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仕洪
摘要:肉牛市場需求高,養殖前景好。而且肉牛患病種類少,養殖成本低,備受老百姓喜愛。為提升肉牛養殖經濟效益,肉牛科學化養殖管理極為重要和關鍵。文章結合一線工作實踐,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就肉牛養殖與管理技術要點,分別自選擇合適的育肥方式、營造適宜的生長育肥條件、改善肉牛的喂料管理、做好肉牛常見病的防治等幾個方面做要點概述,為肉牛科學養殖提供技術指導和理論借鑒。
關鍵詞:肉牛;健康養殖;育肥
更好的養殖肉牛,提高肉牛養殖經濟效益,提升日喂料報酬率,維持較好的肉牛生長秩序,加強肉牛養殖管理極為重要和關鍵。文下由此總結幾點技術要點,以供同仁參考和借鑒。
1? 選擇合適的育肥方式
選擇良種是合適的育肥前提,好的肉牛品種,可圈養,可放養,或者半放養,適應性強,不挑食。同時注意改良品種,推進凍精改良技術,培育高產、適應性強的品種,以提升育肥牛生產效益。改進育肥方式,犢牛斷奶后,直接轉入育肥,直到體重400~500kg,12~18月齡出欄,這樣的持續育肥,效益高、飼喂周期短。
2? 營造適宜的生長育肥條件
注意場地衛生,嚴格消毒管理,夏秋季節間隔2~3周,消毒1次。冬春季節間隔3~4周,消毒1次。搞好場地衛生,及時清理糞污,注意場地清潔,遏制致病菌滋生蔓延。注意適量運動,以運動增強體質,降低感染病患幾率。注意飲水衛生,冬季盡量用溫水。注意舍內控溫,尤其冬季,落實好保暖措施。同時,能根據不同生長期,調整好舍溫。一般情況下,犢牛舍溫,控在13~25℃。育成牛舍溫,控在4~20℃。育肥牛舍溫,控在10~20℃。搞好牛體衛生,定期擦拭,每天擦拭1~2次。一則有利于驅蟲,二則有利于增強人畜感情[1]。
3? 改善肉牛的喂料管理
喂料關系到肉牛營養攝取,加強喂料管理,應根據不同生長階段特點,有針對性地加以調控。6月齡前為哺乳期,此期喂料管理直接關系后期育成,影響到生產性能。加強哺乳期管理,應做到早補飼。補飼植物性飼料,產后2周,加喂優質青干草,自由采食。之后加喂混合精料,日用20g。適應后逐漸加料。用料營養全價、無霉變、易消化。
早斷奶,4月齡隨著開食量增加,日進0.5~0.7kg組織斷奶。斷奶期間用育成混合精料替代。加強牛群護理,適量運動、定期擦拭、搞好衛生等常規管理外,3月齡前用電烙鐵去角。10~12月齡公牛去勢。后期依據體重、強弱、大小、健康等狀況,分群管理,固定管理人員。就公牛育肥而言,日糧的配合原則和肉牛參考飼料配方如下:
日糧配合原則:①根據種類肉牛的飼養標準和飼料營養表來計算配方,配制日糧,既要滿足干物質需要,又要滿足營養的需要。②日糧應以青粗飼料為主,精料為輔,降低成本,提高經濟效益。③選用日糧的,應根據經濟實惠,因地制宜,因時制宜,盡量選用營養豐富容易發酵,價格低廉的草料和農副產品[2]。
肥育牛精料配方:①稻谷粉40%,玉米25%,蠶豆10%,菜籽餅粉5%,麥皮15%,骨粉2%,食鹽3%(另外每頭每天添加尿素50克)。②酒糟40%,玉米20%,大麥25%,豆餅12%,碳酸鈣2%,食鹽1%(加尿素50g)。
母牛管理,6~12月齡為發育高峰期,正值第二性征急劇增長期。此期喂料,應確保足量營養補充,以優質干草、青貯料、精加工秸稈、混合精料為主。12~18月齡,為育成期,以優質干草、青貯料、精料為主。18月齡至初配期,長勢緩慢,體軀向寬深發展,喂料應追求多元化、全價化,滿足基礎用料的前提下,精料可不喂。妊娠后期,增加精料的用量,確保日糧營養濃度,日用精料2~3kg[3]。
4? 做好肉牛常見病的防治
4.1? 日常預控措施
其一,優化養殖環境
營造好的育肥環境,自選址、用料、飲食、育肥等諸多方面,減少不良環境的外界刺激。
其二,健全防疫制度
做好防疫接種,制定預防預案。做好流行病因調查,結合病因,掌握基本防病技巧,完善防控策略,為后期防病工作提供技術指導。
4.2? 常見病的防控
犢牛腹瀉病例,腹瀉成因復雜為犢牛期常見病。防控的措施,重在控制飲水、飲食,確保水源、食源安全。必要時飲水中加氟哌酸,以提前預控。飼料中加健胃散,以增強其消化能力。
傳染性胸膜肺炎,多為環境變化所致。此病以防為主,注意改善生長環境,控制外源污染。一旦確診及時隔離,用氟苯尼考注射液治療。同時,配用復方鹽酸林可霉素、硫酸霉素、正泰霉素注射,效果不錯。
流行性感冒,多因溫度變化所致,外帶病原體污染加重病情。此病預控,保暖是關鍵,減少寒風內侵。每天適量運動,增強抗病體質。確診病例,及早隔離。可用鮮紫蘇全草、蔥,煎汁灌服,每天1次,持續用3~4d。同時,全群用生絞股藍茶、青茶葉,沖水灌服,康復效果會更好些。
定期組織驅蟲,寄生蟲病影響肉牛營養攝入,降低肉牛增重效果,是健康養殖不得不防的重點病害類型。通常情況下,體表寄生蟲、消化道寄生蟲,每季驅蟲1次。肝片吸蟲,春秋季各驅蟲1 次。用藥建議,消化道寄生蟲,常用阿苯達唑10~15mg/kg,內服。伊維菌素0.2mg/kg,皮下注射。體表寄生蟲,常用敵百蟲、雙甲脒,噴淋即可。肝片吸蟲,用三氯苯達唑12mg/kg,1次內服。或者,用硝氯酚3mg/kg,1次內服。
參考文獻
[1] 隆繼海,黃騰.圈養肉牛育肥管理技術[J].中國畜禽種業,2020(1):11-12.
[2] 郭向東.肉牛育肥的飼養管理[J].畜牧獸醫科技信息,2020(1):78.
[3] 杜玉財.肉牛育肥的影響因素及飼養管理方法[J].飼料博覽,2020(4):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