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言
現在的日本民眾,將注意力逐步轉移到8月24日到9月5日的殘奧會,期待享受一場新的體育盛宴。剛剛過去的東京奧運會上,日本獲得了本國有史以來最多的獎牌,盡管民眾不能去體育場館觀看比賽,但大部分人看了電視直播。有些時候,看直播比去現場更能讓人體味到運動會的緊張而快樂的氣氛。
用一場體育盛會來改變民眾的感覺,政治家深諳此道。
7月23日奧運會開幕時,東京一地一天新增的新冠感染人數為1359人,8月5日增加到一天5042人,到8月8日閉幕時依然能出現4066名新患者。疫情在奧運會期間不僅沒有得到控制,反而患者人數成倍地增加,讓東京的醫療隨時有可能崩潰。
但菅義偉首相對奧運會、對控制疫情的樂觀情緒,一點沒變。在每天確診人數達四五千人、普通民眾只能居家觀戰的時候,菅數次想親赴運動場為日本體育健兒鼓氣。最后考慮再三,覺得讓民眾謹慎外出,自己興師動眾去體育場館觀看比賽,與自己對民眾的要求、民眾的感覺相差太遠,他才未成行。
近代日本官府,一直喜歡用一種毫無根據的樂觀態度去處理問題。比如,堅信能夠打敗大清帝國、戰勝沙俄帝國,在面對工業生產能力百倍于日本的美國時,也敢通過偷襲的方式挑起日美戰爭。確實,日本取得了對清、俄的勝利,在對美戰爭中也有數月時間占了一點便宜。
面對新冠疫情,菅一直堅信能壓制住,在一天的確診人數還有數百的時候,便已宣布在全國推行外出旅游、外出餐飲的促銷計劃。在專家反復進言,預測東京開奧運期間會有數千人染上新冠病毒,大臣明里暗里話中帶話地建議取消奧運會的時候,菅巋然不動,堅定地要奧運會召開下去。
確實,從奧運會場不斷傳來日本運動員取得金牌的消息,街面上盡管看不到熱烈的慶祝活動,但畢竟太多的日本家庭,從奧運會中感覺到了某種久違的喜悅。對于菅力排眾議決定舉辦奧運會,民調的結果是,56%的受訪人認為開東京奧運會“很好”,只有32%的人持否定態度。
菅太想將這種喜悅轉變成消費的擴大,以及對內閣的支持。但媒體的調查也給出了另外一組數字:菅內閣的支持率為28%,自去年9月成立內閣后,首次跌破三成,而不支持率則為53%。從民調結果看,菅內閣基本上到了該辭職的時候了。
在感受奧運會喜悅的同時,民眾對菅內閣抗疫不力、日本經濟愈發疲軟,非常不滿,對國家前景的預期沒有因為奧運會上獲得了較多的金牌而樂觀起來。在殘奧會之后,輪到日本大選、自民黨總裁選舉上演。弱小的在野黨,能夠在選舉中獲得局部的勝利,但完全不能實現政權的交替。自民黨內部對菅不滿的人很多,但奧運會前后,黨內靜得掉到地上一根針都能讓全黨嚇一大跳,無人敢挑戰弱不禁風的菅義偉。
菅愈發樂觀了起來,似乎已經在日本政界天下無敵手。疫情依舊在日本蔓延,疫苗的接種照舊遲緩,安倍時代還幻想過特效藥,菅時代連特效藥也不考慮了。面對這樣的內閣,日本輿論愈發悲觀起來,到殘奧會召開前,想找一些明亮的話題做點報道,但幾乎什么也找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