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瑤芬

隨著社會的進步,新聞媒體行業也在不斷進步。不同于傳統媒體的單調,融媒體新聞傳播方式在當今社會更具優勢,能有效提升信息傳播效率和質量。本文對融媒體新聞編輯創新意識與融合能力提升方式進行探討,希望能夠促進我國融媒體行業發展。
當前,科學技術發展迅猛,新聞媒體行業已經迎來了融媒體時代,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發行渠道正處于融合的過程當中,這不但讓信息的傳輸方式呈現多元化,還改變了公眾的信息接收方式。除此之外,傳統媒體也正在接受著嚴峻的挑戰,新聞工作者應該如何讓傳統媒體進行轉型發展已經成為當前的重點問題。
融媒體時代
融媒體這一概念從字面意思來看就是將多種新聞媒體傳播方式結合到一起,從專業領域來看融媒體指的就是實現“資源共享、內容交流、服務便民”的新型媒體。其中資源共享這一內容主要是展現在人力物力的交換,內容交流就是指傳統媒體和新媒體之間的交流,而服務便民是新聞傳播行業一直遵循著的基本原則。傳統媒體的傳播速度相較于融媒體來說是比較慢的,但是適者生存的原則是從未改變過的。因此,傳統媒體現在正在尋找和新媒體傳播形式結合的方式,這樣一來不但能夠吸引更多的受眾關注,還能夠在內容形式方面作出新的改變,讓融媒體具備碎片化、多樣性、及時交流等特點。在融媒體的管理方式上,多采用智慧服務管理方式,將管理方式和大數據分析等內容融合在一起,不但有效提升了管理質量,還大幅度減少了媒體管理投資。從信息接收的角度來看,融媒體傳播方式能夠更快速、便捷地為受眾傳遞信息,并且收獲了諸多好評,這些都是融媒體產業快速發展的重要原因。
新聞編輯創新意識與
融合能力培養提升的意義
在當前融媒體背景的影響下,新媒體的信息傳播方式變得更加便捷,而且當前新聞媒體的傳播方式、種類也得到擴充,信息交流也比傳統方式更加便捷,并且受眾數量顯著增加,即時性更強。除此之外,想要促進行業發展,還要在新聞傳播的時候與新聞受眾進行交流,提升傳播效率。以上這些內容都能夠對融媒體快速發展起到很強的推動作用。但是,當前融媒體交流傳播當中還存在著新聞信息不真實、新聞質量不高的現象。所以,想要促進融媒體發展的重點就是要提升新聞編輯人員的專業能力水平,讓工作人員在進行新聞撰寫的過程當中,能夠對于新聞真實性進行核實,在確保信息真實性之后再進行傳播,保障新聞的完整性。除此之外,在進行新聞報道時不能帶有個人主觀情感,以此保障消息的客觀性,讓公眾能夠更加客觀地看待新聞消息,不斷提升融媒體影響力。
融媒體當前發展狀況
在融媒體背景之下新聞編輯中受到的影響
融媒體背景之下,新聞傳播方式增多,信息也更加公開化和透明化。公眾的權利已經從只能接收信息轉變為真正的具有話語權。與Web2.0時期不同的是,當前的新媒體信息交流方式不但有廣播電視和互聯網,移動客戶端也逐漸成為使用頻率最高的信息傳播方式。傳統媒體的新聞經常由于復雜的制作過程和嚴格的審核階段導致信息傳播的實時性較差,但是新媒體卻沒有這一困擾,這就導致很多的受眾更愿意通過移動社交平臺對于新聞消息有一個大概的了解,并且移動客戶端大多都具備大數據分析系統,能夠通過大數據分析出受眾更感興趣的消息內容,就會根據這一分析為受眾推送相關內容。簡單來說,融媒體編輯效率遠遠要高于傳統媒體。
融媒體時代對新聞編輯工作人員的能力水平要求更嚴格
融媒體時代的到來為新聞編輯工作人員帶來了更大的發展前景和較多的機遇,但是對于新聞工作者的能力水平也作出了更高標準的要求。新聞編輯工作人員如何針對當前時代背景進行改變,已經成為當前新聞編輯工作者面臨的挑戰。就發展機遇來看,融媒體具備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特點,具有廣泛受眾,人民群眾對于新聞的關注度顯著提高。與此同時,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也變相地提高了新聞編輯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和質量,就高要求方面看來,融媒體背景之下的新聞編輯工作者要熟練掌握新型新聞發布平臺的操作方式以及更多的專業理論知識。雖然當前的新聞傳播方式增多,但是還是要保障新聞的真實性,不能為了獲取瀏覽量隨意編造事實,一定要保障發布的信息是真實的,成為讓公眾信任的新聞媒體工作者。
就比如說,公眾希望能夠通過融媒體第一時間獲得真實的有關新冠疫情的消息,以便公眾做好安全防護。但當前自媒體較多,很容易出現虛假消息,這就要求新聞編輯工作者要擁有較高的職業道德素養。除此之外,融媒體環境當中新聞報道方式多樣化,新聞編輯工作者要制作出符合大眾審美的新聞版面,這樣才能夠更受歡迎。
提高融媒體新聞編輯創新意識和融合能力的方式
創新新聞編輯方式,讓新聞內容變得更加生動
融媒體很好地融合了新媒體和傳統媒體的優勢,能夠擴大傳播范圍。新聞編輯工作者要抓住這一機會,在原有內容上進行融媒體方式的創新。2020年4月12日,蘭溪首批學生復課前一天,蘭溪市融媒體中心報道了全市8萬余名學子收到中國工程院院士陳薇親筆來信的新聞。在信中,陳薇院士與大家分享在武漢抗“疫”一線的經歷和感悟,勉勵大家勇于追夢、敢于擔當、成長成才、報效祖國。通過這樣的報道,讓更多的人感受到,嚴肅的新聞也有著溫暖而輕松的表現方法,讓受眾更愿意了解并接受新聞報道。
培養新聞編輯工作者的職業道德素養和專業能力
融媒體環境當中新聞媒體行業受到的了很大的沖擊,想要順利轉型就要不斷提升新聞編輯工作者的職業道德素養和專業能力。職業道德素養主要指的是,新聞工作人員一定要保證發布的信息是真實的,不能夠為了獲得更多的關注度就編造假新聞事實,丟失身為新聞工作者最重要的職業道德素養。新聞質量的好壞取決于新聞內容,新聞不但要對于事實進行報道,更重要的是對于造成這一事件原因的深思;專業能力說的就是新聞工作者的創新意識和能力以及應變反應速度。融媒體的受眾增多,新聞編輯要對于新聞內容形式進行創新。比如說,當前社會中人們壓力加大,都愿意刷短視頻軟件解壓,各大新聞媒體就可以創建短視頻賬號,將新聞內容制作成短視頻,讓公眾通過碎片化時間來接收新聞消息;應變反應能力是需要新聞工作者長期積累的,對新聞中的每一處細節都要認真處理,否則任何一個細微之處出現問題都會導致新聞變得不真實。融媒體時代需要更多優秀的新聞編輯工作人員,在招聘的過程中一定要對于應試人員的職業素養和專業能力進行嚴格審核,以便為公眾提供質量更好的新聞內容。
建立覆蓋全媒體的新聞生產傳播機制
目前,人民日報為了適應融媒體環境推出了“中央廚房”的新形式并且效果良好。在這一體系當中,針對多個新聞媒體的采編工作和整合處理工作都能夠在全媒體平臺上進行。蘭溪市融媒體中心以“中國藍云”平臺為依托,記者在“文稿”庫中提交的稿件,采集中心、廣播節目中心、新媒體中心各部門的編輯都可以看到,同時記者也可以通過“方正紙媒”將稿件提交到“蘭江導報”。新聞編輯能夠根據不同傳播軟件的傳播方式進行差異化新聞制作,真正地做到多個傳播平臺內容共享,顯示出融媒體的傳播特點。因此,在培養編輯創新意識和融合能力的過程當中,有必要對新聞制作模式進行推廣和完善,幫助新聞媒體行業更好地發展。
總而言之,在當前融媒體環境之下,提升新聞編輯的創新意識和融合能力是促進媒體行業進一步發展的重要方式。融媒體時代的到來對于新聞行業來說,既是機遇又是挑戰,只有順應時代發展作出改變才能夠更好地適應媒體行業的發展。
(作者單位:蘭溪市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