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芳娥 李鑫
摘要:小麥是白水縣主要糧食作物之一,也是穩定糧食安全生產的重要基礎。近年來發生小麥品種老化、抗逆性差、產量水平低等問題,嚴重影響了小麥生產潛力的發揮。因此,科學優化小麥品種布局、完善配套技術,是提高白水縣小麥生產水平,加快新品種更換步伐,保障糧食安全生產的有效措施。
關鍵詞:新品種;試驗示范;現狀;對策
白水縣位于陜西省東北部,處于關中平原與陜北高原的過度地帶,是關中與陜北的咽喉要地,是渭南地區唯一的山區縣,糧食生產以旱作為主。全縣耕地面積4.8萬hm2,糧食播種面積2.67萬hm2,其中小麥播種面積達1.73萬hm2,在糧食生產中占主導地位??h域內有陜西萬福種業白水分公司、陜西盼豐農業科技白水分公司2家種子企業分支機構和5家受委托銷售機構,基本能滿足白水農業用種需求。
1? 品種試驗示范基本情況
1.1? 試驗示范點安排
2019年白水縣種子技術推廣站遴選前茬一致、肥力均勻、地勢平坦、土壤肥力中上等、能夠代表白水縣大田小麥生長水平的田塊3個,開展品種示范展示,示范面積200hm2。分別安排在城關街道辦北關村、雷牙鎮下徐村和堯禾鎮的百草村。示范展示品種為君麥101、西農189、煙農21、長8744、晉麥47、菱麥989、世紀281、山西金鼎、銅麥6號、滄豐609、西農928 等11個小麥新品種,包衣技術應用面積達100%。每個品種種植8~12行,種植密度略高于一般大田,每個小區設立不少于3行的保護區,每個小區分別單收計產,其他栽培管理措施與大田一致。主要推廣技術:配方施肥、規范播種、合理密植、田間管理及病蟲害統防統治;生產中實行“六個統一”措施:統一供應良種、統一配方施肥、統一機械條播、統一耬施化肥、統一一噴三防、統一機械收割;小麥生產全過程開展技術跟蹤指導,在小麥播種期、收獲期主要關鍵生產時期,組織小麥種子經銷企業、種植大戶、群眾召開觀摩會,現場介紹各個品種特征特性、產量表現等情況,使與會人員直觀品種表現、掌握科學選擇優質、高產、抗病、優良品種的基本知識,增強了對良種良法的認識,有力促進了白水縣小麥產業的發展。
1.2? 試驗示范技術推廣情況
我們抽調多名業務技術骨干進村入戶,在品比試驗區逐塊考查落實地塊,建立田間檔案。圍繞適期播種、良種應用、測土施肥三項技術,無償為試驗示范田塊化驗土壤養分,科學出具配方施肥方案,提供配方肥2100余t。建立深翻改土、適期播種、精量播量示范點3個,輻射帶動推廣深松技術533.33hm2。在小麥生產關鍵期及時組織開展以測土施肥、適期精量播種、一噴三防等田間管理及病蟲害統防統治專題技術培訓和小型現場會,力爭使種植戶接受技術培訓覆蓋面達到100%。
2? 小麥示范推廣存在的主要問題
2.1? 品種多樣,農民選種困難
隨著市場上新品種的不斷多樣化以及新品種的不斷推進,市場上的小麥品種也五花八門,甚至出現未經試驗示范的新奇品種。企業銷售種子因利益的誘導,夸大宣傳效果,而且大多數推銷員并不是專業的技術人員,不能夠正確引導農民選擇適宜的品種。部分農戶也不熟悉選種知識,不知如何正確選種。
2.2? 缺乏對新品種特性的了解
多數農戶包括部分工作人員不能正確區分新品種和常規品種的差異,對新品種的特性、適應性缺乏充足的了解,無法正確指導群眾科學用種。
2.3? 新品種推廣缺乏經費支持
新品種在推廣過程中任務比較重、經費需求大,由于經費得不到保障而嚴重影響了新品種的試驗推廣不能正常進行,使得很多農業技術人員心有余而力不足,品種推廣工作長期處于起步階段。
2.4? 農技人員專業水平不高
小麥新品種的示范推廣都是由農技人員實施的,技術人員的專業水平直接影響新品種推廣的成功與否。不同的農技人員水平不同,高水平的農技人員能夠在推廣的過程中及時發現問題,了解當地的生態環境和新品種的特性,總結歸納凸顯的問題,思考對策方案,這樣在新品種的推廣過程中就會比較成功。此外,農民的思想意識也會直接影響新品種的推廣,有些農民不按照示范過程中的要求和計劃時間種植,這樣的種植方式缺乏科學性,直接導致新品種的試驗示范推廣沒有任何科學依據,使品種示范推廣也失去了意義。
2.5? 政策影響
受白水縣特殊地形及當前農村土地承包政策影響,品比試驗示范很難集中連片,保護區設置過小,影響品比試驗參數的收集和大田主推生產技術難以推廣應用。
3? 發展對策
3.1? 加大現有種子技術人才的培訓工作
技術人員少,知識老化,對現代種業知識了解不是很深很透,對小麥高產高效栽培技術掌握不全面,難以承擔大面積推廣工作和科研課題,今后要積極利用省市級技術培訓組織技術人員全方位,多層次開展培訓。采取聘請省市專家來縣上開展現場培訓,和技術人員走出去的辦法,組織技術人員到外省市參觀培訓。
3.2? 加大小麥新品種技術服務、良種良法配套為主要內容的綜合性配套技術的推廣應用
爭取建立大面積試驗示范基地,進一步開展以測土施肥、適期播種、精量播量、一噴三防等關鍵技術為重點的技術培訓和推廣工作。
3.3? 多方舉措、加大小麥新優品種試驗示范推廣投入資金
積極爭取農業、水利、農發、交通等涉農項目資金向小麥種子試驗示范區傾斜,同時積極爭取縣級財政支持,加大資金扶持力度,鼓勵農民開展土地流轉,集中連片建立大面積試驗示范基地,為確保白水縣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 謝彥周,張小燕,魏紅升,等.抗赤霉病小麥新品種—西農239[J].麥類作物學報,2020,268(2):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