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云峰

摘要:隨著改革發展的逐漸深化,當前農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工作是農村土地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內容,并且與農民自身的利益息息相關,在農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工作環節中,既要符合規章制度,也要確保農民群眾的自身利益。對此,本文針對農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的重要性進行深入的探討與分析,并結合實際發展,闡述農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的對策。
關鍵詞:農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對策;重要性
1? 農村土地承包合同的重要性
為了有效鞏固與發展,需要在建立家庭承包和統分結合的基礎上進行雙層經營體制,并有效賦予農民群眾長期的土地法律保護與使用權利,積極的去維護農村土地承包當事人的各類合法權益,不斷推動農村經濟的健康發展與快速發展,持續有效的為農村經濟發繁榮與穩定奠定好基礎。此外,為了堅持農村土地的集體所有,才有農民承包集體土地的現象出現,形成農民土地承包的基本經濟制度,并以此為基礎,不斷延伸(如圖1所示)。
圖1? 以農村農民土地承包基本經濟制度為基礎的延伸
現階段,在農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處,其中包括以下幾點內容;
1.1? 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有待規范
絕大部分農民在選擇進城務工時,就會將自己的土地進行私下流轉,很多私下的土地流轉都是口頭協議,還有的是直接進行荒棄。這類的做法不利于農村的工作有效開展,也為當前的農村土地承包管理留下了極為嚴重隱患。
1.2?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發放程序存在誤差
一些農村在發放該權證的環節中,沒有按照嚴格的法律、法規以及政策進行發放,像是發證之前沒有嚴格的去落實調查工作,更敷衍的以“當前誰種這塊地,就將證發放給誰”,在這樣的證件發放下,糾紛問題層出不窮。
1.3? 承包合同的簽訂程序缺失法律支持
在確定承包關系后,只是在村務會上以口頭的方式來確定,而不會簽訂任何具有法律效力的書面協議。除此之外,一部分協議會在村里某些領導的知情下進行私自敲定,對于擬定相關的承包方案根本沒有考慮,即使是有方案,也沒有履行民主的程序管理。
1.4? 承包經營管理人員綜合素質不足
土地承包經營管理人員的素質不高,工作態度不認真,對于土地管理的意識也相對薄弱,基礎知識掌握的能力不足,難以正常運轉工作程序,極易出現土地糾紛的現象。
2? 強化農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的對策
2.1? 加強普法的力度
有效利用各種渠道或者方法,以媒體為主,不斷強化《土地承包法》為代表性的相關法律法規的普及程度,特別是那些村干部及相關負責人,必須要加以重視,定期參與法治培訓,讓廣大農村干部和農民知法、懂法、守法,利用法律有效保護自己的土地合法權益。
2.2? 推進農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人員的素質培養
面對當前農村改革不斷深化下,管理工作也逐漸邁入到一個全新的階段中,全新的問題與困境成為了發展前行的阻礙,所以就必須要建設一支具有熟練技能與政策覺悟的管理隊伍,每個成員都要遵紀守法,善于溝通和協調,不然難以進行高效的農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工作。
因此,必須不斷重視并相應做好隊伍的建設工作,投入必要的前期資金、人力與物力,進而為農村土地承包合同的管理工作的正常運行打下一個堅固的基礎。
2.3? 加強相關制度的建設
縣級與鄉鎮級人民政府的農業行政的主管部門必須加強對相關制度的建設與完善,其中包含農村土地承包方案的管理制度,農村土地的承包合同的管理制度,農村的土地承包經營權證的管理制度,相關的文件資料的管理制度等等。與此同時,還有富有積極性的應用信息化技術,來不斷推動土地承包的信息化管理進程。
此外,還有設立相關的合同檔案管理專柜,更要安排專業的工作人員全面負責檔案的管理與錄入整理,以便后續的檢索查詢服務帶來便利的基礎條件,促使合同的管理工作更具效率,更加規范,也更有制度。
2.4? 全面加強指導農村土地承包合同的簽訂工作
有效指導和幫助當事人依照相關法律法律進行簽訂承包合同是非常重要的基礎,這也是做好合同管理工作的重要環節。在合同簽訂的過程中,必須要遵循《土地承包法》中的各個標準原則,在進行各個程序中,禁止口頭協議合同的出現。
2.5? 建立科學的監督機制
在縣級、鄉鎮級以及各級需要分別建立相匹配的管理機構,主要的目的就是形成一個自上而下的,逐步推進的管理組織網絡結構,本著農村土地管理中的普遍現象與熱點話題,重點將執法工作放在第一位,有效的推動農村土地承包合同的管理工作更加順利的進行。
3? 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當前的發展,對于農村的土地承包合同管理工作必須要加以重視,這不僅僅關乎著農村的農民的自身利益,也關乎到農村經濟體系的持續性發展。因此,為了有效推進此項工作能夠順利的進行,必須加大指導,強化農村土地承包合同簽訂工作,建立科學的監督管理機制,促使工作有效落實,逐步走向一個全新的發展進程中。
參考文獻
[1] 楊小志.農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的重要性及措施[J].農業工程技術,2020,40(3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