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野
隨著我國現代化信息技術的發展以及經濟的進步,電視新聞節目的編輯技巧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創新與完善,消息類電視新聞節目的編輯逐漸受到重視,新聞節目編輯必須要進行創新才能夠跟上時代的發展。因此消息類電視新聞節目的編輯必須要考慮到受眾的心理與喜好,通過對節目編輯進行創新,使人們能夠更加滿意電視新聞節目的內容,并根據大眾對于節目播出的評價進行完善與優化,從而促進消息類新聞電視節目的發展與提升。
消息類電視新聞節目的特征
具有較強的時效性
與其他類型的電視新聞節目相比,消息類電視新聞節目最重要的就是時效性,因為一般來說消息類新聞節目播報的都是剛剛發生或者正在發生的事件,記者會在第一時間到達事發現場,根據了解到的實際情況進行簡要報道,從而體現出消息類電視節目的特性,讓人們能夠第一時間獲取新聞信息。
具有精煉的語言
消息類電視新聞節目運用簡練的語言對事件進行報道,與其他新聞大篇幅的論述不同,消息類電視節目要通過簡練的語言清晰地將事件報道出來,體現消息類節目的精煉性,因此,其語言也具有一定的精煉性,能真正利用凝練的語言表達事件本身,促進消息類電視新聞節目的長足發展。
具有較豐富的題材
消息類新聞節目的受眾具有廣泛性,能夠滿足各個年齡段的人們的需求,這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消息類新聞節目的題材更加豐富多樣,能夠擴大受眾群體,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人們對于新聞消息的認同感與真實感。由于生活中有很多的事件和發現的內容,因此,消息類新聞節目往往具有豐富的題材,很多熱點事件都能成為新聞節目的關注點,并對此進行報道。因此,消息類電視新聞節目題材的豐富性也是重要的特性之一。
通過對消息類電視新聞節目的了解,可以看出要想提高收視率,必須要充分發揮消息類新聞的特點。同時,與受眾的需求進行有效結合,才能夠體現出消息類新聞節目的創新性,吸引人們的關注。
消息類電視新聞節目的主要編輯原則
重要性原則
由于社會信息復雜多變,要想將這些信息有效地傳達給受眾有很大的難度,因此在進行新聞報道之前要對消息進行辨別與篩選,將具有重要價值的新聞信息進行整理報道,提升新聞播放的收視效果。新聞報道基本流程是在進行采訪結束后,通過簡練的語言對消息進行整理與編排,增強報道的真實性與時效性。消息類電視新聞節目的編輯需要選擇具有影響力的新聞內容進行報道,讓人們能夠感受到新聞內容的重要性,提高新聞報道的價值與意義。
時效性原則
消息類電視新聞節目具有較強的時效性,因此需要遵守這一原則對新聞消息進行報道,提高新聞信息的價值。同時新聞內容也有較大的限制,因此電視新聞編輯人員需要進行加工與整理,合理把握時間點,從而保證消息類電視新聞的有效性。
節奏感原則
在進行消息類新聞節目的編輯時,工作人員要基于節奏感的原則,加強報道的語言力度,提高現場感,從而有效增強電視節目的節奏感。除此之外,編輯人員需要關注人們的喜好與習慣,對新聞類型進行調整,加強新聞邏輯性,從而有效提高電視新聞報道的收視率。
個性化原則
在進行消息類新聞節目的編輯過程中,編輯人員要對新聞內容進行消化與理解,并有效地將其表達出來,這就意味著新聞消息具有一定的個性化。隨著時代的變化,電視新聞節目之間的競爭愈演愈烈,出現了很多重復的新聞內容,導致大家對新聞報道失去興趣,違背了消息類電視新聞節目編輯的個性化原則。這就要鼓勵電視編輯人員更加積極主動地發現新聞內容,展現新聞消息的真實性與客觀性,同時將見解與觀點有效地應用到新聞編輯中,提升電視新聞節目的價值,提高新聞報道的立意。
受眾的心理
受眾的偏好心理
受眾通過各種渠道和方式接受社會信息,從而加深對社會的了解與認識,其中最具有真實性和客觀性的來源就是電視新聞消息。同時由于電視新聞消息的傳播不具備強制性,因此大家往往會根據自己的喜好來選擇新聞消息的內容以及是否接受和傳播新聞消息,具有較強的偏好心理。
受眾的互動心理
人們所處的社會是具有較強的活動性的,人們需要通過交流與往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提高生活質量。電視新聞節目也具有較強的互動性,但是新聞的傳播是被動的,在一定程度上缺乏互動的渠道。另外電視新聞消息具有真實性與客觀性,卻由于篇幅短小導致內容不夠完整,使得受眾在接收新聞消息時容易產生偏差和誤解,加大了解決問題的難度,不利于電視新聞的發展。
受眾的表達心理
在實際生活中人們對心理活動的表達有很強烈的需求,同時也對精神層面的追求有很大的需求,這些活動都是通過人們的情感表達來實現的。因此對于新聞節目的受眾群體來說,接收新聞消息之后的表達心理與表達欲望都極為強烈,渴望能夠實現言論自由。
從受眾角度做好消息類電視新聞節目的編輯
注重新聞報道的現場性
現場性對于消息類電視新聞節目來說非常重要,在很大程度上關系著新聞內容的真實性。相關數據表明,現場新聞報道的比重越大,這個新聞報道的真實性就越高,群眾就更加愿意接受這部分的內容,真實性和參與感也會逐漸加強。電視新聞節目的報道將聲音、圖片以及文字有效連接起來,展現出現場的真實情況,加深人們對電視新聞消息的正確理解,體現出新聞報道的價值與意義,提升新聞的內涵。在新聞的現場報道中,記者在報道最后發表自己的見解與觀點,能夠觸發人們的共鳴心理,激發人們對于新聞信息的思考,促進電視新聞節目的有效發展。
加深新聞內容的本土化
在消息類電視新聞節目當中,新聞內容是最為重要的一個環節,這也就意味著電視編輯人員要堅定主體內容的選擇。在電視新聞節目的編輯過程中,要對新聞內容的真實性和客觀性進行確認,及時對新聞內容進行篩選和審核,還要注重內容篩選的有效性,通過對新聞節目進行歸納總結,增強節目的節奏感與真實感。除此之外,消息類電視節目的發展需要注重新聞內容的本土化,只有具有本土化的內容,才能更加符合當地人對新聞消息的需求。對于地方電視臺來說,由于受經濟以及環境的限制,電視臺規模發展不起來,電視新聞節目的影響力也就有限,這就需要進一步加深電視新聞節目本土化發展,結合觀眾的喜好選擇更加恰當的新聞內容,促進電視新聞節目播放效果的提升。比如,在進行電視新聞節目的篩選過程中,要更加注重貼近當地居民的生活實際,從身邊發生的事件尋找新聞點。只有從人民群眾身邊的故事進行報道,才能更好地受到當地民眾的喜愛,才能真正在節目的播出中收到更好的成效。
加強節目的互動性
人類是社群性的生活,通過互動交流可以解決很多實際問題,因此,在消息類電視新聞節目的編輯過程中,可以加強電視新聞節目的互動性,讓受眾與新聞記者進行良好的溝通與交流,提出自己的意見,增強電視新聞節目的影響力。同時,可以借助于多元化的互聯網平臺,進行直播活動,提高受眾觀看的積極性,從而使電視新聞受到更多人的歡迎。互動性能更好地保障節目的實施,并且能讓受眾在某種基礎上有一定的延伸性,更好地促進節目的持續發展。
在媒介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中,受眾的地位越來越高。消息類新聞節目的編輯與編排需要從受眾的角度進行調整,以此來提高收視率。通過探索增強新聞節目內容的現場性、互動性以及趣味性等有效途徑能夠使消息類電視新聞節目的編輯滿足受眾的需求,進而推動節目收視率的提升。
隨著我國科技的發展,新聞節目也在不斷地完善與優化,消息類電視新聞節目的編輯需要從受眾的角度考慮問題,提高新聞編輯能力,最大程度滿足人們對新聞節目觀看的需求,加強對新聞內容的篩選與審核,提高新聞內容的本土化,推動消息類電視新聞節目的長久發展。
(作者單位:太原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