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國慶
摘要:改革開放至今,中國經濟從復蘇走向了崛起,得到了長足發展。在這樣的背景下,林業工程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從管理的角度進行分析,林業工程涉及到的內容較多,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無論是財力還是物力都需要進行統一管理,確保整體上的一致性,因此工程造林管理相對比較復雜,必須要掌握正確的方式方法。
關鍵詞:林業工程;造林管理意義;管理方法
0? 引言
由于我國針對造林管理的工作開展得比較晚,國外很多優秀的管理制度還沒有較為完整地引入中國,因此林業管理工作依然存在薄弱環節,任重而道遠。在經濟發展的推動下,雖然各行各業都呈現出較好的態勢,但是也給環境埋下了隱患。近幾年,資源浪費、荒漠化以及環境污染等問題層出不窮,這就要求要重視環境治理工作,加快林業工程的建設步伐,逐步改善生態環境。
1? 造林管理的現實意義
隨著工業文明程度的不斷加深,社會經濟建設在各個層面都取得了實質性的發展,但與此同時也加劇了環境的壓力。近幾年,自然災害頻發,這些都在告訴我們需要時刻注重對自然環境的保護,不要以生態換經濟。經濟發展只有建立在生態平衡的基礎上才是正確的,否則只會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并且保障良好的生態環境,是實現資源可持續的基本前提。在這樣的背景下,人們除了要對現存的生態環境加強保護力度之外,還要想方設法幫助自然環境加快自身修復速度,對已經遭受嚴重破壞的環境進行有效恢復,這也是造林管理的現實意義。
2? 造林管理的具體方法
想要從根本上做好林業改造工作,需要各方面的支持,首先就是資金的支持,另外,是專業人才的儲備。并在此基礎上掌握造林管理的科學方法與有效的技術手段,當上述條件達到要求時,林業工程管理必然會取得本質上的飛躍。
2.1? 質量管理方法
在現階段的工程造林管理中,需要對造林管理質量進行嚴格控制,管理的水平將會直接影響工程造林的最終成效[1]。基于此,相關部門必須重視造林管理工作,通力合作建立起一套相對完善的質量控制體系,同時也要對各項制度進行健全,為了確保造林管理的實際效果,還需要加強監督與檢查,確保在現實工作中,相關人員必須按照規定好的章程來進行作業。除此之外,還要注重人員的職業素養提升,定期進行針對性的培訓,對人員的質量意識和服務意識進行強化,只有這樣,才可以從根本上提升造林管理的效率與質量。
2.2? 技術管理方法
在現實工作中,造林管理需要涉及到多方面的內容,應用到的技術也會非常多,例如:如何正確選擇樹種、栽種預處理以及病蟲害防治等。因為此類知識的專業性比較強,因此在現實工作中,在運用造林的管理技術之前,需要結合具體的林業工程特征,并以此作為前提,深入了解不同地域的造林情況,確保管理技術應用的合理性與靈活性,通過有效技術的應用可以將造林推向全新的高度,避免資源的浪費,確保造林工程結果和預期相一致。除此之外,通過有效的技術管理還可以保證造林施工質量,確保造林工作的平穩、有序進行,并且能夠較好完成施工成本控制,將建設資金的最大優勢發揮出來,并對設計方案進行管理與維護,確保施工作業質量,將林業工程造林的最大價值體現出來。
2.3? 人員管理方法
2.3.1 提高從業人員的專業技能與職業素質
在造林管理工作中,人員的管理是關鍵。因為人員是一切工作的核心,想要保證工程造林的實際成效,提升工作質量,就要從人員的管理入手,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從業人員的專業技能與職業素質[2]。在現實工作中,要對工作質量嚴格要求,強化人員的職業素質,為工程造林工作的順利實施提供保障。首先作為管理人員需要具備較為先進的管理經驗和理念,對造林技術有深度了解,除此之外,還要熟悉與之相關的政策法規。
2.3.2? 注重對一線人員的教育與管理
在現實工作中,林業工程造林想要達到理想的效果,除了管理者之外,更多還是需要一線施工人員的支持。換句話說,一線施工人員是決定工程造林最終效果的關鍵,基于這樣的前提,必須要注重對一線施工人員的教育與管理,強化責任意識,提升造林的整體水平。相關負責人可以先針對人員的個人素質和專業素養等方面進行考察,確保該人員可以勝任造林工作,之后再進行崗前培訓,這樣不但可以實現優秀人才的儲備,還可以最大限度確保培訓的效果。另外,在工程造林的落實階段,還需要做到全方位的管理與嚴格監督,促使勞務人員認真作業,從而保障施工質量。
3? 結論
綜上所述,林業工程造林管理對維護生態平衡有著十分關鍵的作用,作為專業的護林人員要承擔起相應的職責,努力做到盡職盡責,即使面對突發情況也要沉穩面對,采取針對性的管理措施,強化管理力度,做好工程造林的有關后勤保衛工作,為森林資源的再生和可持續發展作為貢獻。在實際工作中,通過提高種植以及林業培育技術,可以有效提高管理的技術水平,確保生態的和諧與穩定。
參考文獻
[1] 高萬里,何得龍.西北干旱地區林業工程抗旱造林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20(11):170,174.
[2] 崔冬龍,潘欣.林業工程中抗旱造林技術存在的問題及其解決對策[J].南方農業,2020,14(11):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