有效地將“1+X”證書培訓體系內容融合進來。電商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術技能相互融通,培養學生既有扎實專業知識,又有一定的技術技能,培養“知電商、善溝通、懂運營、會管理”的復合型電商工匠人才。
2.2 創新課程體系
傳統的考證模式在高校發展過程中一直占有較高比重,這一點在高職院校中尤為突出。部分高職院校為提高學生技能,增加就業籌碼,對傳統考級考證較為依賴。以電子商務專業來說,院校除了要求獲得學歷證書外,還出臺措施鼓勵學生考取各等級電子商務師證書等,甚至將考證的培訓內容融入人才培養體系和授課內容中,這種片面追求證書的模式,導致學生接受過多的碎片化知識,難以全面掌握電子商務專業系統的知識體系。而《方案》中明確的“1+X”證書與傳統考證出發點與落腳點存在根本區別。高職院校在落實“1+X”證書制度的過程中,根據電商行業服務對接范圍與行業發展需求,明確專業人才培養定位,選擇合適的“X”證書培訓考核,專業課程體系將專業基礎理論知識、技能操作、“X”證書內容有機銜接,真正實現校內外理實一體化的課程體系目標。學生既能有扎實的電商專業理論功底,又能掌握專業實踐技能,還能取得認可的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提升綜合專業技術技能素質,培養技術技能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