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其龍,居來提·艾尼瓦爾,虞亞菲,馬倩云,朱輝(通信作者*)
(1.新疆醫科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烏魯木齊 830000;2.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胸外科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烏魯木齊 830000)
肺癌是目前世界上發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惡性腫瘤,90%以上患者發病年齡超過40歲,少見青少年,我院近年收治了1例16歲男性高分化肺腺癌患者,為加強臨床對此類患者的認識,加深對肺磨玻璃結節(GGO)的理解,現將該病例報道如下。
患者男,16歲,因“咳嗽,咳痰伴胸部疼痛2月余,體檢發現左肺占位1月”為主訴入住我院。來院2月前患者因咳嗽伴左側胸痛,當地醫院考慮“上呼吸道感染”給予口服抗生素(具體不詳)后咳嗽咳痰較前略好轉,于1月前行胸部CT示左肺下葉外基底段可見一磨玻璃結節、邊緣模糊,直徑8mm,建議隨訪。來我院復查胸部CT,提示結節未見明顯變化,繼續抗炎治療兩周后再次復查胸部CT(圖1、圖2)見結節大小無變化、但實性成分增加且有新生血管匯入。入院完善術前相關檢查后,行胸腔鏡下左肺下葉切除術,術后病理(圖3):高分化腺癌,貼壁生長型,腫瘤大小1*0.8*0.7cm,免疫組化:ALK缺失突變(-),EGFR基因(-),隨訪三月未見縱隔淋巴結腫大及肺內新發病灶。

圖1

圖2

圖3
肺癌是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嚴重威脅人類的生命健康。近年來我國肺癌的發病率明顯上升。在2019年1月,國家癌癥中心發布了最新的全國癌癥統計數據,2015年中國惡性腫瘤發病率和死亡率的統計數據[1],肺癌成為惡性腫瘤發病率和死亡率的首位。2015年中國男性和女性肺癌的發病率分別為50.9/10萬人年和22.4/10萬人年,是引起癌癥患者死亡的重要病種[2]。
不同年齡段的肺癌患者發病率不同,在2014年林佩珊、陳彩霞等對肺癌特征分析中得出:肺癌住院病例呈逐年遞增趨勢,發病年齡主要集中在61-70歲年齡段[3],近年也有不少的文獻分析結果得出肺癌的高發年齡段主要集中在61-70歲年齡段[4-7]。但對于青少年的肺癌的報道較少,僅有零散的個案報道。在我國國內,目前報道的最小的肺癌患者為6歲男性黏液表皮樣癌患者[8],最小的肺腺癌患者為7歲女性涎腺型高分化腺癌患者[9]。據國外有關報道,最小的肺癌患者為10歲女性肺腺癌患者[10]。本例患者年齡僅16歲,有咳嗽伴胸部疼痛的陽性癥狀及體征,否認吸煙史及粉塵接觸史、否認腫瘤家族史,追問病史、其父有多年的吸煙史。但以上呼吸道感染癥狀發現肺部磨玻璃結節,抗炎治療后“上感”癥狀好轉但隨訪期間結節非但沒有消失、且出現影像學變化。因此,我們認為對于存在肺部磨玻璃結節病變的低齡患者,即便年齡較小、但隨訪期間或內科抗炎治療后結節無變化或出現影像學變化的因不除外腫瘤可能。
肺磨玻璃結節(GGO)是指在CT上表現為密度輕度增加,呈局灶性云霧狀陰影,內可見血管及支氣管紋理[11]。其根據病灶內是否存在實質成分,又分為單純型(pGGO)和混合型(mGGO),若其內存在實性成分,則提示惡性可能性大,實性成分越大,發生轉移和侵襲的可能性越大。若GGO在隨訪中出現直徑增大,出現實性成分或實性成分增加,血管生成,出現毛刺、分葉及胸膜凹陷征多考慮為惡性[11-12]。本例患者在隨訪期間其影像學上出現磨玻璃結節內似可見血管匯入,實性成分增加、邊緣模糊,考慮惡性不除外遂手術治療。而術后病理同樣證實我們對于肺部惡性腫瘤的判斷。
綜上所述,當患者在隨訪期間其CT影像學上表現為實性成分增加,血管生成,出現毛刺、分葉及胸膜凹陷征時,即使是低齡患者也應充分考慮惡性可能,積極進行外科干預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