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佳慧


從三伏酷暑到秋老虎,持續的高溫難免讓古城里的人感到燥熱。但越是高溫,越是要注意生產生活的安全保護。
安全治理一直是不少老城區的難題。在姑蘇古城西北部,轄區老舊小區、城中村眾多,外來人口流動性大的虎丘街道也同樣面對著安全基礎薄弱的問題。為此,虎丘街道以“心防”“人防”“技防”“三防”齊下,牢固筑就了一道轄區安全防線。
“知”“行”合一,筑安全“心防”
盡管氣溫時不時飆升至35℃,古城的街巷也變得行人稀少,但若仔細觀察,社區宣傳欄、戶外大屏、LED電子顯示屏、櫥窗內,安全生產宣傳教育一樣都沒少,相關的宣傳活動更沒有因為氣溫而停下“腳步”。
“我們在逃出火場時,要彎腰前行,濃煙是從上往下擴散的,越靠近地面的地方濃煙越稀薄。”在虎丘街道安全教育校園宣講課上,虎丘街道安監辦消防人員正在一邊講解一邊做著示范動作。這也是定期出現在街道轄區內學校、單位的場景。
為樹立居民安全意識,虎丘街道堅持宣傳引導,今年,街道除了采用發放宣傳手冊、懸掛橫幅標語等方式外,還結合轄區特點開展安全教育宣講課,為轄區孤寡老人張貼“關水、關電、關煤氣”的安全“三關”貼,并開展安全教育VR體驗活動。這一系列的活動讓安全教育真正走進了企業、校園和社區。
“紙上得來終覺淺”,虎丘街道深知,要想絕知“安全此事”還是要“躬行”。為此,街道先后與轄區西園加油站、名城綜藝大廈、虎丘婚紗城等開展消防安全演練,在社區開展消防技能小競賽。正是安全宣傳的“知”與“行”合一,筑牢了轄區居民的安全“心防之傘”。
“治”“查”相輔,造安全“人防”
烈日炎炎下,行動的不只是宣講人員,持續的整治行動也保證著虎丘居民度過了一個安全無憂的盛夏。據了解,7月以來,僅街道城中村整治就已累次出動640余人次,查處防盜窗35扇,查扣煤氣罐83個,查封14處無證經營,暫扣婚紗加工機器116臺、婚紗輔料331卷,整治電動車違規停放充電4處。
今年,虎丘街道持續深入開展“331”、20個重點行業領域專項整治,街道“331”機制辦、綜合執法大隊、消防、派出所等多部門聯合,每日深入轄區背街小巷和城中村,開展聯合整治行動。截至目前,已出動人員2960人次,暫扣煤氣罐365個,拆除防盜窗259扇,整治電動自行車違規停放、充電113處,查封無證違法經營場所68處,暫扣機器206臺,輔料1384卷。結合“靚麗姑蘇”違建治理和“凈美街巷”百日行動,街道開展大掃除140余次,出動人員2925人次,涉及19個社區(村),清運垃圾950.8噸,拆除水泥臺445處,街巷內私搭亂建155處,面積達914.5平方米。
在構筑安全“人防”上,虎丘街道還有自己的法寶——“1+2+3+4”工作機制。它以勞動里為1個示范點,每天必保2小時巡查,同時實施街巷“ABC”3級管控,穿針引線地把執法隊員、市容員、保潔員、網格員4類人員編織成一個強大的組織網絡,由此推進人員力量下沉,開展巡查,形成長效管理。正是整治與巡查相輔相成,搭起了虎丘街道安全“人防之墻”。
“點”“面”結合,建安全“技防”
家住皮匠巷的胡老伯最近在家里裝上了電氣火災報警器、燃氣報警器和煙感報警器。這些設備還接入了系統后端,一旦燃氣、電線溫度、煙霧異常,設備馬上就會自動“報警”,讓他大感安心。“以前睡覺前家里每個地方都檢查一遍,還有些提心吊膽,現在可以安心睡覺了,感謝街道。”胡老伯笑著說。而居民的這份安心,都要歸功于虎丘街道智能安防系統的建設。
虎丘街道工作人員揭秘了系統的高科技奧秘:在為轄區孤寡老人居住房屋安裝電氣火災報警器、燃氣報警器和煙感報警器后,設在隱患區域的監測終端設備會利用物聯網大數據,對終端報警器傳來的異常數據進行記錄、問題追蹤和數據分析。虎丘街道設有茶花、山塘、新莊3個區域消防站,其中每個區域消防站都配備微型消防車,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同時轄區又配備18個社區微型消防站,實現消防建設的成體系、全覆蓋,通過與智能安防系統連接,“點”“面”結合,建起虎丘街道安全“技防之網”。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虎丘與山塘更是姑蘇文化與古城繁華的見證地。今天,虎丘山下風雅依舊,虎丘街道構建的這道“三防”齊下的安全防線,也正在牢固保障著人們在這里安居樂業的最美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