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廈廈,胡藝,李霖,田玉鳳,郝海琴
(揚州大學護理學院,江蘇 揚州 225100)
臨床將分娩年齡≥35歲的產婦稱之為高齡產婦[1]。隨著我國二孩政策的全面開放、現代女性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婚育觀念的轉變,選擇晚婚晚育的人數呈逐漸上升趨勢。有研究顯示,在全面二孩政策全面開放后,高齡產婦數量大幅度增加,高齡產婦構成比由過去的7.76%上升至29.10%[2]。由于高齡產婦妊娠存在危及母嬰健康的諸多因素,發生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壓等并發癥以及不良妊娠結局的風險均高于適齡產婦[3-4]。高齡生育已成為社會關注的公共衛生問題,不良母嬰結局不僅給社會及家庭帶來壓力與負擔,亦給我國人口素質帶來威脅[5]?;诖?,本文對揚州某三甲醫院高齡產婦分娩情況進行回顧性分析,對高齡產婦妊娠期并發癥、妊娠結局進行進一步探討,以期為臨床制定科學的干預方案,改善高齡產婦妊娠結局提供參考。
選取揚州某三甲醫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分娩的300例高齡產婦為研究對象,對高齡產婦妊娠結局進行回顧性分析。納入標準:產婦年齡≥35歲;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孕周≤28周的孕婦;自然流產及意外妊娠流產產婦;分娩年齡<20歲的產婦。300例高齡產婦年齡35-49歲;孕周29-42周;平均年齡(37.34±2.28)歲,平均分娩孕周為(38.56±1.50)周。
本研究調查指標包括高齡產婦基本信息、妊娠期并發癥、分娩方式、不良妊娠結局等?;拘畔ǜ啐g產婦年齡、分娩孕周、產前BMI、產次、是否為疤痕子宮等;妊娠期并發癥主要包括妊娠期糖尿病(GDM)、妊娠期高血壓(HDCP)、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ICP)、妊娠期甲狀腺異常等;分娩方式主要分為自然分娩及剖宮產;不良妊娠結局主要包括早產、巨大兒、低出生體重兒、產后出血等。
采用SPSS 22統計軟件進行數據整理和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計數資料以[n(%)]表示,通過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危險因素,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00 例高齡孕婦中,出現妊娠并發癥的有146例,妊娠并發癥發生率為48.66%,其中胎膜早破發生率最高,發生率達18.33%。見表1。

表1 300例高齡產婦妊娠并發癥情況
本研究發現,300例高齡產婦中,有71位高齡產婦出現不良妊娠結局,不良妊娠結局發生率為23.67%,按照構成比進行排序,排在前五位的依次為新生兒轉NICU、巨大兒、早產兒、低出生體重兒、產后出血。見表2。

表2 300例高齡產婦不良妊娠結局發生情況
對可能造成高齡產婦不良妊娠結局的影響因素進行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高齡產婦分娩年齡≥40歲、有妊娠期并發癥、產前BMI≥28對高齡產婦不良結局產生影響(P<0.05),高齡產婦產次、是否為疤痕子宮、分娩方式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影響高齡產婦不良妊娠結局的單因素分析[n(%)]
以高齡產婦是否發生不良妊娠結局作為因變量,以高齡產婦分娩年齡≥40歲、妊娠期并發癥、產前BMI≥28為自變量,建立多因素logistic回歸模型。結果顯示,高齡產婦有妊娠合并癥、產前BMI≥28是影響高齡產婦不良妊娠結局的危險因素(P<0.05)。見表4。

表4 影響高齡產婦不良妊娠結局的多因素logistic分析
隨著我國生育政策的調整、經濟水平和社會文化的改變,我國女性晚婚晚育現象普遍,生育推遲人數增多,其中部分高齡產婦分娩年齡甚至超過40歲[6]。高齡婦女妊娠面臨更多生育風險,這給我國婦幼保健工作帶來壓力與挑戰。本研究選取高齡產婦為研究對象,分析高齡產婦妊娠期并發癥的發生率及不良妊娠結局的影響因素,為高齡孕婦圍產期提供有效的保健指導及母嬰健康監護、降低妊娠期并發癥和不良妊娠結局提供科學依據。

續表3
人體生殖功能隨著年齡增長呈逐漸下降趨勢,患妊娠期并發癥及不良妊娠結局的發生率顯著增加,高齡作為獨立的危險因素,給母嬰健康帶來威脅[7]。通過對我院分娩的高齡產婦妊娠期并發癥進行研究發現,高齡產婦發生胎膜早破、GDM、羊水量異常、妊娠期甲狀腺疾病等的風險較高。這提示醫務人員應當加強對高齡產婦的孕期管理及健康教育,積極預防、識別并及時采取相應措施降低高齡產婦妊娠并發癥的發生率。
本次研究還對我院高齡產婦不良妊娠結局進行分析,結果顯示,高齡產婦不良妊娠結局發生率為23.67%,處于較高水平。對影響高齡產婦不良妊娠結局的影響因素進行研究發現,高齡產婦分娩年齡≥40歲、患有妊娠期并發癥、產前BMI≥28為高齡產婦出現不良妊娠結局的影響因素。研究顯示,40歲及以上的超高齡產婦發生GDM、HDCP等妊娠并發癥的風險不僅高于非高齡產婦,亦比35-39歲高齡產婦發生率要高,且超高齡產婦分娩的新生兒轉入NICU等不良妊娠結局發生率高于適齡產婦[8-9]。本研究多因素Logistic回歸發現產婦分娩年齡≥40歲不是不良結局的危險因素,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可能與樣本量小有關,今后研究中,將對樣本量進行擴充。婦女進入中年階段,機體新陳代謝減慢,部分高齡孕產婦過度緊張,活動量減少,盲目進補,更加容易導致孕期過度增重,孕期營養過剩使孕婦及胎兒內分泌代謝紊亂,給母嬰健康帶來隱患[10]。隨著年齡增加,胰島素受體以及胰島素的親和力逐漸降低,高齡產婦患妊娠期糖尿病的風險增加[11]。妊娠期糖尿病如果不能積極合理治療,很有可能導致孕期羊水量異常、巨大兒、胚胎發育異常及流產等不良妊娠結局的發生[12]。盡管部分妊娠期糖尿病孕婦在產后糖代謝恢復正常,但將來患11型糖尿病的風險將增加[13]。有研究顯示,當高齡孕婦產前BMI≥28kg/m2時,剖宮產、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壓、巨大兒等發生風險均增加[14-15]。本次研究顯示,產前BMI≥28的高齡產婦占比高達44.67%,由此可見,幫助高齡孕產婦建立正確的飲食觀念,加強圍產期飲食健康教育,合理控制體重,積極防治妊娠期并發癥對改善母嬰結局至關重要。
綜上所述,高齡產婦妊娠期并發癥及不良妊娠結局發生率較高,臨床應加強高齡產婦孕前保健,對可能引起不良妊娠結局的各種危險因素進行評估;重視高齡產婦妊娠期疾病篩查及健康教育,以減少不良妊娠結局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