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欣
摘要:當今社會已步入信息時代,農業信息化是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提升農村人口生活質量、有效“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舉措。河北省要實現由傳統農業大省向現代農業強省的跨越式發展,就必須堅定不移地走農業信息化道路。秦皇島是河北糧食作物主產區,地處環渤海經濟圈中心地帶,毗鄰京津,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背景下,加快農業科技進步、提高農業信息化水平成為我市重大而急迫的戰略任務。
關鍵詞:農業信息化;農村經濟;秦皇島
由于近期國家農業信息化政策的出臺,秦皇島市委、市政府進一步加大了對農業信息化的重視程度,出臺《秦皇島市現代農業“十三五”發展規劃》,標志著政府主導、有關部門協調管理、信息媒介深入融合、社會各界廣泛參與的建設體系逐步形成,農業信息化工作取得了長足的進展。
1? 秦皇島農業信息化建設現狀
現已建立了一個寬領域和多系統的農業信息化服務體系,市有農業信息中心、縣區有農業科技服務中心、鄉鎮有農業信息服務站、村級有農業信息網點,全市共建成市縣視頻指揮系統4個、鄉鎮站117個、基層農業信息網點402個,并配有專(兼)職人員從事信息管理和技術工作,基本形成了覆蓋全市的農業、農村信息網絡。2019年按照“六有”標準(場地、人員、設備、寬帶、網頁、持續運營能力)共建設83個益農信息社,提供公益、便民、電子商務和培訓體驗四類服務。實現農村和家庭的農業信息化,有效延長了政府服務手臂,滿足農民對農業信息的需求。把農業信息化整合到市本級和縣區的年度財政預算中,確保資金到位、專款專用。
2? 秦皇島農業信息化建設存在的問題
2.1? 政府對農業信息化建設頂層設計不完善,缺乏領導力
由于農業信息化立法和制度建設的滯后以及政府政策指導的缺乏,導致農業信息市場管理無法可依,信息競爭混亂,農業信息產品開發不足或與實際需求嚴重不符,還有許多農業信息產品不能及時有效地推廣應用,農業信息收集不完整、整理不規范、傳播效率也不高。
2.2? 市場運作機制缺失,農業信息化建設缺乏后勁
目前,秦皇島市的大部分農業信息化建設項目仍依靠政府資金,政府給錢就建設,政府沒撥款就停滯不前,企業參與不深,面向農村的服務規模小、覆蓋面窄,且缺乏對建立農業信息化的支持,如資金短缺、項目單一等,難以滿足農業信息服務之需要。
2.3? 農業信息專業化人才匱乏
農業信息化是一門交叉學科,需要具有農業專業知識且精通信息技術的綜合型人才。秦皇島市平均每萬名農業人口中專業技術人員僅為8.5人,大部分屬于兼職,尚未專職化,且學歷、專業技術水平參差不齊,高層次的信息人才更是十分稀缺,分布不均衡,越到基層信息人才問題就越突出,嚴重影響農業信息化服務的時間和質量。
3? 加快秦皇島市農業信息化建設的對策建議
3.1? 加快培訓新型農民,提高農民信息素質
秦皇島市的農業生產類型和生產條件復雜多樣,農民群體素質差距較大,利用信息的能力也不同。有必要結合實際、分類處理,積極探索農業信息應用新路子。通過宣傳、講課、解答問題等多種手段和形式,教育農民掌握計算機網絡技能,幫助農民從互聯網獲取農業科技知識和市場信息,科學開展農業生產、經營和銷售工作,解決生產技術難題,使農民切實的感覺到農業信息化帶來的巨大優勢,促使農民逐步向“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轉變。
3.2? 加強信息技術人才培養,完善農業信息化服務隊伍
發揮好信息員在政府與廣大農戶之間“二傳手”的作用,根據“會收集、會分析、會傳播”的要求,加強對信息員培訓,使其掌握計算機操作、網絡應用等基本技能,增進對農業新技術的了解,提高對農民信息服務的能力。一是定期舉辦農業信息技術培訓班,建立系統的信息技術課程。二是利用計算機網絡通信和多媒體技術,使基層農業科技人員可以通過遠程教育自主設定學習時間,并根據實際需要選擇課程,以提高學習的靈活性和主動性。
3.3? 整合農業信息,充分實現信息資源共建共享
一是根據全市優勢農產品產業布局,結合用戶的各種信息需求,科學地選定代表性信息采集點,完善農業信息采集標準,制定信息采集工作規程,確保信息內容的實用性和準確性,逐步建立規范、權威的多學科、多領域的信息采集處理系統。二是組織專家對信息存儲、傳輸、共享及網絡建設等核心技術進行研究,建立符合國際和國家標準的統一的農業信息標準,確保信息資源共享,實現各類農業信息處理平臺和網站的互聯互通。
3.4? 探索新型服務模式,優化農業信息服務內容
支持引導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對接新的農業經營主體,始終堅持以為基層用戶提供綜合性和實用性信息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提供生產前農業原料供應、產中耕種收和產后流通銷售等服務,探索“種養殖大戶 + 專家系統”“專業技術協會 + 專家系統”“農業龍頭企業 + 專家系統 + 農戶” 等各種農業信息技術應用方法,并及時發現新趨勢和新方法,推廣新模式、新經驗,鼓勵社會各界積極投身農業信息服務,構建多方參與、互聯互通的農業信息服務聯盟,使農民群眾切實受益。
參考文獻
[1] 張霞,孟憲遵,張國娟,等.河北農業信息化水平實證研究與分析[J].山東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46(1):110-115.
[2] 周忠艷.加強農村經濟管理信息化建設,促進農村經濟發展[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6,19(3):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