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九云
(江蘇省南通市如東縣河口鎮景安初級中學,江蘇南通 226000)
概念圖是一種用節點代表概念、連線表示概念間關系的圖示法,是一種有效的學習工具,不僅可以將知識結構網絡圖形化,還可以將思維可視化。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應有效應用概念圖,優化改善教學形式,引領學生學習,深化他們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與記憶,幫助他們構建結構化與系統化知識體系[1]。
課前預習是課堂教學的前奏,預習效果的好壞會直接關系到課堂教學質量的高低。預習環節能使學生初步認識即將學習的新知識,從自身理解與學習能力出發明確本節課的重點與難點。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概念圖優化課前預習形式,讓學生結合概念圖中的標注展開自主預習,記錄重難點,進而提高他們的預習效率,為課堂教學奠定基礎。
例如,在教學“二元一次方程”時,教師可以圍繞本節課的知識要點設計一個概念圖(見圖1),其主要包括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解二元一次方程與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應用等。教師要指導學生對照概念圖自主預習,提示他們可以聯系一元一次方程的相關知識預習,并找出兩類方程的區別和聯系。同時,教師要結合概念圖布置一些預習任務,如了解二元一次方程概念、解法、解的不唯一性;把一個二元一次方程進行變形,成為用一個關于未知數的代數式表示另一個未知數的形式;初步學會利用二元一次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簡單歸納求二元一次方程解的思路與方法等。另外,學生還要標注出疑難點,并分類整理預習內容。教師借助概念圖指導學生進行課前預習,把本章節的知識以列提綱的形式展示出來,能使其了解知識難點的所在,提高預習質量,在課堂中有側重點地認真聽講。

圖1
當前,隨著教育改革的大力推進,很多新穎、個性化的教學方式層出不窮。概念圖便是其中之一,教師在授課中規范使用概念圖,創新知識教授方式與流程,清晰展示各個知識要點之間的關系,可以輔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與掌握知識,讓他們始終處于最佳學習狀態。
在教學“探索直線平行的條件”中,首先,教師設疑:“平行線的定義能否作為判斷兩條直線是否平行的方法呢?如果能,用平行線的定義來判斷兩條直線平行需滿足什么條件?”然后,教師在課件中出示“平行線的判定概念圖”,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使其用平行線的定義判定兩條直線是否平行。接著,教師在課件中出示兩條直線的兩種位置,一組平行,另一組不平行。學生通過觀察發現,當無法用定義來判斷兩條直線平行時,就要尋找另外一些判定方法。教師可引導學生按照概念圖(見圖2)中的提示展開探究,引導他們由角的關系和第三條線來判定兩條直線是否平行。這樣,教師引導學生在概念圖的輔助下探索直線平行的條件,為其指明學習方向,讓他們由淺入深地學習新知識,提高了學生的知識理解能力,使其體會到說理的必要性,形成了嚴謹的數學思維。

圖2
初中數學教學的目的之一是幫助學生掌握學習數學的方法,培養他們的邏輯思維與推理能力。概念圖的有效應用就是一種啟發式教學方法,初中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應用概念圖建立知識框架,引領學生有層次地學習新知識,為其帶來全新的體驗。這不但有助于學生數學思維的發散,而且能促使他們形成清晰明了的學習思路。
以“全等三角形”教學為例,教師結合本章內容繪制一個概念圖(見圖3),構建完整的知識框架。首先,教師指導學生動手裁剪出兩個一樣的三角形,使其從邊的長度、角的大小及形狀等方面進行仔細觀察、對比與分析,引領他們順利得出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并找出對應頂點、對應邊和對應角,歸納全等三角形的性質。然后,教師指導學生利用這兩個全等三角形組合新的圖形,并思考:“如何改變一個三角形的位置,使之與另外一個三角形重合?”學生在小組內動手操作、分析和討論,體會全等三角形的變換,學會找對應邊與對應角。最后,學生繼續圍繞概念圖學習全等三角形的其他知識。教師有效應用概念圖構建完整的知識框架,明確本節課的重點部分,引導學生有針對性地進行學習與思考,使其慢慢形成了完善的知識網絡體系,提升了他們的教學思維能力。

圖3
知識構建是從利用已有概念對事物進行觀察和認識開始的,而知識學習是在建立一個概念網絡后,不斷地給網絡增添新內容,最終構建完善、系統的知識體系的過程。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有效應用概念圖的目的是改善教學效果,所以教師要把握好課堂上的各個教學契機,極力發揮概念圖的服務性功能,帶領學生高效學習數學知識,從而實現預期教學目標。
例如,在教學“多邊形的內角和”時,教師可以圍繞具體教學內容設計以下具有針對性的概念圖(見圖4),以此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多邊形的內角和公式。具體來說,教師結合概念圖提問:“任意一個四邊形的內角和是多少度?”首先讓學生回顧三角形的內角和等于180°,為研究四邊形、五邊形、六邊形、n邊形的內角和公式推導做好準備,使學生在概念圖引領下發現相關規律,親身經歷轉化過程。然后,教師以概念圖為基礎,引領學生依據三角形內角和的推導方法,探索多邊形的內角和公式,合作得出多邊形內角和= (n-2)·180°,由此獲得新知識。如此,教師把概念圖同課堂教學進行有機整合,帶領學生循序漸進地探究和得出多邊形的內角和公式,使其深入理解了轉化思想,突出了概念圖的服務功能,讓學生對知識的記憶更為深刻。

圖4
目前,在初中數學教學活動中應用概念圖仍處于探索階段,教師要不斷學習和摸索,把握好數學知識的特征,以及概念圖的作用與應用技巧,并根據實際情況在不同的教學環節靈活應用概念圖,從而讓數學課堂煥發出更多的活力與生機,幫助學生學好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