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偉
(集美工業學校,福建 廈門 361022)
近年來,黨中央站在黨和國家全面發展的高度,把職業教育擺在了極其重要又突出的位置,并作出了一系列重大的決策與部署,這標志著職業教育進入了一個新時代?!秶衣殬I教育改革實施方案》《職業技能提升行動方案(2019—2021年)》中明確提出要推動擴大職業院校培訓規模,擴大面向職工、就業群體的培訓市場規模。開展職業培訓也是中等職業學校承擔的主要職能之一。
職業培訓是為了適應社會發展和經濟發展的需求,對需要就業者和在職人員給予培養并提高技能水平、專業素質等方面的教育培訓過程。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教育改革、職業培訓的不斷擴大,職業培訓也成為了我國職業院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職業培訓是全日制課程的重要補充,是學校服務社區的重要窗口,也是學校擴大影響力和知名度的重要窗口。
隨著人們對工作和生活環境要求的日益提升,我國的制冷行業得到快速的發展。尤其位居沿海城市的廈門,對制冷行業從業人員的需求也與日俱增,因此,制冷行業從業人員的專業能力與技能水平的培訓就顯得尤其重要。
我國中等職業學校之前主要精力都放在學歷教育,因此,無論是從培訓師資、培訓場地建設,還是培訓課程設置與建設等方面都未形成規模,與目前職業培訓需求所要求的質量、數量相比,還存在著很大的差距。而且,中等職業學校投入在職業技能培訓上的支出更是與學歷教育無法比擬,因此,在職業培訓市場上就無法形成有效的競爭力。
我校制冷專業目前現有壓縮機拆裝實驗室、中央空調實驗室、制冷設備組裝實驗室、電冰箱拆裝實驗室等,實訓設備的配置都是基于現有的學歷教育教學模式,面對的培訓對象基本都是在校的學生。而且過往從事教育培訓的人員能力一直較為薄弱,對內對外的業務活動開展均未很好開展,僅有的培訓也是基于校企合作模式下開展的短期培訓。
圍繞制冷專業開展職業培訓的任務,采用市場調研、問卷、座談形式,收集相關數據,找出開展職業技能培訓的問題及難點。為此,筆者到政府部門、職業院校、社會培訓機構、企業培訓中心調研,了解政策瓶頸,研究共性問題及對學校的要求。線下調研走訪了3家政府部門、7家職業院校、31家企業;線上問卷調查了25家企業,314名企業員工,共收集到各類有效問卷600余份,調研結果如下。
調研發現,企業招聘制冷行業人員均要求具備相應從業資格,而從業人員也會從自身職業發展出發主動去報名并考取相應從業資格證書。目前,從考取和具備的證書種類分析,開展比較好的項目均依托技能培訓補貼政策,能開展的基本技能培訓均以政府補貼培訓項目為主要資源。
調研還發現,民辦教育院校、社會培訓機構靈活的培訓政策更有利于培訓項目的開展,而公辦院校在這方面有所不足。
目前,制冷行業培訓市場上基本上都是以傳統內容培訓為主,社會培訓機構由于場地面積和設備數量的限制,技能培訓無法滿足需求,更談不上及時對接制冷新技術,進行培訓內容與模式的調整。
《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明確規定:職業教育包括職業教育與培訓,職業院校要按照國家制定的教學的標準和規定的職責完成教學和培訓。因此,中職學校就承擔有社會職業技術、技能培訓的責任,雖然目前學校開展了職工培訓和技能鑒定工作,但是長期以來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還是圍繞在招生、教學、就業。
根據福建省示范校建設內涵指標的要求,中等職業學校應建立校企合作職工培訓中心,為職工提供繼續教育和崗位技能培訓服務?!敖⒁月殬I群體為基礎的技術服務機構,主動參與企業技術研發、新產品開發和傳統工藝的繼承與創新,促進服務企業技術進步、產品升級和國家工藝的繼承與創新,應加強社區教育,為社區提供職業技能訓練,以及社會生活教育活動,包括市民禮儀、家務服務、醫療護理、醫療護理、園藝及花卉等?!?/p>
以校企合作為例,目前與學??梢院炗喗洕献鞯钠髽I見圖1。

圖 1 2020年校企合作企業
從調研結果看,不同行業均對制冷專業從業人員有需求,尤其以格力、大金等知名企業更是迫切需要將崗前培訓、從業人員技能提升等納入學校職業培訓,以加強崗位意識和通用知識培訓。這些企業基于企業生產的實際情況,更期望學校能送培訓進企業;加強與技能證書掛鉤的培訓;建立校企員工培訓中心;加強彼此合作,可以利用企業高技能人才參與學校培訓;共同制定教學計劃和培訓課程框架。
調研中了解到,技師學院已發展已經成為技能教育、技師培訓、職業鑒定為一體,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全日制綜合性院校。主要開展政府委托技能培訓、企業委托培訓、第三方合作培訓。目前,我們學校的培訓功能還處于初級階段,培訓收入幾乎為零。
學校制冷專業的職業教育培訓工作的開展,首先需要搭建一個具有豐富資源的管理平臺,爭取各種職業培訓資源。
⑴ 對接制冷行業協會中國制冷行業維修良好操作培訓和職業技能鑒定項目,積極爭取特種行業從業資格鑒定資質,建設豐富多樣的職業技能體系,申請政府和行業協會的各種資質和榮譽,為自己獲取更多的資質和運行平臺。
⑵ 多爭取來自政府、來自不同行業和企業的支持,讓他們導入培訓項目和資質給學校。要有寬廣的胸懷和相對靈活的制度對接他們給的項目,目光放長遠,不能單純用效益比來衡量對方項目的價值,要考慮到將來獲得的后期扶持和轉化。
在社會培訓需求與日俱增的情況下,要懂得有的放矢,整合我校制冷專業的優質資源,集中力量建設培訓項目和培訓師資。在培訓項目建設上,把工匠精神、質量體系、法律法規、環保、就業指導等納入制冷專業的培訓內容。
以鄉村振興為契機,積極開展制冷技術培訓、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兩后”培訓、精確扶貧等一系列培訓,促進新型農民專業服務,促進就業、創業和區域經濟快速健康發展。
職業教育培訓的發展過程中需要我們得到來自政府、行業、企業、合作單位等多層面的支持與幫助,我校制冷專業職業技能培訓的建設需要整合更多的資源與力量,如此才能做得更大。
職業培訓需要對接政府部門的相關政策,開展職業培訓也需要政府特定資源的對接。根據每年的政策及時調整培訓方案,充分運用政府各種政策及核準的資源,在社會工程服務方面開展合作。
2019年我校制冷專業積極對接廈門市總工會職工學堂項目,從2019年至今面向廈門市職工一共開展4期6個項目培訓,培訓學員達到760人次,培訓課時達到138課時,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肯定。2019年開始我校積極對接大金、格力等知名企業,通過企校雙方共建培訓項目,真正把項目建設為員工需求、員工喜歡的項目。
企業培訓作為一項利校利企工程將成為我校社會培訓工作的一個重點,必須長期堅持下去。我校制冷專業在做好現有企校合作項目的基礎上把培訓的視角向外拓展和延伸,積極開拓我市各區市場,為培訓工作的可持續發展做必要的儲備。
2019年4月,教育部等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在院校實施“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試點方案》,統一部署并啟動“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的試點工作。2019年4月至今我校一共申請并獲批前三批共23個試點證書,涉及我校6大產業系16個專業1095名試點專業學生。
我校制冷專業在前三批23個1+X專業試點成功申報的基礎上,認真總結分析申請成功的原因,積極聯系行業協會和專業部門,為第四批試點申報的開展做好鋪墊。同時,依托產業系部積極推進師資培訓、場地建設、課證融通。
學校制冷專業的職業教育培訓發展離不開所有人的努力,應對為院校職業培訓帶進項目的校內外群體、個人進行獎勵或鼓勵。積極調動校內外資源,充分開發利用校內外的資源,這樣才能夠更好地將學校職業培訓推上更高的層面。
⑴ 制定對應項目引入獎勵政策。積極鼓勵各類資源的引進和推廣,對能夠為學校提供實際幫助的,依托學校制定相關的建立政策,按照政策給予獎勵。
⑵ 廣開門戶引合作。學校職業培訓應該廣開門戶,積極推進并主動對接校內師生、社會人士,對于企業項目的引入和支持,依托學校和專業系部制訂寬松的合作共贏環境及豐厚的獎勵政策,鼓勵多元化合作,爭取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共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