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勛臣 劉運長
摘要: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業發展水平直接決定了我國其他方面的經濟效益。因此我國一向重視農業發展。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傳統農業機械設施逐漸被取代,新型的機械設施的操作又過于復雜,因此農機化技術培訓機構的發展迎來了更大的機遇和挑戰。
關鍵詞:農機化技術;培訓機構;發展對策
1? 農機化技術培訓機構現狀
1.1? 農機化技術培訓機構發展不夠均衡
各地區的農業機械化發展都有自己的特點,各區縣學校經費來源和學校管理思想存在一定差異,這就導致培訓機構在各地發展無法取得平衡的態勢。部分培訓機構能夠順應時代發展,將滿足農民勞動需要作為教學重心,及時對自身的教學思路和形式進行更新,從而取得更大的發展。但是,也有部分培訓機構停滯不前,沒有順應時代的發展趨勢,沒有積極更新培訓內容,結果機構學生越來越少,最終泯然于世。
1.2? 基礎設施較為落后
在許多因素的影響下,部分農業機械化技術培訓機構缺乏足夠的資本投入,導致培訓機構的教學設施無法滿足教育需求,教材及教學內容也限制了機構的發展。在這種情況下,由于教科書的內容沒有及時更新,教師的教學方法也沒有創新,難以滿足當前農業機械化技能培訓的需求。
1.3? 師資力量較為薄弱
雖然部分基層地區的農業機械化技能培訓機構已經取得了一定進展,但是出于經濟利益和其他原因,沒有在師資力量上給予太多重視,導致這些機構的師資水平得不到提高。許多教師受累于繁重的培訓任務,難以滿足農業機械培訓的需求。另外,部分教師存在專業能力不高,缺乏實際操作經驗,知識儲備量無法滿足時代要求,缺少與時俱進,積極更新自己的知識儲備等問題,使得培訓機構的發展受到了桎梏。
1.4? 培訓生源組織較為困難
由于我國不同地區政策法規宣傳的差異,一些基層地區缺乏農業機械化技術的推廣,農民難以認識到機械化發展對農業生產的影響,對國家政策的宣傳也沒有深刻的理解。結果導致部分農民對機械化作業產生了抵觸情緒,拒絕參加技術培訓。在他們的意識中,他們僅僅是購買了一輛拖拉機來進行農業作業,不需要申請許可證,也不會對交通產生影響。結果導致基層農業機械化技術培訓機構缺乏足夠的學生資源,機構的生存迎來危機。
2? 農機化技術培訓機構發展對策
2.1? 創新教學方式
隨著農業機械化的迅速發展,許多新型農業設施及技術進入農民們的視野中。而為了滿足農民們的作業需要,培訓機構應當及時更新教學資料,了解農業機械的最新消息,以提高學員的專業知識和實踐技能,并根據實際情況編寫更多現代實用的教科書。從而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和教育機構的教育水平。同時教育機構還應當對教學方式進行改革,依據現代教育理念來優化機構的教學策略。并以更為直觀的方式向學員們展示機械設備的具體操作流程,從而不斷加強機構教育模式的改革。此外,農業機械培訓和教育機構應向受訓者灌輸相關法律和法律概念,以減少農業運輸車輛發生安全事故的發生,同時也能保證他們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
2.2? 增強教學水平
培訓課程的效果取決于培訓教師的專業能力,因此培訓機構需要注重對培訓教師在教學水平上的提升。培訓機構不但在招聘時需要仔細對教師能力進行斟酌,還需要給現有的教師提供培訓的機會,只有教師的專業水平得到提升,培訓機構才能夠擴大自己的知名度,進而加強機構對學員的吸引力。因此,培訓機構要想獲得更進一步的發展,就必須對自身的師資力量進行擴充,這是提高培訓機構教學質量的重要前提。同時教師自身也需要不斷學習,關注農業領域中心出現的機械技術,將理論培訓與實際操作有機結合,從而培養出更先進的農機技術專家。
2.3? 改善辦學條件
首先,當地的農業部要重視培訓機構的作用,為培訓機構提供一定的補貼,加強對培訓機構的財政支持,從而改善培訓機構的辦學條件。其次,在宣傳方面給予培訓機構一定的政策支持,幫助有需要的農民了解培訓機構的特點和重要性,增強培訓教師的待遇,從而為提高培訓機構的教育水平打下基礎。同時,有必要支持農機培訓機構聯合教育和合作教育的教育理念,使農機技術培訓項目可以進入更廣闊,更大的專業發展平臺。
2.4? 拓展培訓業務
農業機械化技術教育機構應逐步完成正規化轉型,并以此為基礎,擴大農業機械教育業務,為農民提供更好的服務。隨著購置補貼政策的實施,農業生產的所有環節,如農業,種植,管理,收割,運輸,儲存,加工等,都已開始進入機械化的進程。為此,培訓機構有必要提前購買新機器和新技術以適應市場需求,更好地為機器操作員服務,提高培訓教師的技能水平,以幫助農民增加收入。
3? 總結
傳統的農業機械設施被取代已是大勢所趨,如今的培訓機構應當緊隨時代發展的腳步,對自身的教學方式,教學內容等進行創新,從而增強教學水平,優化辦學條件,為新時代農業發展提供助力。
參考文獻
[1] 賈延令.創新農機化技術推廣工作的探討[J].當代農機,2020,16(8):50-51.
[2] 方秀梅.基層農機化技術推廣工作實踐研究[J].南方農機,2020,51(15):91.
[3] 王磊.基層農機化技術培訓機構的現狀及發展建議[J].農民致富之友,2019,7(15):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