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百平
【摘 要】本文闡述加強高校輔導員職業發展體系建設的重要意義,針對當前高校輔導員隊伍職業發展仍存在職業認同感和歸屬感不強、職業發展路徑配套政策缺乏、專業化職業化激勵保障機制不健全等問題,提出應提高思想認識、加強頂層設計、完善配套制度、注重考核激勵和強化榜樣引領等對策,從而更高站位、更高起點、更高標準、更高水平和更高質量地完善高校輔導員職業發展體系。
【關鍵詞】高等學校 輔導員 職業發展體系 保障機制
近年來,隨著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體系建設的不斷加快,高校輔導員作為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數量逐步配齊,待遇不斷提高,管理機制更加完善,已然成為高校加強學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力量。但是,就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發展現狀而言,輔導員隊伍規模雖然不斷擴大,但輔導員崗位歸屬感不強、隊伍不穩定、“雙線”晉升機制不健全等問題卻依然突出。究其原因,在很大程度上與輔導員職業發展定位不明確、保障機制落實不到位以及職業發展體系不健全等有關系。因此,進一步明晰輔導員職業發展定位,構建科學的輔導員職業發展體系,成為破解當前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難題和推動輔導員隊伍專業化職業化建設新的課題。
一、新時代加強高校輔導員職業發展體系建設的重要意義
(一)打造高素質思想政治工作隊伍的必然要求
輔導員作為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學生日常管理工作的骨干力量,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支專門隊伍,也是高校落實新時代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所在。教育部等八部委聯合印發的《關于加快構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體系的意見》也明確提出完善高校專職輔導員職業發展體系的工作要求。由此可見,落實高校輔導員配備標準和完善輔導員職業發展體系,不僅是建設專業化職業化輔導員隊伍的需要,也是打造高校高素質思想政治工作和黨務工作隊伍的需要,有利于加快推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體系的建設,是推動加快構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體系的必然要求。
(二)推動輔導員隊伍專業化職業化的必然要求
高校輔導員隊伍職業發展體系的建設和完善,是建設專業化職業化輔導員隊伍關鍵性的核心要素。完善高校輔導員職業發展體系,不僅能更好地明確高校輔導員隊伍職業發展定位,也能清晰地規劃輔導員的職業成長路徑,使輔導員成長目標更加清晰,職業發展空間更加明確,職業生涯規劃更加具體,有利于提升輔導員崗位歸屬感、職業角色感和社會認同感,也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優秀人才進入輔導員隊伍,更好地激發高校輔導員安心工作、潛心育人的信心和動力,進一步推動輔導員隊伍的專業化職業化發展。
(三)健全輔導員隊伍激勵保障機制的必然要求
職業發展體系是輔導員隊伍激勵保障機制的重要內容,也是解決輔導員隊伍發展穩定的根本保證。當前,高校已基本完成輔導員配備標準,積極落實輔導員崗位津貼,進一步明確輔導員激勵保障、職稱評定、崗位聘任等發展與培訓相關政策待遇,但輔導員隊伍激勵保障機制不健全導致職業發展面臨的諸多問題依然突出。因此,健全和完善高校輔導員職業發展體系,是解決輔導員隊伍職業化專業化發展突出問題的重要手段,也是進一步完善輔導員激勵保障配套機制的關鍵。
二、當前高校輔導員隊伍職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職業認同感和歸屬感不強
輔導員所從事的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各項事務,既要求輔導員有認真負責和熱情耐心的工作態度,也需要輔導員事無巨細和及時快捷地做好工作服務,而這些日常工作恰恰是學生管理中的瑣事、難事和煩心事,既耗時間,也花精力,日復一日地重復這些工作內容過程中,難以產生較強的事業成就感和工作獲得感,比較容易產生職業倦怠感。就公平理論而言,輔導員也時常將自己所從事的工作和收獲,與專任教師的教學科研工作所取得的業績及報酬進行比較,極易產生輔導員崗位工作價值得不到有效體現和工作待遇得不到公平對待的工作情緒。同時,高校內部和社會對輔導員崗位也存在一定認知偏見,覺得從事輔導員工作發展前途不大,尤其是在校內教師隊伍中,輔導員崗位往往為多數專任教師所避忌。由于以上種種原因,使高校輔導員很難對自己所從事的工作崗位產生強烈的職業認同感和歸屬感,也難以將輔導員工作作為值得奉獻終生的事業來追求。
(二)職業發展路徑配套政策缺乏
教育部2017年出臺的《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基本完成了輔導員職業發展中發展與培訓的頂層設計,也明確要求各高校要制定專門辦法和激勵保障機制。但實際操作中,輔導員的“雙線”晉升配套政策落地不夠。輔導員職業發展中的職務晉升、職稱評定以及輔導員引進的編制序列等問題,涉及教育、人事、編制、組織等黨委和政府相關部門的工作,《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所提出的輔導員職業發展和培訓中的許多配套政策都屬于正在建設和完善的過程當中,也有部分政策并未真正形成具體的制度,輔導員職業發展在頂層設計上存在政策保障機制不完善的問題。高校在制定輔導員激勵保障機制時,由于缺乏必要的政策支持和指導,導致目前高校輔導員隊伍管理的做法和隊伍的現狀千差萬別,這也是導致高校輔導員職業發展定位不明晰、晉升渠道不暢通等問題產生的原因。
(三)專業化職業化激勵保障機制不健全
在調研中發現,高校普遍沒有專門出臺輔導員職業發展與培養培訓的相關辦法,也沒有就輔導員專業化職業化發展問題構建系統的激勵保障機制,尚未從面上形成高校輔導員隊伍科學的專業化職業化發展體系和機制,使高校輔導員隊伍專業化職業化發展仍然在一定程度地停留在頂層設計上。輔導員隊伍職業發展體系建設不完善,從而使輔導員專業化職業化的發展缺乏強有力激勵措施和制度保證,也缺乏對輔導員專業化職業化發展路徑的設計,尤其是成長標準和發展階段的待遇體系尚未構建,使專業化職業化發展吸引力不強,加上高校對輔導員專業化職業化的標桿培育不夠,榜樣示范缺乏,也使高校輔導員缺乏走專業化職業化發展道路的信心和決心。
三、構建高校輔導員職業發展體系的路徑
(一)提高思想認識,高站位謀劃輔導員職業發展工作
政府部門和高校要深刻認識輔導員隊伍專業化職業化的發展對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落實高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意義,以及健全高校輔導員職業發展體系對輔導員隊伍專業化職業化發展的現實意義,確實將輔導員隊伍專業化職業化建設與高校黨委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相結合,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和思想認識,將輔導員隊伍職業發展體系建設納入政府部門和高校黨委人才隊伍建設的重要議事日程。圍繞輔導員政治地位、社會地位和職業地位的提升,以改革創新的精神進一步加強輔導員隊伍建設的整體規劃和統籌安排,以更高站位去思考高校輔導員隊伍職業發展體系建設工作,以更長遠眼光去打造專業水平和職業能力高超的專業化職業化輔導員隊伍,以更高標準去健全輔導員專業化職業化配套政策機制,扎實推動輔導員隊伍職業發展體系建設的制度化和規范化。
(二)加強頂層設計,高起點構建輔導員職業發展體系
要在提升輔導員職業地位上下功夫,圍繞輔導員工作有條件、干事有平臺、待遇有保障和發展有空間的工作要求,健全輔導員隊伍專業化職業化發展工作體系。政府部門和高校要把輔導員職業發展體系建設作為輔導員隊伍建設的重要內容來設計和推動。政府部門要將高校輔導員隊伍職業發展體系建設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體系來統籌和推動,構建教育行政部門牽頭,組織、宣傳、人事、財政等黨委和政府有關部門共同參與的工作機制,政府部門要從政策的頂層設計上,明確專業化職業化輔導員隊伍建設目標和政策安排,構建提升輔導員政治地位、社會地位和職業地位的政策體系。高校黨委要把建設專業化職業化輔導員隊伍作為學校人才隊伍重點工作,納入師資隊伍建設總體規劃來統籌推進,要從學校制度頂層設計上,構建與政府部門相統一的專門辦法和激勵保障機制,扎實推動高校輔導員隊伍職業發展體系建設。政府部門和高校要始終圍繞當前輔導員職業發展體系建設的痛點難點問題,以及未來發展的熱點前沿問題,以改革創新的精神推動高校人事制度改革,構建輔導員職業發展政策保障體系。
(三)完善配套制度,高標準健全輔導員職業發展機制
政府部門和高校要進一步明確高校輔導員專業化職業化發展的定位,要建立輔導員職業技能培訓和輔導員職業能力認定工作體系,使輔導員工作崗位逐步成為一種職業化的工作類型。要建立各層級職業型、專家型輔導員認定標準,進一步明確國家、自治區和高校各層級職業型、專家型的輔導員在職稱及職級標準、科研能力和工作實績等方面的具體要求,從而為輔導員隊伍職業化專家化發展提供政策保障。要在構建和完善高校輔導員激勵保障機制上下功夫,政府部門要結合職能轉變要求,進一步深化高校“放管服”改革,以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為抓手,進一步厘清政府和高校的職能,完善輔導員職務和職級雙線晉升的渠道及配套措施,健全輔導員工資福利待遇、職級職務晉升、職稱評聘以及編制序列等配套政策。高校黨委要以打造專業化職業化輔導員隊伍為目標,以職業發展體系建設和工作機制完善為關鍵,健全輔導員干事有條件、有平臺、有保障和有空間的職業發展工作機制,營造輔導員專業化職業化的氛圍,扎實推動高校輔導員隊伍專業化職業化建設。
(四)注重考核激勵,高水平提升輔導員職業發展待遇
要進一步完善輔導員隊伍待遇體系的建設,建立輔導員政治、經濟待遇遞增機制和多勞多得、獎優罰劣的有效激勵措施,逐步形成輔導員隊伍待遇留人、事業留人和情感留人的工作體系,切實增強輔導員工作崗位的吸引力。要建立各層級職業型、專家型輔導員待遇體系,建立國家、自治區和高校自上而下分層級的職業化專家化輔導員培育機制,明確培育路徑,使輔導員朝職業型、專家型方向發展,從而為輔導員隊伍職業化專家化發展提供保障。要深化高校績效工資分配體制改革,建立體現輔導員工作實績、工作年限和工作效果的薪酬待遇分配制度,突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貢獻的分配導向,構建輔導員日常工作考核和收入分配相掛鉤的機制,健全輔導員崗位津貼逐年增長機制,確保輔導員隊伍在高校績效工資改革和分配中的地位和待遇得到充分體現。要注重輔導員專業化能力提升的培養,并結合輔導員工作年限、實績等因素具體設計輔導員雙線晉升的保障機制,確保輔導員在崗位編制、職務晉升、職稱評審、學歷提升和能力培養等方面得到保障。
(五)強化榜樣引領,高質量培育輔導員職業發展典型
政府和高校要在合力提升高校輔導員的政治地位、社會地位和職業地位上下功夫,不斷健全高校輔導員參與國家政治生活和高校民主管理的機制。政府部門要暢通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工作骨干參政議政的渠道,選樹一批高校優秀輔導員參與國家政治生活的典型。高校也應建立輔導員參與學校民主管理的機制,構建輔導員思想政治工作骨干代表參加教職工代表大會、學術委員會的制度,完善涉及輔導員隊伍建設的重要事項事先征求意見的程序,培育一批參與學校民主管理的優秀輔導員典型。要加強職業型、專家型輔導員的典型激勵工作,堅持每年定期開展各層級職業型、專家型高校優秀輔導員的評選,切實加大獎勵力度,并對這些優秀輔導員工作實績、政治經濟待遇和個人能力提升等方面事跡進行廣泛宣傳,在輔導員隊伍中樹立榜樣,形成典型激勵的力量。要大力營造尊重高校輔導員的社會風尚,通過建立各層級輔導員榮譽制度,加大輔導員的榮譽表彰力度。深入開展尊重高校輔導員的宣傳活動,努力讓輔導員成為受羨慕的職業、受尊重的群體。
總之,健全和完善高校輔導員職業發展體系,既是加強高校輔導員隊伍科學管理的需要,更是推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落實高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需要。高校輔導員職業發展體系建設只有朝著規范化、體系化和科學化的方向發展,不斷健全完善工作機制和配套激勵保障制度,才能更好地建設一支穩定高效的、專業化職業化的輔導員隊伍。
【參考文獻】
[1]教育部,中央組織部,等.關于加快構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體系的意見[Z].2020-04-22.
[2]楊智勇.高校輔導員“雙線”晉升的現實制約與解決路徑[J].思想理論教育,2020(12).
[3]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Z].2017-09-21.
【作者簡介】蔣百平(1981— ),男,廣西灌陽人,公共管理碩士,廣西國際商務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副教授,研究方向為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責編 黃 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