撫州市南豐生態環境局 付美琴
一方面,工業園區企業多呈現多元化現狀,園區內機械制造、冶金化工、食品加工及建筑材料等企業眾多,使得園區內的工業生產活動成為固體廢棄物的主要來源,在園區內的各項工業生產活動中,各個生產環節都會產生一定的固體廢棄物(如表1),從而對園區生態環境造成影響;另一方面,工業園區內的固體廢棄物種類繁雜多樣,按照危害程度可分為一般與危害固體廢物;按化學性質又可分為有機與無機固體廢棄物,由于來源及種類眾多的固體廢物污染,使得園區內固體廢物的治理難度也相對較大。

表1 工業園區固體廢物常見種類
工業園區內各種廢棄物多含有害物質成分,且有害物質的含量也相對較高,若未及時有效的處理便無序排放,極易對園區及周邊環境產生污染。同時,部分固體廢物在特定條件下易產生生化反應,含有的有害物質會進一步擴散,進而對園區及周邊土壤、大氣環境及水資源等產生污染,破壞原有的生態環境鏈,危害人們的身心健康。因此,園區內除了要對固體廢物排放量進行有效控制,還要對固體污染源進行有效防治與處理,進而有效減少園區內各種廢棄物對環境的危害。
園區內的固體廢物雖然會對環境造成污染,但不少廢棄物經轉化后具有一定的回收與利用價值。通過借助新技術及特殊工藝,可將廢棄物轉化為可再生或循環利用的資源,繼續應用于工業生產之中。且不少固體廢棄物與其他工業廢水、廢氣相比,回收及再利用的價值潛力較大。例如,工業固體廢棄料可加工生產成為建筑建材材料,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資源的二次浪費。
首先,健全固體廢物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固體廢物管理制度和規范,落實工業園區企業環境治理主體責任,明確相關部門職責分工,推動形成同頻共振、同向發力的良好格局。并從以往主要依靠行政辦法,轉變為綜合運用法律、經濟和技術多種手段防治固體廢物污染。建立固體廢物產生處理信息公開制度,充分發揮社會監督和群眾監督的作用,協同共治。
其次,注重園區環保宣傳工作。園區內的相關管理單位或部門,要將環保政策的宣貫作為重點工作進行推進,以不斷提升園區企業強化環保的責任意識。園區各企業要自覺按照環保工作要求對生產經營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進行有效處理,并對可回收利用的廢棄物做好存儲,號召園區各企業不得隨意丟放廢棄物。對于企業內部無法處理的固體廢棄物要及時向主管單位或政府部門進行報告及求助,以妥善處理。
另外,提高園區公眾環保意識。政府及園區主管部門要加大環保知識的宣傳與科普,通過開展培訓或宣傳活動等,提高園區公眾的環保責任感。同時,也要積極鼓勵公眾對環保的監督力度,對于無序排放或遺棄廢棄物的單位進行舉報提醒,從而在園區內樹立全員監督的環保工作氛圍。
工業園區固體廢物處治不當往往會對環境造成污染,而各種固體廢棄物的產生及回收利用往往會涉及多方面內容,對此,強化園區固體廢棄物的綜合治理尤為重要。一是,要精準施策。對固體廢棄物的治理要結合園區區域及特性進行精準施策,在治理過程中,園區要出臺相應的污染控制標準,制定環保、廢物回收利用及綜合治理措施,對于接觸水或酸堿性物質后會釋放易燃氣體或有毒氣體的危險固體廢物,或混入危險固體廢物的固體廢棄物,應根據固體廢棄物的類別,按照相應的污染處理等級予以執行。二是,要強化管理。工業園區內的企業在生產經營中,應制定固體廢物的綜合利用措施,并將廢物利用納入廢物治理管理計劃予以落實,并生產工藝的改進,減少固體廢物的產生量,進而實現無需廢物處理便能實現廢物的回收利用。同時,對于電子企業產生的固體廢物,如電池、元器件等要積極地進行回收再利用,對于具有回收利用條件而未回收利用的,要主動責令相關企業進行回收利用整改,或將廢棄物品轉交至其他具備回收利用能力的企業進行回收再利用。三是,要處置得當。在對園區固體廢物處理中要按照環保標準進行妥善處置,對廢棄物的收集、存儲、運輸、利用及處置各中間環節,要積極地做好廢物的防流失、放揚散及防滲漏的措施,嚴禁危險固體廢物混入生活垃圾。另外,對于化工、科研及建筑廢物產生的有毒有害廢物要注重做好無害化集中處理,并在處置費用上進行保障。
在進行園區廢物處置過程中,要按照處置的技術路線進行推進,在技術推進過程中要堅持利用和處置優先,并嚴格遵循如下五個處治原則:一是源頭削減與過程管控;二是優先內部利用與處治;三是規范利用、限制填埋;四是加強統一存儲管理;五是強化基礎設施供給。對于園區內固體廢物的技術處治措施,可從如下幾個方面入手:(1)調查摸底。要積極利用現代信息手段建立固體廢棄物的動態管理及更新機制,為固體廢棄物的管理與處置提供基礎。(2)源頭控制。對于園區內的企業,相關管理部門要出臺相關鼓勵措施,促使其積極采用新工藝和新技術對廢棄物進行處理,進而有效減少固體廢棄物的產生量。(3)循環利用。對于工業園區內產生的固體廢棄物,可結合園區內工業類型,積極建設廢物利用處治基礎設施,實現園區內各個企業間“點對點”的循環利用,進而減輕園區固廢的處治壓力。(4)統一規劃。統籌結合園區內產業類型及固體廢物的特性,制定針對性的處治與利用措施,將園區內固體廢物與現有處治設施及國家固體廢物排放標準相結合,建設固體廢物處治利用的統一規劃。(5)統一處置。對于規模較大的工業園區,可建設固體廢物統一處治設施進行統一利用處治,對于規模較小的工業園區,可建設固體廢物統一收集設施進行統一收集,然后轉移至專業相應的處理企業進行統一處理。
為推進園區的可持續發展,應針對園區的污染現狀,積極調整園區產業結構,優化現有產業布局,轉變園區傳統的發展模式,注重培育綠色及新興產業發展,實現園區的生態化發展。同時,在園區產業結構優化過程中,應堅持產業的集群化和產業機構的多元化,借助產業結構調整之際,對園區內各項產業進行資源優化配置,建立符合新時期產業發展的環保發展模式。此外,積極對園區的產業進行優化,加大資源的利用效率,減少各項固體污染物的排放數量,將產業發展向生態化方向進行轉型,深化各項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深度,注重廢物再利用的效能,從而實現園區的生態化發展。
在做好污染預防的基礎上,園區也要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積極轉變園區發展模式,大力推進綠色環保等生態工業。針對園區工業發展特性,從控制環境污染的角度,強化綠色發展及生態化發展,實現園區各工業資源的合理高效利用。同時,在發展中也要注重各資源要素的協調與平衡,規避園區工業發展與環保的矛盾問題,實現園區經濟發展與環保治理的同步推進。另外,在推動生態工業發展的過程中,也要注重環保與經濟的協調發展,最大限度降低各類固體廢棄物的排放,并結合園區資源及地域特性選擇適宜的發展模式。此外,政府及園區也要積極推進并倡導“綠色GDP”的發展理念,對園區工業發展與污染整治進行引導,保障各項環保資金的投入,從而實現工業園區經濟效益與環保治理的雙提升。
在園區內要注重環保監督機制的應用,完善環保監督法制管理體系,積極發揮社會輿論、環保執法、公眾監督及法律監督的作用。針對園區內固體廢棄物的治理及排放進行360°的監督,對在監督過程中污染嚴重和違規排放的企業要重點進行整治,對園區內污染嚴重企業的存貯、生產及轉運等各個環節予以重點稽查,對企業存在的違規違法行為及時督促其整改。同時,也要建立和完善園區固體廢棄物污染的追責機制,對相關監督監察不到位的相關部門或人員要及時進行懲處,并將固體廢棄物防治與相關人員的績效進行連掛,以從監督的角度來加大環保執法的監督力度。
綜上,為有效防治工業園區的相應固體廢物污染,應針對固體廢棄物資源的雙向特性,在多舉措有效控制住污染源頭、全力抓好污染防控與處治的基礎上,也要積極的對工業園區進行相應的轉型、升級與改造,充分利用現代新興技術,切實抓好回收再利用,不斷提升污染監管、防治水平,從而實現工業園區經濟效益與環保效益的雙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