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圖 陳 宜
汕頭市龍湖區人大常委會充分發揮人大代表的模范帶頭、監督推動、參加決策和橋梁紐帶作用,通過主題學習、接待群眾、視察調研、幫扶困難戶、戶外宣講等活動方式,讓人大代表更進一步密切聯系選民,有效推動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民生問題,主題活動期間,代表履職更加扎實富有成效。
市、區領導充分發揮作為人大代表的模范帶頭作用。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張麗以市人大代表身份到珠池南山人大代表中心聯絡站接待群眾時,對社區群眾反映的轄區“水浸街”、道路破損老化、沿街樹木管養缺失等問題一一詳細回應,并表示將對涉及市級權限的問題反映給市政府及相關部門,督促早日解決群眾關心的難點問題。市人大代表、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杜懷丹走進金霞街道人大代表中心聯絡站接待選民群眾,逐一聽取和回應選民群眾反映的熱點問題,針對群眾反映的小區區間路崎嶇不平、雜草叢生,影響群眾出行安全等問題,第一時間到現場查看,詳細了解事情具體細節,立即協調市財政局落實15萬元用于該小區區間道路路面的改造。市、區人大代表,區人大常委會主任黃鵬偉在參加珠池街道代表活動時了解到,有重度精神殘疾的社區居民陳某的家庭困難情況后,立即慷慨解囊,自己捐出慰問金,和區人代表一起上門為困難戶送上慰問金和藥品,并仔細詢問其健康和經濟狀況,向其介紹相關幫扶政策,切實為民解憂。

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杜懷丹到代表聯絡站接待群眾并現場調研群眾反映的社區路段問題
活動期間,常委會組織各級人大代表視察龍湖區區域醫共體建設情況,對龍湖區實施固廢法和省固廢條例情況開展執法檢查,視察調研垃圾分類、農村生活垃圾、農業固廢回收和處理以及黑臭水體整治項目開展情況,提出相關代表建議,交區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研究落實。各人大街道工委也按照代表主題活動的要求,組織代表對轄區人居環境建設、水污染防治、疫情防控、醫院建設、醫療廢棄物管理、衛生站標準化建設、美麗鄉村建設和水環境整治、垃圾分類試點工作情況的視察調研和執法檢查。代表們在視察過程中了解到豐華學校足球場坑洼不平、草皮毀壞、沙塵化嚴重等問題后,高度重視,召開座談會獻策獻力,積極與有關部門協調溝通。目前,經多方爭取支持,多渠道籌集資金80萬元,用于豐華學校足球場改造建設,切實解決學校足球場改造建設難題,更好地滿足學校師生及周邊居民的愛好需求。
通過組織代表視察調研、上門走訪、接待群眾等多種方式,廣泛聽取群眾意見,并形成意見建議交區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辦理。活動期間,共收集群眾提出的意見建議68件。
對代表提出的如《關于解決汕充路部分路段破損老化問題的建議》《關于要求完善高鐵附屬路上跨橋路段基礎設施的建議》《加快推進城市基礎設施建設, 抓緊啟動打通金新北路(嵩山—泰山)建設》《關于在陳厝合片配套社區衛生服務站的建議》及群眾反映的下水道堵塞、雨天道路積水、占道停車、部分區域綠化管理缺位、路面破損、部分路段無路燈、沿街樹木缺乏管養等熱點難點問題,代表們都以“區人大代表直通車”的形式提交區人大常委會,著力推動難點問題的解決。同時,為應對疫情防控,減少集中開展活動次數,方便群眾反映意見建議,常委會及各人大街道工委充分利用龍湖人大智慧信息平臺一體機,組織代表開展網上履職活動,“線上線下”同步履職。安排專人及時梳理匯總群眾提出的意見建議,轉交相關部門辦理。主題活動期間,各聯絡站共開展活動81場,進聯絡站活動的各級人大代表一共有243人次,接待選民群眾318人次。常委會根據收集的意見建議內容分門別類,落實政府相關部門辦理,限期答復。目前,已有46件意見建議得到解決。
創新活動形式,全面開展各項服務活動。各人大街道工委除組織代表開展視察調研、接待群眾規定動作外,還積極結合轄區實際及代表工作性質,組織形式多樣的代表服務活動,切實打造代表同人民群眾保持密切聯系的橋梁。
企業屆代表走入環衛工人中,在捐贈防疫物資及消暑藥品的方式形式的同時向環衛工人普及防疫及衛生健康知識,認真聽取他們的工作和生活情況,要求環衛中心及時了解他們的需求并幫助解決,切實讓他們感受到政府的溫暖和關懷。醫護代表走出戶外開展健康知識普及活動,通過“送義診,送健康”志愿服務活動,為居民群眾提供愛心義診、健康咨詢、防疫宣傳和免費防疫物資發放等服務。黨群機關代表以實際行動踐行“碧水韓江,河美龍祥”的環保理念,通過開展巡河和徒步活動,與志愿者一起打撈水面漂浮物、清理河岸垃圾,向沿河群眾宣傳水污染防治知識,進一步提升河道環境面貌。主題活動期間,常委會共組織69.5%以上的各級人大代表參加各類代表履職活動,活動總次數8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