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至4日,第九屆世界和平論壇在京舉行。本屆論壇的主題為“后疫情時代的國際安全合作:維護和踐行多邊主義”。
7月3日,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出席論壇開幕式并發表題為“守護世界和平,推動人類進步”的主旨演講。王毅表示,我們剛剛隆重慶祝了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深刻總結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百年奮斗的偉大成就,莊嚴宣布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第一個百年目標,昂首邁進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征程。王毅指出,縱觀當今世界發生的各種對抗沖突和治理困境,追根究底,還是在于多邊主義的理念沒有得到有效維護,以聯合國憲章為基礎的國際準則沒有得到充分尊重。維護并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是解決當今世界錯綜復雜問題,有效應對各類傳統和非傳統安全挑戰的正確方向,是打破零和博弈,抵制單邊霸凌,真正實現持久和平與共同安全的必由之路。
多國前政要、駐華使節、智庫負責人在為期兩天的論壇上針對疫情以及逆全球化等新形勢下的危機進行討論。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新加坡前總理吳作棟、阿富汗前總統卡爾扎伊、澳大利亞前總理陸克文、歐洲理事會前常任主席范龍佩、聯合國前秘書長潘基文、泰國前副總理素拉杰等出席論壇。中國人民外交學會會長王超,清華大學校長、世界和平論壇主席邱勇,校務委員會主任陳旭,外交學會副會長李惠來,外交部前副部長、清華大學國際關系研究院榮譽院長、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傅瑩,中聯部原副部長于洪君,世界和平論壇秘書長閻學通等出席論壇。清華大學副校長楊斌主持開幕式。
在主題為“國際秩序變化趨勢”的大會上,福田康夫說:“進入21世紀以后,中國取得了世界上史無前例的快速發展。今天我們面臨著氣候變化、環境問題等人類共同的危機,為了渡過難關,中美日必須齊心合力拿出智慧,并建立國家首腦之間的信任關系。”潘基文表示,在今天的世界中,孤立主義是不可行的,必須要進行國際合作,來解決國際挑戰。陸克文在演講中對國際秩序,特別是對中美關系,如何處理中美關系,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在主題為“重振多邊主義”的大會上,范龍佩在講話中回顧了冷戰后世界格局的新變化。他表示,世界格局的新趨勢需要深化全球治理,包括推進世貿組織改革、落實《巴黎協定》、合作應對網絡攻擊、維持全球金融穩定、團結抗疫及推進疫后復蘇。傅瑩指出,中國不希望多邊主義成為任何國家謀取自身利益的工具,而應以利他和維護多方利益的態度,實現更宏大的利益需求,大國在推行多邊主義理念時尤其要克制追求獨家利益的沖動。多邊主義反對排他性和歧視性,應在遵守規則的情況下,發揮全球和區域多邊框架和機制的作用,以對話協商的方式照顧各方利益和關切。
在主題為“重塑大國關系”的大會上,于洪君表示,當今大國關系呈現出險象環生、日益緊張、前景不明的嚴峻態勢。那種堅持冷戰思維、強權政治和集團利益的帝國式的大國外交,無益于地區穩定和平,也不利于大國關系重塑和全球治理體系改善。因此,需要共同構建均衡穩定、協調發展的新型大國關系。
世界和平論壇創辦于2012年,是由清華大學主辦、中國人民外交學會協辦的非官方年度國際安全論壇。本屆論壇設置大會、小組討論等。在會議中,嘉賓們就數字時代下的地緣政治、“一帶一路”與全球經濟恢復、亞太安全合作與東盟的作用、金磚國家與全球治理、供應鏈重構與全球化走向等多個話題展開討論。
6月21日,古巴生物醫藥集團宣布其自行研發的新冠疫苗“阿夫達拉”有效率達92.28%,這使古巴成為首個自行研發、制造新冠疫苗的拉丁美洲國家。
古巴生物醫藥集團發表公告稱,由古巴遺傳和生物工程中心研制的新冠疫苗“阿夫達拉”在接種三劑次后的有效率高達92.28%,成為世界上最有效的新冠疫苗之一。據悉,“阿夫達拉”已經進入臨床試驗的最后階段,將于6月底或7月初得到古巴有關機構的正式授權。此外,古巴芬利疫苗研究所在此前的6月19日宣布,其研發的三針新冠疫苗“主權02”在接種兩劑次后即可達到62%的有效率,這款疫苗也將于近期獲得批準。
自2017年以來,美國政府實施了240余項措施加強對古巴的封鎖,其中疫情期間的多項新增限制措施嚴重阻礙了古巴獲取疫苗生產物資。今年5月,古巴在哈瓦那開始進行大規模疫苗接種,旨在對抗首先在南非發現的“貝塔”變異病毒。據古巴官方統計,該國約1120萬人口中已有近100萬人完成了疫苗接種,預計未來幾周還將有約170萬人接種疫苗。
美國國家情報總監辦公室6月25日發布一份解密報告,內容是關于美國軍方近年報告的“不明空中現象”(Unidentified Aerial Phenomena,下稱UAP現象)的評估分析。這份報告是基于144起UAP現象完成的,發生時間介于2004年11月至2021年3月之間。不過,該報告并未就許多關鍵問題給出明確答案。
美國海軍和空軍分別在2019年3月和2020年11月建立了UAP現象報告機制。報告說,在上述UAP現象中,有80起被多個傳感器觀測到。針對UAP現象的原因,報告給出五種可能性:機載雜波、大氣現象、來自美國的機密項目、外國未知技術以及“其他”可能。報告說,大多數UAP現象“可能確實”意味著存在物理目標,因為這些現象是通過雷達、紅外、光電、武器系統等多種傳感器觀測到的,同時也包括肉眼觀察。報告還指出,在21份UAP現象報告描述的18起事件中,觀察者報告了不尋常的移動模式或飛行特征。這些觀測結果可能是傳感器失靈、信號干擾或觀察者的錯覺所致,需要額外的嚴格分析。對于被歸類為“其他”的UAP現象,報告稱其背后的原因仍是未知。
美國軍方2020年8月專門成立了“未知空中現象特別工作組”(UAPTF)。報告表示,該工作組計劃重點對出現不尋常的飛行特征或信號控制的少數UAP現象進行額外分析。
美國科學家在最新一期《地球物理研究快報》網絡版上發表論文稱,雷達數據顯示,火星南極地表之下可能存在數十個湖泊,這表明火星南極下面的液態水可能比科學家們想象的要多得多。
2018年,有研究團隊在分析歐洲空間局“火星快車”探測器收集的數據后宣布,他們發現了火星南極地區存在一個巨大的地下湖泊的證據,這個湖看起來約19公里寬,位于干燥寒冷的表面之下1.6公里處。隨后,該團隊利用“火星快車”上搭載的“火星地下和電離層探測雷達”(MARSIS)對這一發現進行了追蹤,又發現了另外三個地下湖的證據,每個地下湖寬約10公里。
在最新研究中,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博士生阿迪亞·庫勒和MARSIS聯合負責人之一、噴氣推進實驗室(JPL)的杰弗里·普勞特分析了15年來MARSIS開展的44000次觀測提供的數據,結果在南極地表下發現了幾十個與此前四個“隱藏”湖泊相同的雷達反射信號。
研究人員解釋說,這些雷達信號在名為“南極分層沉積物”的區域發現,那里有存在了數百萬年的水冰、干冰和塵土。但奇怪的是,這里的溫度約為-63℃,即使有被稱為高氯酸鹽的礦物存在,水也無法保持液態,這一現象困擾著研究人員。即便新發現的確是湖泊,但科學家們現在仍不清楚是什么讓這么多相對較淺的湖泊得以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