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軍事語言能力指標體系建設研究:美國和北約的經驗與啟示

2021-09-16 07:17:50肖蓉梁曉波
外國語文 2021年4期
關鍵詞:語言能力

肖蓉 梁曉波

(國防科技大學 文理學院,湖南 長沙 410072)

0 引言

近年來,隨著國家間聯系日益緊密,涉外軍事合作和交流活動日益增多,我國軍隊越來越多地走向國際舞臺,執行軍艦出訪、緊急撤僑、軍事競賽以及國際維和等多樣化軍事任務。軍事語言能力作為一種特殊的戰略資源,對增進我軍國際軍事交流、提高我軍國際影響力、推廣我國在重大問題上的立場和觀點等方面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20世紀中葉開始,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從國家安全的角度出發,制定了一系列相對完善的語言戰略計劃和能力指標體系。雖然我國近年來對包括英語能力在內的國家語言能力建設問題的探討已取得一定成就,但是迄今為止國內學界從國家安全的戰略角度對軍事語言能力評估問題進行的探討和規劃仍相對滯后,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我國軍隊人員的語言能力水平不能滿足我軍執行多樣化國際軍事行動的語言能力需求。

本文在對語言能力及其指標體系尤其是軍事語言能力指標體系的內涵以及基本構成要素進行概述的基礎上,對美國和北約現有軍事語言能力指標體系進行系統分析和研究,介紹各指標體系的研發背景、評價標準、考試實施等方面的具體情況,比較其異同,為有針對性地建立符合維護我國安全利益需求的、有中國特色的軍事語言能力指標體系提供參考建議,充分挖掘語言在建設世界一流軍隊過程中的戰斗力作用,為我國利益的拓展提供有力的語言支持,進一步提高國家和軍隊的軟實力。

1 語言能力與語言能力指標體系

1.1 語言能力

20世紀60年代,Chomsky(1965:4)提出認知二分法模型,對語言能力和語言表達進行區分,并將語言能力定義為“說者—聽者對其語言的知識”。在此二分法的基礎上,1986年,Chomsky在《語言的知識》(KnowledgeofLanguage)一書中進一步區分了“內部語言(I-Language)”——母語人士內在的語言知識和“外部語言”(E-Language)——母語人士外在的語言表現,并強調語言學家應該重視內部語言(能力)的研究,而非外部語言(表達)。受Chomsky語言學派的影響,學界對于語言能力研究關注的焦點主要在于語言本體能力的提升,既包括兒童母語的發展也有學習者外語能力的習得。與此同時,Hymes (1966,1972)也指出,Chomsky關于語言能力的理論忽略了語言的社會文化屬性,進而提出了交際能力的概念,強調交際形式與功能的內在聯系,指出語言能力不僅包括語言使用者對句法、詞法、音系等方面的語法知識,也包括語言使用者關于如何以及何時恰當使用話語的社會知識。交際能力的提出奠定了外語交際教學法的基礎,也對以交際語言能力為理論模型的語言能力量表(如“歐洲語言共同參考框架:CEFR”和“加拿大語言基準:CLB”)的產生起到了開拓性作用。

1.2 語言能力指標體系

作為對語言的科學研究,語言學中對于語言能力的研究成果普遍應用于語言的學習與教學領域,而語言能力指標體系為各類語言考試提供科學的能力標尺,為語言教學大綱編寫、課程設置和考試設計提供參照,是語言教學中一項重要而且基礎的工作。20世紀50年代開始,世界主要國家和地區陸續建立了自己的語言能力指標體系,其中影響力較大的有1955年美國外交學院針對涉外軍事人員制定并不斷完善形成的“跨部門語言圓桌量表(ILR)”以及1986年美國教育部開發的面向外語教學的“外語教學委員會量表(ACTFL)”;1992年加拿大政府針對新移民語言培訓制訂的“加拿大語言基準(CLB)”;澳大利亞David Ingram和Elaine Wylie(1995)兩位教授開發的“國際第二語言能力量表(ASLPR)”。此外,歐洲委員會研制的“歐洲語言共同參考框架(CEFR)”于2001年在歐洲各國推廣使用,成為各國制訂教學大綱、開發教材、組織教學以及語言測試的重要參考依據。在CEFR的影響下,日本學者Masashi(2012)制訂了日本英語共同參考框架(CEFR-J),為日本的英語教學和測評提供支撐。在此國際背景之下,2018年2月,我國教育部聯合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制定并發布了《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CSE)》并于6月1日開始在全國實施。該量表分三個階段九個級別對我國英語使用者運用英語語言能力進行系列描述,規定了中國英語學習者和使用者的英語能力等級,描述了各等級的能力表現特征,為我國英語教育、學習和測評提供了統一標準。然而,以上語言能力指標體系考察的多為考生的通用外語能力,而非某一專業領域的語言能力。

2 軍事語言能力指標體系

近年來,隨著國際競爭日趨激烈、國際話語權問題不斷凸顯,有關國家語言能力、國防語言能力、語言/話語與國家安全的研究也掀起了新的熱潮,這也在國家層面對我國的軍事語言能力建設提出了新的、更高層次的要求,構建新時代我國軍事語言能力指標體系作為我國國防語言能力建設的重要環節已經成為迫在眉睫的議題(梁曉波 等, 2019)。國內李蘇鳴、梁曉波、文秋芳、馬曉雷等學者對軍事語言能力以及與其相關的國防語言能力、國防話語能力、軍隊語言能力、軍隊外語能力等核心概念的內涵、構成要素以及規劃路徑等問題進行了深入思考,形成了系列成果(文秋芳, 2017; 李蘇鳴, 2020; 梁曉波, 2018; 馬曉雷 等,2019)。在軍事語言能力指標體系構建研究方面,馬曉雷和龐超偉(2019)指出,不同的軍事行動對于外語能力的需求不盡相同,我們應當在掌握典型軍事行動場景對外語能力的需求的基礎上明確外語能力評估標準。與此思想一致,國內一批學者針對具體軍事行動以及軍人群體所需要掌握的語言能力模塊提出了構想。其中梁曉波(2019)等對聯合軍演人員軍事外語能力指標體系的構建進行了思考,指出其語言能力模型的主要組成部分包括:通用外語能力、軍事外語能力、外國通用文化素養、外國軍事文化素養、國際軍事禮儀與外交素養、聯演軍事外語行動能力等。李洪乾( 2019)等則重點分析了涉外軍事行動中的語言能力,指出其主要包括四大模塊:語言技能模塊、跨文化交際能力模塊、語言實踐經驗模塊以及軍事專業知識模塊。龐超偉( 2019)結合自身經驗對于聯合國維和參謀軍官這一特殊軍人群體的語言能力模型進行了深入探討,提出了認知能力、應用能力、社會能力三位一體的中國維和參謀軍官能力模型,其中既包括語言的持續學習能力,也包括軍人的跨文化適應能力。

此外,一批語言學者對世界主要軍事強國和地區的軍事語言能力發展戰略及其指標體系構建進行了探討,例如:美軍外語能力評測體系發展歷程、考試方法、測試內容以及評價標準研究(李慧 等, 2008; 王欣春, 2018; 高翔, 2012);英軍外語能力管理體制、培訓機構、能力標準及考試機制評析(王玉玨, 2017);法國陸軍外語能力培訓、評估、語言能力等級授予以及高級外語人員儲備的相關機制研究(戴冬梅 等, 2013)。以上研究詳細介紹了外軍語言能力指標體系的特點及其建設經驗,為構建有中國特色軍事語言能力指標體系提供了有益參考。值得一提的是,美軍作為當今世界最強大的一支武裝力量,其軍隊語言能力建設起步最早,發展相對成熟,成果也最為突出,20世紀50年代便制訂了評估涉外軍事人員口語能力的外交學院(FSI)量表,并不斷將其發展完善,最終形成包含聽、說、讀、寫、譯等語言技能等級描述的跨部門語言圓桌量表(ILR);而同樣作為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NATO)的主要成員國,英國和法國的軍事外語能力指標體系和測評標準均是參照《北約標準化協議 6001》(STANAG 6001 ) 制訂。

本文將在系統介紹美軍和北約軍事語言能力標準發展歷程的基礎上,從研發背景、測評目的、評價標準、考試實施等方面對比美軍跨部門語言圓桌量表ILR和北約標準化協議STANAG 6001的異同,總結美軍以及北約語言能力指標體系建設的主要經驗,探討這兩大世界主要軍事語言能力指標體系對我軍語言能力指標體系建設的啟示。

3 美國與北約軍事語言能力指標體系

3.1 美國軍事語言能力指標體系

二戰期間,美國在與日本和朝鮮的戰爭中深刻意識到軍隊外語能力的重要性。1952年,美國政府委任公共服務委員會(Civil Service Institute)開始調查政府雇員的語言能力并對員工的語言技能、背景和經驗進行記錄。然而當時主要是根據雇員語言課程的成績和自我語言能力評分為依據,并沒有形成統一的語言能力測試標準。委員會提出美國政府需要建立一個客觀的、適用于所有語言以及所有政府職位的語言能力指標體系。在此背景下,外交學院(Foreign Service Institute,FSI)研發了針對測試者整體語言能力水平的1-6級量表。之后,經過多次測試,FSI對這一量表不斷完善,將其規范為從0(=不具備語言實踐使用能力)到5(=受過良好教育的母語使用者水平)的六個基本水平范圍,并規定語言能力的測試采用面試的形式進行。這一量表在全球范圍內得到廣泛的認可,被稱為“FSI面試”或者“FSI量表”。

1968年,該量表將聽、說、讀、寫四項基本語言技能進行區分,并對每項技能進行分等級描述。1985年,在跨機構語言圓桌會議(ILR)的主持下,這一量表逐漸將“+等級(稍高等級)”的描述納入評分系統,ILR量表正式形成。與FSI量表一致,ILR量表包含0到5六個主要語言能力級別,其中每高一級都涵蓋對之前級別語言能力的掌握。當考生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超過一個級別但又沒完全達到下一個級別的標準時,兩個級別之間的“+等級”將被指定。這樣,ILR量表最終形成了包括0(無此能力),0+(僅限死記硬背),1(基本能力),1+(較高基本能力),2(有限工作能力),2+(較高有限工作能力),3(普通專業應用能力),3+(較高普通專業應用能力),4(熟練專業應用能力),4+(較高熟練專業應用能力)和5(本族語使用水平)等11個等級在內的語言能力指標體系。

近年來,ILR量表不斷完善,進一步納入了筆譯能力、口譯能力、跨文化交際能力以及聽譯能力等語言技能的等級描述。其中筆譯、口譯以及聽譯能力維持了之前的11個級別。而對于跨文化交際能力,考慮到跨文化交流活動的復雜性,以及語言能力與跨文化專業知識、技能、技巧等無法保持完全一致等因素,只劃分了0-5級六個主要級別,附加級別只有0+級一項。

隨著近年來作戰環境對于軍人的外語區域能力以及文化認知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美軍把區域知識和文化能力提升到了跟傳統語言技能同等重要的戰略高度,開發了獨立的量表系統。其中2007年發布的《國防部語言和區域能力管理辦法》將區域能力劃分為0+“菜鳥級”、1“入門級”、2“業余級”、3“專業級”、4“高級專業級”、5“專家級”一共六個級別,并對每個級別應達到的能力要求作了詳細的描述。此外,美國參聯會(CJCSI)在2008年頒布的《語言與區域知識規劃》中對區域能力的等級也進行了劃分和描述,共包括三個級別“基本能力(Basic)”“全面能力(Fully Proficient)”以及“專家能力(Master)”。

值得一提的是美軍對文化能力尚未形成一個單獨的指標體系,2012年國防語言辦公室發布的《區域知識與文化能力》中明確提出LREC分別針對語言(L-language)能力和區域知識與文化(REC-Regional Expertise and Culture)能力進行評估,將區域知識與文化能力歸為一體,統稱REC能力,其評估標準仍然采用2007年國防部對于區域能力劃分的六個級別以及參聯會劃分的三個級別。衡量語言能力的ILR量表和區域知識與文化能力評估標準-REC量表共同構成了美軍目前的總體軍事語言能力指標體系。

3.2 北約軍事語言能力指標體系

自1949年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約)成立以來,其成員國不斷活躍在國際舞臺,參與世界各地諸多軍事行動,不同軍隊團體之間的交流、合作、戰爭也對其成員國的軍事人員運用語言進行有效溝通的能力提出了硬性的要求,建立一個適用于多種語言的標準化能力框架成為擺在北約及其成員國面前的重要議題。1976年,北約采用了美國多個政府機構于1968年共同制定的語言能力量表,針對口語、聽力、閱讀、寫作四種語言能力進行0-5共六個主要等級的描述,形成了STANAG6001的雛形,這也是北約最早的語言能力量表,被稱作1976 標準化協議或者1976 STANAG。1991年蘇聯解體,北約成員國隨之增加,為語言量表的優化提供了新的契機。1999年,由11個國家的語言專家組成的委員會重新對1976年的量表進行解讀,并得到國際語言協調局(BILC)的認可。2000—2001年期間,這一語言量表在北約的15個成員國試行。2003年,BILC對新的解讀加以整合,發布了第二版STANAG6001,詳細解釋軍事人員參與國際軍事任務應具備的語言能力水平。此后北約成員國在聯合國際軍事行動中均采用這一語言能力量表。

2006年,在語言專家委員會的提議下,該量表在原有的0-5六個等級的基礎上納入了“+等級(稍高等級)”的概念,至此STANAG 6001對語言能力水平的分級基本成型。此后軍事委員會聯合標準化委員會(MCJSB:Military Committee Joint Standardization Board )分別于2009和2010年通過了北約標準化機構(NATO Standardization Agency)制訂的第三版和第四版STANAG 6001語言能力量表。目前通用的SATNAG 6001是北約標準化辦公室(NSO: The NATO Standardization Office)在2014年制訂的第五個版本。

STANAG 6001分六個主要級別和五個+級別描述聽、說、讀、寫這四項基本語言技能,分別為:0(無此能力),0+(記憶能力),1(生存級),1+(生存級+),2(功能級),2+(功能級+),3(專業級),3+(專業級+),4(專家級),4+(專家級+)和5(能言善辯母語級)。

STANAG 6001記錄的語言能力等級由四位數字組成(符號+用于“+級別”),分別表示語言能力的四個方面,其順序固定為“聽、說、讀、寫”。另外在四位數字之前使用字母代碼“SLP”,表示此成績采用“標準化語言概要”[Standardized (S) Language (L) Profile (P)]記錄。

3.2.1美軍和北約語言能力指標體系對比

上文資料顯示,作為當今世界兩大主要軍事語言能力指標體系,北約的STANAG 6001和美軍的語言能力量表均以美國外交學院研發的FSI量表為基礎生成,同時由于美軍與北約各自歷史背景、政治特點與組織結構的不同,兩個量表在發展進程與評估體系方面又不盡一致,具有較強的可比性。圖1系統地對比了兩大語言能力指標體系的歷史發展進程:

由圖1可以看出,美軍對于語言能力指標體系的開發時間相對較早,主要有兩個時間節點。一是二戰期間,尤其是美國加入二戰以后,對于翻譯、口譯人員的需求急劇上升,使美軍意識到語言的戰斗力作用,開啟了國防語言的戰略布局,外交學院制訂的FSI量表應運而生。然而,在這一階段,美軍對于語言能力關注的焦點主要在于聽、說、讀、寫這四項傳統的也是最基本的語言技能。到1968年,美軍形成了包含四項基本語言技能和六大主要語言能力等級的量表體系,為ILR量表的制定和STANAG 6001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圖1 美軍和北約語言能力指標體系發展時間線對比

美軍語言能力指標體系構建的第二個節點是2005年,這一年也被稱為美國的“語言年(Year of Languages)”。在這一年,美國國防部頒布了《國防語言轉型路線圖》,為提高軍隊外語能力制定了全面具體的規劃。《路線圖》的頒布加速了美國國防語言能力建設的發展進程,提出了語言與區域知識、語言與文化能力的概念,擴大了語言能力的內涵,與語言相關的區域知識和文化能力的提升與評估也由此提上議程,進一步促進了ILR量表的更新與完善。此后,美軍在四項基本語言能力的基礎上納入了翻譯、口譯、音譯以及跨文化交際能力的等級描述,同時還創造性地研發了專門針對區域知識與文化能力的REC量表,為各軍種戰區在特定區域和文化環境下開展軍事行動提供參照。

與美軍二戰期間對于軍事語言人才的迫切需要相比,北約語言能力指標體系建立在北約各成員國軍事交流與合作以及參與國際軍事行動的需要基礎之上,其開發和優化相對滯后。到1976年才開始采用美國外交學院于1968 修訂的FSI量表。直到2006年,這一量表才納入了“+級別”的能力等級,這一舉措比美軍整整晚了21年。此后,盡管BILC數次對STANAG 6001進行修訂,并發布了幾個較新的版本,這些版本在對語言能力的劃分以及能力級別的界定方面基本一致,保持了2006年量表的主體內容。如,第3版和第4版只是在對“+”等級定義的描述方面稍有不同,而第5版主要對排版以及介紹頁面的內容稍作修改,整個指標體系對各項語言能力等級的具體描述維持不變。

表1進一步從研發背景、研發目的、衡量技能、能力分級、測試體系、適用廣度、與其他量表關系等方面比較美軍ILR量表與北約STANAG 6001的異同。

表1對比顯示,從研發的背景與目的來看,美軍ILR量表是在對FSI量表的不斷優化中生成。如果說促使FSI量表研發的直接原因是出于二戰對于軍隊語言人才的迫切需要,那么1985年ILR量表的出臺則更多的是出于美軍國防語言戰略的長遠需求:通過為美國聯邦政府提供一個語言能力的標準化衡量體系,評估軍隊人員的語言能力水平,描述具體軍事行動中所需要的語言技能及其能力水平,為培養美軍國防語言人才與落實美軍的國際戰略部署服務,從而達到提升美軍整體戰斗力的最終目的。另一方面,對于北約而言,STANAG 6001的制訂更多是出于功能層面的考慮:1949年北約成立以后,各成員國參與國際化聯合軍事行動需要一個統一的衡量與記錄語言能力的標準,同時統一量表的運用也便于明確國際間人員聘任的語言能力要求。STANAG 6001適用范圍之廣(Solak 2011)也意味著量表的內容不可能對每一個國家的(戰略)需求面面俱到,各成員國對于STANAG 6001的解讀與使用具有極大的自主性。

表1 美軍與北約語言能力量表對比

就兩大量表所衡量的語言技能而言,美軍的ILR量表已經形成了一個集聽、說、讀、寫、筆譯、口譯、音譯以及跨文化交際能力為一體的相對完整的語言能力指標體系,這與設計該量表的戰略考量是密不可分的。隨著2005年《國防語言轉型路線圖》的頒布,美軍將區域和文化知識納入國家語言戰略,ILR量表也逐漸將各項翻譯能力以及跨文化交際能力的等級標準納入其中。相較而言,北約內部成員的復雜性以及STANAG 6001功能的普適性決定了這一量表的簡約性和基礎性。盡管經過多番修訂,該量表目前仍然只針對聽、說、讀、寫這四項最基本的語言技能水平進行描述。BILC甚至還提供了STANAG 6001的官方最簡版,在各項語言技能的11級(包含“+級別”)語言能力描述的基礎上,提煉出了一個《STANAG 6001語言能力水平概觀》,對1-5這五個主要語言能力級別進行總體描述(不區分單項語言技能),并給出了每個級別可以勝任的軍事任務實例,這也是STANAG 6001更為特殊的一點。

在能力分級方面,盡管在命名上稍有不同,美軍和北約所采用的主體語言能力級別是一致的,都包含了0-5共六個主要級別和0+- 4+五個稍高級別,各級別對于語言能力水平的描述也基本一致。考慮到北約STANAG 6001與美軍ILR量表均以1968年FSI量表為基礎構建,兩者同根同源,這一點并不意外。同時,在量表等級的運用方面,美軍和北約均把級別3規定為軍隊語言服務人員所需要達到的水平。如美軍在《路線圖》中規定,“國防部對于語言類專業人員的目標是達到ILR 3/3/3 (即總體3級)水平”;而3級在STANAG 6001中則被認為是“最低專業水平(Minimum Professional Scale)”(Dubeau, 2006) ,歐洲工作組也認為STANAG 6001 的第3級別是大多數軍事職業所需要達到的最高語言水平(Angelina,2019)。在此背景之下,美國國防語言學院外語中心以及一些北約和BILC的成員國所提供的軍事語言類培訓均以達到第3級別所描述的語言能力為目標。

除此之外,北約和美軍還在各自語言能力量表的基礎上開發了針對軍人語言能力的測試系統。如美軍的國防語言能力測試 (Defense Language Proficiency Test,DLPT)目前已經是第5代,用于測評軍隊人員的閱讀和聽力能力,并分別給出兩項能力的ILR成績。此外,軍隊翻譯/口譯人員還需要參加ACTFL組織的口語能力面試(Oral Proficiency Interview,OPI)。OPI測試同時還適用于美軍關鍵語言列表中沒有書面考試的語言能力水平認定。DLPT和OPI共同構成了美軍基于聽力、閱讀、口語三項技能的語言能力測評機制,進一步表明這三項基本語言技能在美國軍事語言能力建設中的核心地位。同時,在北約內部,隨著采用STANAG 6001的國家越來越多,各國對于這一標準化協議的解讀也不盡相同,開發一個對于所有成員國軍事人員語言能力水平具有普適性的測試體系成為必須要解決的問題。2005年開始BILC著手制訂測試規范和項目。2008年基于STANAG 6001的基準建議測試(BAT:Benchmark Advisory Test)開發完畢。BAT測試包含聽、說、讀、寫四項基本語言技能,適用度更廣,這與STANAG 6001量表設計的初衷也是一致的。

在與世界其他量表及其研發機構的關系方面,美軍的ILR量表與美國針對外語教學使用的ACTFL量表相輔相成、相得益彰。首先,ACTFL量表最初由ACTFL于1986年在ILR的基礎上制訂,從一定程度上可以視為ILR的學界版本;其次,ILR量表中衡量軍隊人員口語能力所采用的OPI測試正是由ACTFL開發的官方口語測試。值得一提的是ACTFL同時開發了針對聽、說、讀、寫四項基本語言技能的測試,并且測試結果統一用ILR和ACTFL兩類量表進行雙重評估,便于美國政府機構和軍隊機構直接使用,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ILR量表目前沒有開發專門針對寫作能力測試這一缺憾。而北約STANAG 6001量表體系也與ACTFL密切相關。2006年,為了加快BAT測試系統的完成,北約盟軍轉型司令部(ACT)委托ACTFL在閱讀與聽力測試的基礎上開發了BAT口語與寫作測試,并負責BAT測試的具體實施。此外,近年來,隨著越來越多的北約成員國開始考慮STANAG 6001在非軍事環境中的使用問題,該量表的民用可移植性已成為BILC的一項重要議題。由于北約的大多數成員國都在歐洲,其民間教育系統已經普遍采用了CEFR作為語言能力量表,BILC相信最快捷的方式便是將基于STANAG 6001的認證轉換為CEFR認證,并有針對性地開展了一系列調研,就如何處理兩個量表之間不同語言能力等級的問題向成員國提供建議和指導。盡管在STANAG 6001與CEFR的對接方面BILC尚未出臺相關政策文件,但是在當前國際交流與合作日益增多,軍民融合不斷深入的形勢下,努力發掘STANAG 6001的民用價值、擴大其使用范圍和社會影響力已經是大勢所趨。

4 對我軍語言能力指標體系建設的啟示

當今世界,國家間的聯系日益緊密,軍隊執行跨區域、跨文化國際任務不斷增多,語言對軍隊戰斗力提升作用越來越明顯,軍事語言能力指標體系對于軍隊外語人才培訓與選拔的作用不可低估。作為軍隊外語能力和國防語言能力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構建符合我軍戰略特點的語言能力指標體系是我軍下一步需要解決的重大問題。系統梳理和對比美軍和北約目前所采用的軍事語言能力指標體系及其發展歷程,對我軍相關能力指標體系建設有如下啟示:

4.1頂層設計,戰略規劃

頂層設計和規劃有利于建立權威、統一、規范的能力鑒別機制,進一步保證語言能力指標體系的公平性、公正性、普適性和指導性。追根溯源,美軍的語言能力指標體系的規模和影響力的提升與美國國家和軍隊語言政策的戰略規劃密不可分。而北約也成立了BILC統一協調STANAG 6001的制訂與完善事宜。目前,我國國防語言能力建設已經逐漸展開,軍人外語能力的對于國防安全的戰略作用得到了普遍認可,然而,關于國防語言能力建設與發展在國家層面尚未有一個明確的總體藍圖。下一步,我們可以在厘清語言能力對我軍有效履行國際多樣化軍事任務的作用的基礎上,出臺具有中國特色的國防語言能力建設的戰略性和綱領性文件,明確國防語言能力建設的總體目標和階段目標以及實現各級目標的具體舉措和時間節點。同時,成立/指定相關責任機構領導軍事語言能力指標體系建設,統籌規劃各項語言技能及其能力水平標準的制定,科學管理包括通用語種、特需語種以及應急語種在內的各類軍事關鍵語言資源,制定軍事語言教育、培訓以及能力測評方案,完善軍隊專業外語人才隊伍建設路徑,站在國家戰略的高度指引我軍語言能力指標體系的發展方向、框架設計與實踐運用。

4.2需求牽引,任務導向

以軍隊實際需求為牽引,以具體軍事任務和行動為導向是美軍語言能力指標體系研發與運用的一大特點。構建中國特色軍事語言能力指標體系,必須以國家的戰略需求和軍隊的實踐需要為引導,在深入了解我軍各軍兵種、各作戰部隊、各軍事行動任務組對于語言能力(包括具體語種及其能力水平)的現實需求和潛在需求的基礎上,優先各類國際軍事任務急需的語言技能(如聽力、口語能力)和語言資源(如通用語言和戰略要地語言)的評估標準建設,逐漸涵蓋軍隊需要的所有戰略性語言資源,以及閱讀、寫作、翻譯和文化區域等能力的建設,分項、分級逐層推進。同時,新時代我軍職能不斷拓展,遂行涉外軍事任務日益增多,從聯合軍演、國際救援到維和行動,各項軍事任務對于語言能力有不同側重。指標體系應該明確具體軍事行動中各項語言技能所需要達到的相應的能力水平,將語言能力配置與軍事任務相結合,使軍隊語言人才與具體軍事行動相協調,將語言能力指標體系應用到具體的軍事任務當中,實現軍隊語言資源的最佳配置,真正服務于軍隊戰斗力提升,達到“取之于軍,用之于軍”的目的。

4.3軍隊主導、多方協作

軍事語言能力指標體系的建設涉及聽、說、讀、寫、譯等多項語言技能;涉及軍事學、語言學、區域研究等多個學科的知識;涉及量表開發、量表運用、測試評估等多項任務,是一項需要多方協作的系統工程,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人力、物力、財力。美軍和北約通過采取機構合作的方式大大提高其語言能力指標體系的建設效率,同時也確保了量表體系的科學性與專業度。目前,我國外語教學改革不斷深化,各地方院校、科研機構、培訓機構在教學模式、人才培養、體系評估與技術賦能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豐碩的成果,如教育部考試中心組織建設并于2018年投入使用的《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CSE)》,中國外文局翻譯專業資格考評中心2003年開始推出的翻譯能力等級測試“全國翻譯專業資格(水平)考試(CATTI)”,以及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等,為我軍語言能力指標體系的構建與測評提供了很好的借鑒。而軍隊院校長期從事軍事外語教學與研究工作,奮戰在軍事語言能力運用的最前線,熟悉軍隊的實際需要,能對軍事語言能力量表的崗位需求、構成要素以及實踐運用提供具體的、都有針對性的指導。采用軍隊主導、多方協作的機制有助于充分發揮各方面的資源優勢,揚長避短、取長補短,集中優勢力量建設我國軍事語言能力指標體系,同時也可以較好地解決之后可能面臨的軍事語言能力量表的民用問題,以及量表與其他國際量表對接的問題。

4.4與時俱進,加強區域、文化能力建設

美軍語言戰略中區域能力和跨文化能力的建設不僅是維護本國國家安全利益的需要,也是當今世界各國軍隊國際化發展所面臨的重要課題。新時期,我軍職能和使命的時代內涵不斷拓展,越來越多地執行跨區域、跨文化的多樣化國際軍事任務,這也對我軍區域文化知識儲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軍隊人員跨文化交際能力以及區域文化意識,是當前擺在我軍國際化發展道路上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也是我軍有效履行新時代使命任務需要突破的能力關口。然而目前,針對中國軍隊區域文化能力的研究與建設的力量仍然相對薄弱,我軍需要在現有語言能力培養機制的基礎上,進一步了解軍隊人員跨文化能力的現狀和實際需求,著力推行構建以區域和文化能力為中心的課程和實訓體系,盡快建立區域知識和跨文化交際能力測評標準。同時,可以借鑒美國語言能力指標體系中關于區域知識和跨文化方面的積極成果,如REC衡量體系的核心思考、ILR量表中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分等級描述,以及國防部針對軍人文化能力開發的“文化意識評估(CAA)”等,與時俱進,切實、全面、有效地提升軍事語言能力量表的實用性、實戰性與時效性,為我軍優質、高效地完成新時期國際多樣化軍事任務提供強有力的語言支撐。

4.5育、測、評三位一體,全面建設軍事語言能力指標體系

建立軍事語言能力指標體系的目的在于提升軍隊的國防語言能力。軍事語言能力量表的研發,是國防語言能力建設中的一個重要環節。然而量表再科學、再完美,沒有相關的語言服務體系為支撐,也只能是紙上談兵,并不能解決軍隊所面臨的實際語言問題。系統分析美軍和北約的語言能力指標體系不難發現,成熟的語言能力量表都有其配套的語言培訓機制以及語言測試系統。全面建成中國特色軍事語言能力指標體系需要在構建科學的軍事語言能力等級量表的基礎上,對我國軍事語言教育進行總體設計,充分發揮我國語言類軍事院校以及各地軍校語言教育團隊的主觀能動性,結合區域文化特點,有針對性地制訂軍事語言人才培育規劃,如邊境語言能力訓練項目、任務地語言文化訓練項目,以及針對軍事任務開展的語言能力訓練項目等等。在測試方面,目前我國軍隊人員語言能力測試仍限于大學英語四、六級或者PETS 等通用外語能力考試,由此得出的語言能力水平與軍隊實際需要匹配度不高,不能滿足我軍執行多樣化軍事任務的需求,同時統一軍事語言能力考試系統的缺位也導致了語言能力評估問題上的過度分歧,成為我軍國防語言能力發展成熟的一大瓶頸。因此,有必要在對我軍語言技能培訓進行通盤規劃的基礎上建立全軍統一的語言能力考核機制,充分發揮語言能力測評系統的“指揮棒”作用,達到訓用一致、考評一體的目標,最終形成集人才培育、能力測試、能力評估“三位一體”的軍事語言能力指標體系,為軍隊執行語言類人員錄用、外語能力評估、外語培訓招生、崗位外語需求認定等重要任務提供語言能力參考,為我軍培養適應新時代軍事斗爭準備需要的綜合型、應用型、實戰型專業軍事語言人才服務。

5 結語

當前,我國國防和軍隊建設正處于向國際化轉型的關鍵時期,對軍隊外語能力的提升有著迫切的需求,將軍事語言能力建設納入國家安全發展戰略、構建符合我軍戰略需求的語言能力指標體系已經成為當務之急。二戰以來,以美國和北約為首的西方集團率先行動,通過制定科學合理的語言能力量表并建立配套的語言能力培訓和測試體系,保證語言戰略資源的持續生成和有效利用,充分發揮語言在國際軍事行動中的戰斗力作用,兩者在軍事語言能力建設方面的經驗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本文在系統梳理和對比美軍和北約目前所采用的軍事語言能力指標體系的基礎上,對我軍相關能力指標體系的建設和發展進行了思考,為我軍語言能力的提升提供參考意見。同時我們也應該注意到,美軍和北約的語言能力指標體系并非完美,比如目前兩大體系都沒有開發針對翻譯能力水平的測試,美軍的ILR量表盡管在語言的專業度和涉及能力的系統性方面已經非常成熟,但是沒有明確每個等級應該達到的具體的與軍事相關的語言能力。而北約盡管給出了每個主要級別能夠達到的軍事語言能力的示例,但并沒有對每項語言技能進行區分,量表的軍事特色仍有待增強。總之,綜合考慮美國和北約的經驗,根據我國具體國情以及我軍戰略特點,我們應該著力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軍事語言能力指標體系,助力我軍國防語言實力的提升,充分發揮新時代語言的戰斗力作用。

猜你喜歡
語言能力
消防安全四個能力
幽默是一種能力
語言是刀
文苑(2020年4期)2020-05-30 12:35:30
大興學習之風 提升履職能力
人大建設(2018年6期)2018-08-16 07:23:10
讓語言描寫搖曳多姿
你的換位思考能力如何
努力拓展無人機飛行能力
無人機(2017年10期)2017-07-06 03:04:36
多向度交往對語言磨蝕的補正之道
累積動態分析下的同聲傳譯語言壓縮
抄能力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人妻无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91小视频|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a级毛片网| 国产乱人乱偷精品视频a人人澡| 成人91在线| 久久综合色视频| 国产午夜小视频| 亚洲高清无码久久久| 亚洲床戏一区| 国产成人91精品| 伊在人亚洲香蕉精品播放| 99在线观看视频免费| 国产伦片中文免费观看| 午夜福利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免费手机在线观看视频 | 永久成人无码激情视频免费| 手机在线国产精品| 天天综合色网| 国产麻豆精品久久一二三| 又粗又硬又大又爽免费视频播放| 欧美伦理一区|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7777| 色综合综合网| 2022精品国偷自产免费观看| 在线观看欧美国产| 国产精品刺激对白在线| 国产成人a毛片在线| 精品国产自| 国产福利拍拍拍| 欧美在线三级| 伊人91在线| 亚洲天堂.com|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裸奔 | 99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午夜精品福利影院| 毛片网站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内射一区亚洲| 成人国产精品网站在线看| 国产成人禁片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午夜福利麻豆| 中文字幕亚洲电影| 欧美黄网站免费观看| 精品无码国产自产野外拍在线| 黄色国产在线| 欧美中文字幕无线码视频| 在线观看精品国产入口| 日本久久网站| 精品国产自在在线在线观看| 国产特级毛片| 女人毛片a级大学毛片免费 | 久久久波多野结衣av一区二区| 婷五月综合| 国产精品自拍露脸视频| 欧美日韩另类在线| 国产午夜看片| 国产办公室秘书无码精品| 亚洲国产系列| 亚洲天堂网2014| 青青国产在线|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综合试看| 成人免费午间影院在线观看| 波多野结衣久久高清免费| 欧美日韩国产一级| 日韩视频精品在线| 成人年鲁鲁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一级毛片网站| 欧美成人综合视频| 色久综合在线| 尤物视频一区| 日韩一二三区视频精品| 无码高潮喷水专区久久| 久久久91人妻无码精品蜜桃HD| 黄色网址手机国内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第一页在线观看| 无码免费的亚洲视频| 91丝袜在线观看| 久久网欧美| 亚洲欧美日本国产综合在线| 欧美自慰一级看片免费| 亚洲人成色在线观看| 色综合综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