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圣華
2021年6月15~18日,朝鮮勞動黨召開第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討論了2021年上半年度經濟執行情況以及農業生產、疫情防控、外交政策和組織人事安排等議題。今年1月朝黨召開第八次代表大會,提出國家經濟發展五年戰略(2021~2025年),并在2月初召開八屆二中全會,通過了關于貫徹落實八大提出的五年計劃的第一年任務的決議。三中全會后朝鮮《勞動新聞》發表社論,宣稱本次全會是總結二中全會部署的2021年度黨和國家主要政策執行情況的會議,其宗旨是“為及時解決當前人民最關心和期盼的迫切問題采取決定性實施措施”。
金正恩在朝黨八大的總結報告中肯定了七大以來取得的成績,同時也坦承,幾乎所有部門在很大程度上沒有完成七大提出的五年戰略目標。總結報告就影響國家經濟發展五年戰略執行的主客觀因素進行了分析,認為以美國為首的敵對勢力對朝鮮的野蠻制裁、連年的自然災害和本次新冠疫情是阻礙完成目標的客觀因素;而制定五年戰略目標未以科學為依據、科學技術沒有起到牽引作用、不合理的經濟工作體系和秩序則是經濟發展沒有走上正確軌道的主觀因素。
報告在以缺點和教訓為主線總結了七大以來的經濟工作之后,闡明了今后五年經濟領域的斗爭路線,指出經濟領域總的方向是抓好經濟發展的中心環節,搞活整個國民經濟,奠定改善人民生活的牢固平臺。新的五年計劃的主題依然是自力更生、自給自足。執行五年計劃的前提是,以內閣為國家經濟司令部,實施經濟工作的內閣責任制,決定性地改善經濟管理方式,靠技術力量推動原材料國產化和生產正常化,推動對外經濟活動以補充和增強自立經濟的基礎和潛力。
報告對化學工業、電力部門、煤炭工業、機械工業,以及林業、交通運輸、建材工業、旅游業等主要經濟部門明確了主要任務和發展方向。在改善民生方面,把農業、輕工業、水產部門規定為直接關系人民日常生活的三大部門,強調一定要在解決人民吃穿住問題上實現重大突破。
三中全會主要圍繞國家政策在上半年的執行情況、農業生產問題、防疫形勢長期性問題、當前國際形勢及其應對方向、改善人民生活和改進育兒政策等議題進行討論。針對經濟領域的討論主要集中在上半年經濟運行情況、農業生產問題以及育兒政策和女性勞動力的動員方面。
金正恩首先“高度評價”貫徹落實黨代表大會決議的第一年工作計劃到目前為止取得了良好成就,指出雖然今年以來主客觀條件和環境更加困難,但上半年完成工業總產值計劃的144%,比去年同期增長25%。
但金正恩接著指出,在執行國家計劃和政策任務過程中面臨的種種障礙和困難導致了一系列偏向。尤其是因農業部門去年遭受臺風災害未完成糧食生產計劃,目前人民的糧食情況緊張,需要提出解決問題的積極對策。
全會把糧食短缺問題作為第二項議題進行討論,這表明了糧食問題的現實緊迫性。金正恩強調搞好農業生產是黨和國家最重視、最優先解決的任務,要求集中全黨、全國力量保障農業生產。
在因臺風襲擊和疫情封國境造成農業物資進口下降的情況下,去年朝鮮未完成糧食生產計劃。聯合國糧農組織(FAO)預計朝鮮今年的糧食缺口為85.8萬噸,韓國智庫預計其缺口為70萬~100萬噸。
會議對上半年工作進行了總結分析,并組織為具體研究下半年工作任務而組建的各部門小組召開專門會議,確定政策方案。
全會還特別討論了改善和加強育兒政策的問題。金正恩強調,保障育兒環境是黨和國家的最重大政策和最高夙愿,并指示要以國家負擔的方式給全國幼兒提供營養食品。三中全會閉幕之后,朝鮮緊接著召開了朝鮮社會主義女性同盟(相當于中國的全國婦聯)第七次代表大會,也表明通過女性勞動力的動員來補充農業和其他部門的勞動力缺口成為今后主要的政策基調。
從三中全會對上半年國家經濟政策執行情況的總結來看,朝黨中央對當前國內經濟形勢的認識是清晰的。但需要看到,受朝鮮經濟發展固有規律的局限,以及國際制裁和新冠疫情長期化的壓力,朝鮮僅靠自力更生恐仍難以突破其發展瓶頸,國民經濟各部門也有可能仍無法完成五年計劃,甚至出現更嚴重情況。
朝鮮經濟發展所面臨的困難,可以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朝鮮經濟迄今無法擺脫依賴國際援助的發展模式。從朝鮮戰爭結束后的戰后復興期開始,朝鮮的發展在相當程度上依賴世界社會主義陣營的援助。蘇東劇變后這種國際援助突然中斷,對朝鮮經濟發展的影響極為嚴重,也是朝鮮進行“苦難行軍”的重要歷史原因。早在上世紀60年代,朝鮮就提出自力更生發展獨立自主的民族經濟的路線,本意是擺脫對外援的依賴。時至今日,金正恩在朝黨八大依然強調自力更生。但由于朝鮮自身資源匱乏,靠自力更生挖掘內部發展潛力的效果有限,而面對新的內外形勢,通過擴大對外開放融入國際經濟合作體系,又是朝鮮難以接受的選擇。因此,在對朝國際制裁解除之前,通過自力更生發展經濟會仍然會遇到很多困難。
第二,國防優先政策在某種程度上也抑制了朝鮮經濟的發展。因美國軍事威脅的存在,朝鮮的國策經歷了三代領導人的“經濟、國防并進政策”“先軍政治”以及“核、經濟并進政策”,國防優先政策始終未變。近年朝鮮將國家戰略路線重點轉移到經濟發展方面,但朝鮮認為朝美簽訂和平條約之前無法消除美國的對朝軍事威脅,因此國防力量的強化會一直延續下去。
第三,朝鮮存在勞動力不足問題。三中全會的一項政策基調是,為完成糧食生產計劃,要實施勞動力的最大化動員,該項政策今后可能波及農業和其他經濟部門。朝鮮人口基數小,勞動力資源有限,近年來又有大量女性勞動力脫離生產活動從事商業活動。本次全會改善和加強育兒問題議題的目的就是通過改進育兒環境釋放女性勞動力,以此來彌補農業生產中的勞動力短缺問題。
第四,朝鮮的金融體系和資源配置方式須亟待改善。2009年朝鮮第五次貨幣改革沒有達到預期目標,對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造成影響,同時朝鮮還存在計劃配置和市場配置并存的雙軌制資源配置方式。雙軌制只是一種過渡性的資源配置方式,將來終究要并軌到其中一種形式上。對堅持傳統的社會主義計劃經濟的朝鮮來說,對市場經濟的取舍將決定今后經濟發展的具體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