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惠文,翁振聲,許立寧
(化州市鑒江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廣東 化州 525100)
二型糖尿病為人群中高發糖尿病類型之一,致病機理與胰島素抵抗存在密切相關性。臨床針對本病治療以食療與藥療相結合的辦法,其中藥物療法用藥后短期內效果較為顯著,降糖基礎用藥以二甲雙胍為主,藥物作用機理為掏空胰島素受體對胰島素敏感度水平,起到機體自響應作用[1]。臨床部分病例反應單獨用藥療效一般,聯合用藥效果高于單獨用藥。強有力文獻證明,二甲雙胍聯合吡格列酮治療控制血糖效果良好;達格列凈效果也得到了認可[2]。為擇取最為適配的降糖藥物,本研究特選取本院二型糖尿病患者50例開展用藥研究,效果滿意,現執行如下。
抽取本院二型糖尿病患者50例,病例納入時間為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抓鬮法分設A組(n=25例);男女分布12/13,平均(51.33±9.26)歲,病程2-8年,均值(5.95±1.11)年;B組(n=25例);男女分布13/12,年齡均值(51.28±8.94)歲,病程2-9年,均值(5.69±1.26)年。不同小組對象資料比對,數據比較無意義(P>0.05)。
入選標準:符合人民衛生出版社《臨床醫學-糖尿病篇》針對二型糖尿病的確診指征;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均超過正常值及7.0mmol/L與11.1mmol/L;年齡31-64歲;入選前血糖控制未利用藥物控制血糖;剔除藥物濫用與過敏;機體重要器官解剖學結構異常;抵觸本研究。患者及院方倫理委員會均對本研究知情,同意將研究數據行統計學分析。
均給予50例患者運動訓練指導與在營養師指導下的飲食控制方案;兩組護理措施均一致,但治療方法有所區別。均應用鹽酸二甲雙胍緩釋片(850mg/片,中美上海施貴寶藥業;登記文號:J20120010)口服,根據病情酌情調整劑量,最高不超過200mg/天;25例A組患者聯合應用達格列凈(10mg/片,阿斯利康制藥;登記文號:J20170040),起始劑量為5mg,日一次,于早飯后服用,最高不超過10mg/天;25例B組患者聯合應用鹽酸吡格列酮(15mg/片,天津武田藥業;登記文號:J20140082);起始劑量為15mg,日一次,于早飯前后服用均可,最高不超過45mg/天。兩組均持續治療半年,比對療效。期間不服用影響研究結果的其他降糖藥物。
(1)糖代謝參數:包括糖化血紅蛋白(HbAlc)、2hPG及FPG水平;(2)脂代謝參數:詳細為H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TG(三酰甘油)、TC(總膽固醇)水平;(3)統計不良反應發生率例數。
借助PEMS3.2統計學軟件,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
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后糖代謝參數比對[±s]

表1 兩組治療后糖代謝參數比對[±s]
指標 B組(n=25) A組(n=25) χ2 P FPG(mmol/L) 7.37±0.75 6.63±0.72 3.559 0.001 2hPG(mmol/L) 9.76±1.44 8.92±1.34 2.135 0.038 HbAlc(%) 8.32±0.86 7.74±0.82 2.441 0.018
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后脂代謝參數比對[±s/mmol/L]

表2 兩組治療后脂代謝參數比對[±s/mmol/L]
指標 B組(n=25) A組(n=25) χ2 P TC 4.82±0.75 4.32±0.62 2.569 0.013 TG 1.61±0.19 1.48±0.14 2.754 0.008 LDL-C 3.47±0.66 3.05±0.57 2.408 0.020 HDL-C 1.63±0.27 1.82±0.35 2.149 0.037
A組不良發生率為4.00%(1/25),其中僅出現1例頭痛,B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4.00%(6/25);其中出現貧血1例,頭痛2例,浮腫1例,低血糖2例,數據比較有意義(χ2=4.153,P=0.042)。
糖尿病為臨床內科高發慢性病類型之一,為機體代謝失常病癥表現。多因素分析表明,疾病高發風險因素與患者生活習慣不佳、種族特點、遺傳特性與年齡階段存在顯著性關聯。患者短期內高血糖控制主要通過藥物干預來執行,除此之外,患者自身也可通過運動鍛煉、飲食結構調整來降低機體血糖提升幅度[3]。
本研究特針對藥物療法對二型糖尿病患者的降糖效果開展研究。其中研究中所應用的通用降糖藥物二甲雙胍,其降糖原理臨床至今尚未完全明確,但最新研究表明,從分子生物學角度看,其可通過抑制細胞內糖異生關鍵酶基因表達,降低血漿中的有利脂肪酸;從而降低細胞內脂肪堆積水平,減輕炎癥反應;體內所存留的脂肪毒性也可降低,提升胰島素敏感性;B組所用藥物吡格列酮藥物活性成為為胰島素增敏劑,可提升周圍組織對葡萄糖的利用與吸收;也可減少肝糖原與體內的過分堆積,削弱胰島素抵抗性能,可作為二甲雙胍用藥輔助[4]。A組所用藥物達格列凈藥物活性成為為那葡萄糖轉運蛋白抑制劑,起作用機理為抑制腎小管與葡萄糖的重吸收,從而降低血漿內葡萄糖水平;另一方面也可通過降低尿糖釋放,改善糖代謝水平。本藥在降糖機制上與二甲雙胍截然不同,故兩者聯用可起到雙重降糖效果。通過分析達格列凈用藥安全性,李晉瑩[5]等人研究發現,其在降糖的同時,也具備機體多器官保護效能,其一為對心血管的保護作用;其二為對腎臟的保護作用;其三為降壓作用;其四為體重控制的作用(可減少脂肪堆積);其五為對血尿酸及對血脂控制的作用,改善脂代謝水平。服藥后對機體的損傷程度較小,其用藥安全性也較高。劉向陽[6]等人通過收集研究數據表明,臨床尚未發現應用達格列凈發生酮癥酸中毒的案例,也進一步驗證了本藥安全性的論點。但臨床用藥需注意達格列凈用藥造成患者體重下降這一特點,因其將體內多余糖分排除體外時,機體自動響應,表現為機體能量負平衡機制,這一結果造成患者機體新陳代謝供能不足,易導致患者出現體重下降表現;同樣從藥物在腎小管中的重吸收角度論述,其也能夠降低血液滲透壓水平,達到降低糖尿病患者血壓與血糖的雙重效能。因糖排出量過多,臨床用藥需注意生殖道細菌繁殖,并發感染可能。因此臨床建議應用本藥時,多飲水沖刷生殖道,以降低尿液中葡萄糖濃度。對于存在尿路高風險感染的患者,臨床不建議將本藥應用于反復尿路感染者與尿儲留患者中;針對合并糖尿病腎臟病的患者,需注意本藥應用后帶啦的腎損害。機體于能量負平衡狀態時,脂肪酸氧化程度增加,其氧化程度決定腎小管腎損程度水平,也可誘發機體產生炎性發生,造成用藥后的腎損。可見,臨床需根據患者合并癥情況,合理用藥。
本研究表明,治療后,A組各維度糖代謝水平及脂代謝參數均優于B組,且A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4.00%(1/25),較B組的 24.00%(6/25)的低,數據比較有意義(χ2=4.153,P=0.042)。這充分證明,于二型糖尿病治療中應用二甲雙胍復合達格列凈對患者對改善患者血糖及血脂參數效果顯著,且用藥安全性高,可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