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昌鴻
(福建省廈門雙十中學,福建廈門 361000)
在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構建思維型課堂十分重要,其不僅能鍛煉高中生的動手操作能力,還能使高中生深入掌握抽象的物理知識。高中物理思維型課堂教學要求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既要結合《課程標準》的要求來設計教學,又要結合物理學科的特點,采取有針對性的教學策略,激發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物理思維,從而發揮思維型物理課堂的教學價值。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在物理學科教學中,教師應讓學生積極進行科學實踐,這也是幫助學生有效掌握知識的重要途徑[1]。實驗不僅是物理教學的核心內容,還是培養學生物理創造性思維的有效途徑。因此,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對物理實驗的演示,指導學生實際操作實驗,從而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例如,在教學“恒定電流”一章中的“游標卡尺與螺旋測微儀的讀數”時,首先教師可讓學生進行分組實驗,要求學生構思與設計電學儀器的使用方式,然后讓學生動手學習使用游標卡尺和螺旋測微儀等實驗器材,從而驗證相關物理讀數。教師在物理課堂教學中需要加強對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指導學生進行物理實驗的構思與設計,從而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教師應以教材為基礎,運用思維導推教學方式,使教學設計更加詳細。同時,教師應結合學生的問題,有針對性地為其提供指導。在講解物理理論知識時,教師運用思維導推教學方式,能有效提升學生的物理學習效率[2]。并且,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夠節省課堂教學時間,創新教學形式,從而更好地滿足《課程標準》的教學需求[3]。
在高中物理學習中,學生不僅要具備勇于質疑的品質,還要能提出既有深度又有質量的問題[4]。在教學中,教師應結合《課程標準》,采取習題訓練教學法,幫助學生更好地解決問題,并要求學生對題目的結果、條件及圖像等提出質疑,使其深入思考。這樣不但可以使學生具備勇于質疑的品質,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例題:如圖1 所示,銅棒的長度為10 厘米,質量為50 克,用長度為10 厘米的兩根輕軟導線水平懸在豎直向上的勻強磁場中,磁感應強度B=1/3T。當未通電時,輕線在豎直方向,通恒定電流后,銅棒向外偏的最大角度為37°,求棒中恒定電流大小。由于學生思維能力存在一定的差異,其解題方法各不相同。有的學生認為,先對銅棒進行受力剖析,通電后導線向外偏轉,這表明安培力方向垂直,電流與磁場方向向外,受力分析如圖2 側視圖所示。當最大偏角為37°時,銅棒受力平衡,可得出I=mgtan37°/BL。此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這一解法提出問題,題中銅棒向外達最高點時,桿子速度為零,但并非處于平衡狀態,因此不可用力的平衡解答。其中,應由動能定理得W電+W重=ΔE電,BIL2sin37°-mgl (1-cos37°) = 0,解出I= 5A。在習題訓練教學中,教師可以呈現典型錯例,讓學生判斷正誤,拓展學生思維,使其進行自主研究。這樣一來,學生不僅可以對自己的解題方法進行反思,還能積極參與思維訓練,提高思維創新能力。

圖1 銅棒通電狀態

圖2 受力狀態分析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既是開啟學生學習大門的鑰匙,又是調動學生思維的最有效途徑[5]。學生只有對物理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才能深入探究所學知識。在物理課堂上,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思考、觀察、實踐、總結、反思,提高其學習質量,并在此過程中發展其創新思維,使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后續學習奠定良好基礎。
例如,在學習“靜電場”一章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開展教學。在講“自然界中的兩種電荷”的知識時,高中生對電荷的知識了解較少,只是停留在抽象層面上,難以靈活運用所學知識。針對這一情況,教師可以提前錄制微課視頻,并用多媒體設備播放出來,為學生展示用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所帶的電荷為正電荷,用毛皮摩擦過的硬橡膠棒所帶的電荷為負電荷,使學生能夠觀察摩擦的細節。將抽象的理論知識轉變為生動的視頻,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可以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所學知識,為其物理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奠定堅實的基礎。
綜上所述,教師在《課程標準》的指引下,構建思維型課堂,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對學生物理綜合素養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在物理教學中,教師應及時轉變教學理念,總結教學經驗,逐步優化教學方式,幫助學生更深入地理解抽象的物理知識,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從而促進學生物理學科核心素養的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