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雅楠
(晉城大醫院骨三科,山西 晉城 048006)
近年來,在我國加速工業化的進程中,骨科創傷和感染傷口的患者數量也逐漸上升[1]。負壓閉式引流技術(vacuum sealing drainage,VAD)作為一種比較常見的治療骨科創傷和感染創面的方法,對于保護和引流創面、促進創面肉芽生長非常有幫助[2]。閉式負壓創面引流技術是一種簡單有效的理想方法,能有效避免交叉感染,保證引流創面清潔度,改善引流創面血液循環,使引流創面快速愈合。這種方法還可以減少換藥的次數,減輕患者額痛苦,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降低醫療費用等優點。本次研究選取2018年5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接受VSD治療的骨科創傷及感染創面患者100例為研究對象,分析了采用VSD治療骨科創傷及感染創面的護理方法,結果報道如下。
從我院2018年5月至2019年6月選取收治的骨科創傷及感染創面患者共100例為本次的研究對象。按照患者的意愿分成兩組: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各50例患者。對照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3例;年齡在25~60歲之間,平均(38.5±1.5)歲。研究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2例;年齡分在26~62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9.5±1.5歲。對比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結果并無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以進行對比。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進行清創術,創傷患者12h前入院進行徹底的清創處理,患者在12h后入院的進行基本清創術,從受感染的傷口膿性分泌物的病原學檢查和藥敏試驗,合理清創和基本的清創術,清創后,傷口適當夾,包括房間隔缺損,和半透明膜封閉傷口,繼續吸引負壓傷口,感染創面可同時用敏感抗生素或慶大霉素溶液沖洗,5~7d后取出VSD。感染傷口標本取出后應立即進行病原學檢查。如果傷口小且肉芽形成飽滿,應立即縫合。皮膚移植術適用于傷口大、肉芽腫的患者;第二次甚至第三次VSD覆蓋是針對那些有深度創傷和更多軟組織缺損的患者,每次覆蓋時間仍為5~7d,直到肉芽豐滿,然后在傷口上進行植皮。感染傷口的病原學是陽性的,繼續抗炎,根據藥敏給予VSD覆蓋引流。
1.2.1 護理
對照組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
研究組患者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添加各項護理。(1)心理護理:創傷和感染性創傷是骨科常見的問題。其中大多數是由汽車事故和其他意外傷害造成的。事故發生突然,患者情緒波動較大,會經常出現緊張、恐懼、焦慮等心理反應,為此針對患者的心理采取了相應的措施。通過闡述VSD的目的、方法和原理,說明VSD具有感染率低、并發癥少、住院時間短等特點,讓患者消除憂慮,從而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2)飲食護理:在沒有消化道疾病的情況下,鼓勵患者多吃高蛋白、高熱量、高纖維素、富含膠原蛋白和維生素A、C的食物,以保證充足的營養。促進傷口愈合,恢復身體機能。(3)傷肢的體位護理:將患肢墊在墊子上,將患肢抬高至具有功能的位置。嚴禁下肢損傷患者下床,將患肢抬高至心臟水平以上,避免壓迫引流部位。應該用夾板或石膏固定骨突來防止壓瘡的形成。(4) VSD的觀察和護理:觀察閉式負壓引流是否有效:引流管是否流暢、創口邊緣皮膚有無壓扁、引流管是否扭曲、有無壓扁,為避免引流管脫落,可適當固定。密切觀察引流管是否通暢,注意引流液的數量、性質、顏色,每周更換引流瓶2~3次。更換引流瓶時,先夾住引流管,關閉負壓源進行更換。保持傷口和局部皮膚干燥。隨著引流時間的增加,引流量會逐漸減小。如果引流量突然出現減少的現象,揭去粘膜后中心負壓不會降低,可能會導致引流管堵塞。應立即更換引流管。使用VSD時,要觀察負壓源的負壓是否在規定范圍內,VSD敷料是否垮塌,引流管形狀是否存在,有無大量新鮮血液被吸出。如果正常,則不需要進行特殊處理。(5)創面的觀察及護理:VSD的應用一次可維持5~7d的有效引流,無需每天更換敷料,可減輕患者更換敷料時的疼痛,降低醫療成本,減少醫療工作量。如凹陷有效,若恢復到原來狀態說明負壓失敗,應及時向醫生報告原因,必要時更換引流裝置。VSD使創面處于負壓和相對隔離狀態??箙捬蹙委煵豢珊鲆?。因此,有必要定期更換和消毒皮膚,并更換生物膜。傷口顏色新鮮,分泌物逐漸減少,無異味。如果體溫正常,則判定沒有感染。 (6)肢體功能的恢復鍛煉:指導和輔助患者術后盡早的進行適當的運動鍛煉。幫助患者在術后24h內進行患肢運動。運動遵循由小到大、由輕到重循序漸進的原則,以患者的耐受性作為預防關節僵硬、肌肉萎縮等并發癥。肢體功能的恢復是護理的一項重要任務。
觀察研究組和對照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和護理效果。護理滿意度應用問卷調查的形式進行評定:問卷分數在8到10分的為十分滿意;問卷分數在6到8分的為滿意;分數在6分以下的為不滿意。
本文采用SPSS 26.0的版本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對所得的相關數據進行處理與分析,計數型指標(護理總有效率、護理滿意度)通過例(n/%)進行表示,再通過χ2進行檢驗,P<0.05則表示研究組與對照組之間結果存在明顯差異性。
研究組患者的護理總有效率為96.0%(48例),對照組患者的護理總有效率為80.0%(40例)。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的患者,二者的差異明顯,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比較兩組患者對的護理有效率[n(%)]
研究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98.0%(49例),對照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82.0%(41例)。研究組明顯高于對照組的患者,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且P<0.05。見表2。

表2 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n(%)]
骨科創傷患者進行清創后,皮膚缺損部位與外界接觸。一旦出現傷口感染,會給后期的治療帶來很大的困難,直接影響后期修復的效果[3]。VSD技術治療創面時,采用半透明閉合方式,防止外部細菌進入創面,保證創面內部和皮膚內水蒸氣的正常泄漏,將開放的創面變為閉合的創面。加速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組織再生。
臨床手術中經常遇到外傷和感染性創傷。以往通常采用換藥、引流管或引流條引流創面,使創面內壞死組織、分泌物、膿液排出。但這些方法的臨床效果往往不盡人意,療程較長。負壓閉式引流可擴大創面毛細血管直徑,增加血流。促進血管萌發和增殖;加強血管內皮細胞之間的聯系,促進血管基底膜完整性的恢復,降低血管通透性,防止組織水腫,從而改善創面微循環,有利于創面愈合。在研究組患者中,49例患者經過精心的護理,消除了顧慮,增強了戰勝疾病的信心,能積極配合治療。研究表示在VSD技術的應用過程中,護理配合很重要。只有密切觀察病情,做好心理護理、生活護理和營養支持,正確臥床體位,通暢負壓引流,加強功能鍛煉,才能有效預防并發癥的發生,保證滿意的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促進創面愈合的關鍵是用VSD治療骨科創傷和感染創面,做好心理護理和生活護理,加強患者的營養,加強功能鍛煉,并保持有效持續的負壓引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