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圖 李舒瑜
深圳市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組織2000多名各級人大代表走進基層,在十大活動中展示先行示范征程中人大代表的智慧和擔當,推動解決400多個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受到廣泛好評。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也是新一屆深圳市人大代表履職的第一年。本屆代表活動月以“學習黨史知使命 為民履職做示范”為主題,開展視察、調研、民生專項監督、代表進站履職等十大活動,引導廣大人大代表把黨史學習教育同為民履職結合起來。
市、區人大常委會領導率先垂范、帶頭履職。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駱文智來到寶安區石巖街道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宣講基地,給全市四級人大代表和基層人大工作者講黨史學習教育專題黨課,宣講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他還以普通人大代表的身份參加視察調研、進站履職等活動10余次。市人大常委會班子成員也分赴各區開展講專題黨課活動,開展視察調研、參加代表議事會等活動20余場次。
在市、區人大常委會領導的帶領下,全市各級人大代表紛紛行動起來,全市各代表之家、聯絡站組織開展講專題黨課活動上百次,參與代表和群眾上千人次,在全社會營造黨史學習教育的濃厚氛圍。
黨史學習活動形式多樣,羅湖區人大常委會組織開展快閃唱紅歌頌黨恩、百年黨史知識巡講巡展等活動,龍華區人大常委會以“永遠跟黨走”為主題舉辦人大代表書畫作品展,鹽田區人大常委會組織人大代表參觀紅色教育基地等系列活動,引導代表了和廣大群眾了解黨的發展歷史,感受黨的輝煌歷程,從黨史中汲取前進的力量。
“‘把脈’群眾生活,‘問診’群眾需求,把發展短板找出來,把民生問題問出來,這是我們人大代表的使命!”市人大代表李雙雙在深圳人大代表活動月倡議書中的一段話,說出了很多代表的心聲。
人大代表來自人民,為群眾辦實事是代表的職責所在,也是本次代表活動月的“重頭戲”。按照市人大常委會“每人至少進站1次、網上平臺輪值1天、領辦民生實事1件”的“三個一”倡議,共有3500多人次各級人大代表通過“線上+線下”兩種形式,走進遍布全市的代表之家、代表社區聯絡站和代表聯系點,接訪群眾超過一萬人次,推動400多件民生熱點難點問題解決。
南山實驗教育集團園丁學校與中山公園東門間人行天橋夜晚照明昏暗、雨天路面濕滑,晚上行走還真不安全。針對接訪中轄區群眾反映的問題,劉振、鄭春雨等市人大代表聯系城管、交警等部門,組織開展聯合視察,提出路燈和路面改造的方案,改造工程將于近期完工。代表們并沒有止步于此,與有關部門一起排查出南山區還有20座人行天橋存在燈光不足問題,推動有關部門制定改造方案,將在一個月內完成照明系統改造,讓群眾出行更安全。
群眾的事,大家商量著辦。坪山區坑梓社區人大代表聯絡站組織“代表議事會”活動,圍繞人大代表接訪中收集到的交通、環境等多個熱點問題,人大代表、政府有關職能部門工作人員以及社區居民齊聚一堂,共同商討解決之道。根據大家商討的方案,光祖北路破損的人行道納入深圳市近期道路小修計劃,田沆水河道部分缺失的河堤立即進場修復,此前施工緩慢的梓興橋加快進度下月就能完工…… 一系列民生熱點難點問題得到“一攬子”解決。
在組織代表進站履職的基礎上,市區人大常委會還開展民生領域的專項監督活動。常委會圍繞民生“七有”和市政府確定的15項民生實事組建專項監督小組,就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職業教育發展、綠道建設、食品安全等開展調研視察和執法檢查10多次。各區人大常委會共組織民生領域專題調研視察等活動100多次,約見機關負責人11次,推動民生實事落地落實。
“人大+”多方聯動監督、代表履職積分登記制、干部任后履職監督、選民代表會議制度……
作為代表活動月的重要活動之一,深圳市第三屆基層人大創新案例交流推進會近日在坪山區舉行,一批深圳各區先行探索的基層人大創新案例在會上“曬”出來,展示創新成果,分享創新經驗。大家發現,不少創新案例通過交流推進會的相互交流、相互促進,形成了“升級版”。

深圳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駱文智一行聽取市第三屆基層人大創新案例講解
比如,民生實事票決制是深圳市基層人大前幾年的重要創新之一,目前已在全省推廣。在此基礎上,福田區不斷完善工作機制,推出民生實事票決制的2.0版本,進一步優化了選題征集和項目票決的過程,將民生實事完成率和滿意率將納入考核,通過 “福田人大i履職”系統開展線上監督,推動票決民生項目落到實處、取得實效。
深圳基層人大的創新,還體現在履職平臺的不斷豐富。代表活動月期間,人大代表綠色產業聯系點和生物醫藥專業聯系點逐步啟用,全市新增人大代表之家9個、人大代表社區聯絡站1個、人大代表聯系點1個,代表履職陣地得到加強,為代表依法履職提供堅強平臺保障。
“以改革創新‘小切口’推動人大工作‘大變化’”,活動月期間,來自全國各地專家學者在點評深圳基層人大創新時認為,深圳的創新為推動人大制度理論研究提供了鮮活的案例,也充分展現了深圳改革創新、先行示范的魅力和魄力,為全省全國提供了可供復制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