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少峰
俄羅斯橫跨亞歐大陸,瀕臨太平洋和北冰洋,由波羅的海和黑海直通大西洋,是一個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世界大國。近年來,俄羅斯不斷介入太平洋島嶼地區事務。盡管客觀存在的遙遠距離妨礙了俄在這一地區的力量投射,但是俄羅斯作為世界大國仍展現出了積極參與太平洋島嶼地區事務的意圖。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后,美國和蘇聯就世界霸權進行了長期爭奪。歐美國家與太平洋島嶼地區接觸較早,在這一地區的軍事政治存在較為強大。為了展開與美國的爭奪,獲取更多情報信息,蘇聯抓住美國與太平洋島嶼在托管地獨立、海洋專屬經濟區劃界以及禁止核試驗等問題上存在分歧的機會,迅速參與該地區事務。20世紀70年代,蘇聯與斐濟、巴布亞新幾內亞、薩摩亞、湯加等島國建立外交關系。1985年,蘇聯與基里巴斯簽訂了總金額約為150萬美元的漁業合作協定,這項收入相當于當時基里巴斯年度預算支出的約四分之一。1986年,蘇聯又與瓦努阿圖簽訂了漁業合作協定。在與太平洋島國合作方面,蘇聯的漁業投入明顯高于美國,但比漁業更重要的目的是為了獲取美國軍艦活動的情報。蘇聯還尋求使用島國的港口進行補給,例如蘇聯曾嘗試以經濟援助的形式參與湯加、薩摩亞的港口建設。
蘇聯解體后,俄羅斯一度奉行親西方的外交政策,但很快就進行了戰略調整,轉向“全方位”外交,提升了對亞太地區的重視。21世紀第一個十年結束后,世界格局多極化趨勢日益凸顯,國際關系日趨復雜,尤其是國際權力不斷向亞太地區轉移,使得俄羅斯外交方向調整進一步深化。2016年11月,俄羅斯在其公布的《俄羅斯聯邦外交政策理念》中寫道:全球權力和發展潛力正在分散,并向亞太地區轉移,侵蝕著傳統西方大國在全球經濟和政治上的主導地位;世界文化和文明的多樣性、多種發展模式并存的格局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凸顯。在這種判斷基礎上,俄羅斯決定進一步加強本國在亞太地區的地位,改善與地區各國關系。俄羅斯有興趣積極參與亞太一體化進程,推動在亞太地區構建一個包容、開放、透明和公平的集體安全與合作架構。就太平洋島嶼地區而言,俄羅斯提出在大洋洲地區保持影響力是其全球戰略的一部分。2017年11月初,在越南峴港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部長級會議上,俄外長拉夫羅夫會見了參會太平洋島嶼地區各國外長,強調俄羅斯在亞太地區特別是在南太平洋地區發揮的重要作用。
近年來,俄羅斯開始尋求采用多元化方式,全面加強俄與太平洋島國聯系。第一,加強軍事交往。俄羅斯是軍事大國,太平洋島國則普遍擁有龐大海洋專屬經濟區需要維護,彼此開展軍事合作的潛力很大。從2015年起,俄羅斯開始推行海軍復興計劃,改變“只見大海不見大洋”的狀況。俄羅斯亦尋求加強在太平洋島嶼地區的軍事存在,展現俄軍事實力。2017年12月,俄羅斯派出兩架遠程轟炸機對靠近太平洋島嶼地區的印度尼西亞比亞克島的軍事基地進行了為期五天的訪問。2018年5月,俄羅斯軍艦前往巴布亞新幾內亞進行訪問,這是俄羅斯海軍第一次對前澳大利亞屬地進行訪問。
2018年11月,俄羅斯總理梅德韋杰夫出席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
第二,加強各層級互訪,密切外交互動。2018年,亞太經合組織成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在巴布亞新幾內亞莫爾茲比港舉行,俄總理梅德韋杰夫與巴新領導人舉行會談,簽署了一系列合作協議。同年,馬紹爾群島共和國總統希爾達·海涅訪俄。2019年,斐濟議會代表團前往俄羅斯訪問。俄羅斯與太平洋島國開展了一系列技術和人力資源培訓等方面項目合作,例如基里巴斯、密克羅尼西亞聯邦、瑙魯和帕勞等國官員在俄羅斯外交學院接受培訓。俄羅斯還推動加強與太平洋島國互設外交機構,目前已經有薩摩亞、帕勞、斐濟等國在俄設有名譽領事,俄羅斯則在巴新、瓦努阿圖、馬紹爾群島、帕勞和斐濟等國設立名譽領事。為了加強人員交流,俄還與斐濟(2012年)、瑙魯(2015年)、瓦努阿圖(2016年)等簽訂了互免簽證旅行協議。
第三,利用國際組織平臺擴大與太平洋島國的互動。聯合國大會休會期間,俄羅斯外長時常與太平洋島國領導人舉行會議。2018年4月,俄羅斯與斐濟簽署《關于俄羅斯聯邦外交部和斐濟共和國外交部之間的協商計劃》,再次強調在雙邊場合以及在主要國際組織休會期間,在有希望的合作領域促進俄與地區國家之間的互動。
在太平洋島國中,斐濟、巴布亞新幾內亞與俄羅斯的關系最為緊密。斐濟是太平洋島嶼地區的交通樞紐,許多域外大國在斐濟設立有使領館,一些國際組織也在斐設有辦事處。早在1974年,斐濟就與蘇聯建交,但隨后很長時間內兩國之間幾乎沒有互動。2006年,斐濟發生了軍事政變,美國、澳大利亞和歐盟等隨即對斐濟實施了制裁。澳大利亞還試圖推動聯合國將斐濟軍人列入維和行動人員黑名單。同時,斐濟在太平洋島國論壇和英聯邦的身份被暫停。面對西方國家的巨大壓力,斐濟政府啟動了“向北看”政策,致力于使斐濟的對外關系多樣化,加強斐濟與包括俄羅斯在內的非西方國家的關系。
2012年2月,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訪問斐濟。2013年,斐濟總理姆拜尼馬拉馬訪俄,與俄總理梅德韋杰夫簽署了三項協議和兩份諒解備忘錄,其中包括軍事合作協議。其后,俄羅斯向斐濟提供了多批武器援助,俄羅斯導彈和炮兵軍官尼古拉·帕辛中將還率領軍事教員代表團赴斐幫助訓練斐濟軍隊。兼任駐澳大利亞大使的俄駐斐濟大使也時常奔走于堪培拉與斐濟首都蘇瓦之間,協調兩國關系。
巴布亞新幾內亞是大洋洲陸地面積第二大國家,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有俄羅斯科學家、民族學家、生物學家到訪巴布亞新幾內亞。1976年,蘇聯與巴布亞新幾內亞建交,雙邊互動也逐漸頻繁,但是長期以來兩國經貿合作仍較為薄弱。近年來,俄羅斯與巴新合作加速發展。2019年,俄羅斯經濟發展部代表團訪問巴布亞新幾內亞,簽署一項深化經濟合作諒解備忘錄,包括俄羅斯為巴新學生提供在俄大學用英語學習的機會等。2021年5月,俄羅斯宣布向巴新提供新冠疫苗。
當前,俄羅斯已經與斐濟、巴布亞新幾內亞、湯加、薩摩亞、瓦努阿圖、馬紹爾群島、密克羅尼西亞聯邦、帕勞、圖瓦盧、瑙魯等十個太平洋島國建立了外交關系。然而,俄羅斯與島國之間發展關系仍面臨著遙遠地理距離的挑戰。2012年,俄羅斯開始接觸所羅門群島并試圖與其建立外交關系,但時至今日仍未成功。還需要看到的是,俄羅斯在短期內不太可能從太平洋島嶼地區獲得大多的實際利益。不過,俄羅斯加強與這一地區國家關系有著較強的象征意義,是俄推動全球多極化戰略的一部分,同時也意在為俄在這一地區謀求長期戰略利益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