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曉華

相對于傳統新聞編輯,數字新聞編輯從表面上來看只是增加了“信息反饋與交互”工作環節,但從本質上來說,數字技術的應用引發了新聞編輯職業角色、工作流程、工作方法等各個方面的深刻變革,因此新聞信息收集、處理、發布、傳播四個環節的具體工作也對新聞編輯人員的能力、素養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本文從數字新聞編輯能力構成入手,通過對比數字新聞編輯與傳統新聞編輯工作的差異闡釋數字新聞編輯能力的培養策略。
數字新聞編輯能力的構成
數字時代信息傳播的過程更加復雜,除了由媒體受眾的單一傳播流程之外,還包括受眾對信息的二次創作、二次轉發。因此,數字新聞編輯的工作相對于傳統新聞編輯來說難度更大、節奏更快,既需要保證新聞的真實性、時效性,而且需要注重受眾的信息反饋與編讀互動。由此可見,數字新聞能力結構面臨著全方位的調整。通過梳理相關文獻、結合對數字時代新聞制播的思考與實踐,文章總結出五種數字新聞編輯必備的能力。
新聞信息收集能力:敏銳性、時效性、洞察力
在高度信息化時代背景下,社會信息傳播速度與密度均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面對海量、良莠不齊的社會信息,數字新聞編輯唯有具備新聞敏銳性、洞察力以及迅速獲取信息的技術才能搶先獲取第一手信息資源,打造獨家新聞,以此提升新聞的時效性。
其一,數字新聞編輯需要具備高度的新聞敏銳性,能夠從紛繁復雜的社會熱點話題、事件與現象中快速聚焦具有新聞價值的信息,一方面圍繞受眾需求廣泛整合信息,另一方面則需要結合新聞內容設置議程,剔除可能誘發不良輿論、立場錯誤的信息。
其二,數字新聞編輯應具備新聞洞察力。數字時代背景下,各類媒體爭相報道同一新聞主題,不可避免地會造成新聞內容雷同。數字新聞編輯需要創新新聞信息收集視角,從新穎的角度解讀新聞事件、現象與話題,以此為受眾帶來全新的體驗。
其三,數字新聞編輯應具備迅速獲取信息的技術,如準確定位新聞事件發生地點、聯系新聞事件當事人了解事件全貌等。
新聞信息處理能力:重真實、勤思考、高技術
傳統新聞編輯對新聞信息的處理側重于對信息的機械性堆砌,忽視新聞信息與事件、現象、話題的隱性關聯,導致新聞內涵缺失、深度不足。應用數字化技術可提升新聞信息處理的科學性,為此,數字新聞編輯應當具備強大的信息處理能力。
其一,充分重視新聞信息的真實性,爭做受眾的信息把關人。數字技術的應用使得媒介環境更為復雜,其中充斥著虛假及負面的信息,數字新聞編輯要爭做把關人、守門員,加強信息審核,以此保證新聞信息的真實性。
其二,勤于思考,用于實踐。數字新聞編輯一方面要善于總結工作經驗、從成功的新聞編輯案例中汲取養分,以此優化改善自身工作流程;另一方面要深入思考受眾需求、新聞市場發展性形式、新聞信息呈現與傳播方式等,在信息處理階段便做好新聞發布與傳播策劃,以此實現新聞內容生產的一體化。
其三,積極運用數字化技術。版面設計是信息處理的關鍵內容,數字新聞編輯可以運用數字化技術將原本靜態、枯燥的新聞信息轉化為動態圖形圖像,可以增強受眾體驗。
新聞信息發布能力:全媒體、多渠道、勇創新
數字時代背景下,公眾獲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多元、便捷,尤其是新媒體的迅速發展為信息的呈現提供了更加新穎的形式。數字新聞編輯適應全媒體發展形勢的信息發布能力尤為重要。
其一,掌握各類媒介信息傳播與呈現的特點。全媒體視域下,數字編輯人員需要突破單一媒介發布思維的桎梏,在了解各類媒介信息傳播與呈現特點的前提下精心策劃新聞內容、靈活運用數字化信息技術。例如微信平臺以圖文信息為主,數字編輯人員可以創作圖文信息,運用編碼技術在信息內嵌入官網鏈接,以此將微信用戶引流至官網上。
其二,數字新聞編輯除了在各類媒介上發布信息,還可以通過多種渠道提升新聞信息的覆蓋面。例如在微博平臺上借助其“超話”功能引導用戶對新聞事件進行評論;以個人新媒體賬號發布新聞信息等,渠道的拓展需要數字新聞編輯具備互聯網意識。
其三,創新是數字新聞編輯必備的能力,當下新聞信息發布形式層出不窮,更新迭代速度十分快,數字新聞編輯應當在具備數字化技術知識與應用能力的基礎上結合自身工作經驗創新數字新聞內容制作。
新聞信息傳播能力:判斷力、引導力、感染力
在數字新聞信息傳播的過程中,數字新聞編輯需要對新聞傳播的態勢、網絡輿論形勢等進行研判,正確預測輿論走向,發揮引導力與感染力,糾正受眾輿論偏差。
其一,各類媒體會從不同角度對新聞事件進行剖析,其中不乏有片面甚至是偏激的觀點,數字新聞編輯需要重新梳理信息,全面呈現新聞事件發展的前因后果,并對不實、不恰當言論進行辨析,以此將社會與論引入正軌。
其二,部分新聞信息內包含較多專業名詞、晦澀難懂的知識與理論等,數字新聞編輯可通過嵌入鏈接的形式將專家對專業詞匯、理論與知識的解析呈現給受眾,以此降低受眾理解新聞內容的難度。
其三,數字新聞編輯需要積極弘揚社會正能量、主旋律及主流思想,以此增強新聞的感染力。
信息反饋交互能力:團隊合作、策劃及技術能力
相對于傳統新聞來說,數字新聞的交互性更強,受眾對數字新聞的反饋中也隱含著數字新聞創作的素材。因此,數字新聞編輯工作更加具有系統性。
其一,數字新聞編輯團隊需要注重合作,集思廣益、群策群力,共同策劃新聞主題、新聞內容、新聞發布渠道,以此提升新聞內容生產的效率。
其二,數字新聞編輯需要加強與受眾的交互,使其參與到新聞內容生產及傳播中,如精選受眾原創視頻、文章等,以此增強新聞的親和力。
其三,數字新聞編輯可應用聚類分析技術、網絡爬蟲技術等從受眾反饋信息中挖掘新聞素材,如掌握受眾多元化需求創作系列新聞;針對受眾熱議的話題整合信息等,都可以提升新聞傳播的精準性。
數字新聞編輯能力的培養策略學校層面人才培養對策
學校是培養數字新聞編輯人才的前沿陣地,在提升數字新聞編輯整體素養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為此,建議各大高校在原有新聞編輯專業基礎上設置數字新聞編輯課程,教授其前沿、先進的數字新聞編輯理念、數字信息化知識與技術等。與此同時,根據所在地數字新聞發展形勢、數字新聞市場人才需求量等調整人才培養模式,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出知行合一、德才兼備的應用型數字新聞編輯人才。
媒體平臺的人才培養策略
相對于傳統新聞編輯來說,數字新聞編輯工作的開展需要以數字化信息技術為支撐。為此,建議媒體平臺積極引入數字化信息設備與技術,為數字新聞編輯人員的工作奠定良好基礎。與此同時,積極開展數字新聞編輯講座、培訓等活動,邀請行業骨干、資深專家擔任講師,在傳授數字新聞編輯人員工作知識與技能的同時為其答疑解惑,為媒體平臺的發展蓄勢賦能。
數字新聞編輯主動提升綜合能力的方法
數字新聞編輯需要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數字技術更新速度快,加之各類媒介的百家爭鳴,數字新聞編輯工作時刻處于變化之中,唯有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才能具備深厚的專業知識功底、高度的文化素養,繼而更好地適應新時代發展形勢。除此之外,數字新聞編輯需要積極與團隊成員進行溝通,秉承共建共享、攜手共進的理念促進自身專業化發展。
數字新聞編輯需要具備新聞洞察力、敏銳性及及時獲取信息的能力;具有重真實、勤思考、勇于實踐的專業素養;擁有全媒體、多渠道的新聞信息發布能力;甄別新聞信息、引導輿論的能力以及團隊協作、策劃及技術能力。為培養應用型、創新型、復合型數字新聞編輯人才,建議學校、媒體平臺形成合力,夯實數字新聞編輯人員專業知識與技能基礎。與此同時,數字新聞編輯人員自身也需要加強學習,不斷促進自身專業化成長。
參考文獻:
【1】祁藝芒,數字新聞編輯的能力構成研究【J】,中國傳媒科技,2019(09):25-27.
【2】常江,聚合新聞:新聞聚合服務對新聞編輯行業的影響【J】,編輯之友,2018(02):80-86.
【3】魏岳江,趙日,凈化數字新聞原創作品生態【J】,軍事記者,2017(08):57-58.
(作者單位:平頂山市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