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愛軍
摘要:近年來,隨著我國農業生產力的不斷提升,可種植農作物的品種變得越來越多。但由于很多農民不能充分的了解和掌握相關的農作物種植技術,導致農作物的產量始終難以得到有效的提升。就以玉米種植來說,雖然大多數農民對其栽培技術并不陌生,然而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總是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最終使得玉米種植很難取得良好的成效,極大的打擊了玉米種植人員的生產積極性。鑒于此,本文將重點圍繞山東沂南縣玉米栽培技術中存在的問題與解決對策展開分析和探究。
關鍵詞:玉米;栽培技術;存在問題;解決對策
0? 引言
沂南縣位于山東省中南部,屬于暖溫帶半濕潤季風季候。受季風影響較為明顯,四季分明。年降水量在900mm左右,年平均氣溫在12.8~14.0℃之間。沂南縣屬于淮河流域,有沂河、汶河眾多河流,流域面積廣大,水資源充足。正因為有這樣的水文、氣候環境,使得玉米在本地區得到了廣泛的種植。但令人堪憂的是,大多數玉米種植戶所采用的栽培技術都存在著些許的問題,使得玉米的產量普遍不高,嚴重影響了廣大農民經濟收入的提高。出于這樣的考慮,本文就玉米栽培技術中存在的問題與解決對策進行研究,具有一定的客觀實在性和時代緊迫感。
1? 玉米栽培技術中存在的問題
1.1? 品種問題
就目前來看,沂南縣的大多數農戶,未能對玉米品種有足夠的重視,思想上過于陳舊,覺得只要將水肥供給到位,無論是哪個品種的玉米種子,都可以有好的收成。正因為這樣的觀念,使得農民把大多數精力放在了水肥管理以及病蟲害防治上,而對于品種卻沒有作出慎重的選擇,從而造成玉米的生長未能達到預期的效果。要知道,玉米品種與玉米的漲勢之間存在著很大的關系,如果不能根據當地的氣候環境以及種植條件選擇出適宜的玉米品種,那么玉米的質量以及產量將很難得到保障。
1.2? 土壤翻耕不徹底
玉米栽培過程中土壤翻耕不徹底的問題比較常見。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問題,是因為農戶沒有對種植環境以及土壤條件予以應有的重視。大部分農戶在種植玉米的過程中,為了省事,基本不會對土壤進行翻耕,即使進行了翻耕,也只是淺翻,并未做深翻處理,就直接開始了玉米播種活動,基于以上這些情況,都會導致玉米的長勢以及最終的產量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
1.3? 種植密度不合理
玉米種植密度的合理與否,將會直接影響到玉米質量以及產量的高低。通常情況下來說,單位面積中玉米種植的越密集,玉米種植數量的基數就越大,自然玉米的產量也會水漲船高。但若是玉米種植的密度過大,將會導致作物之間的生存空間變小[1]。隨著時間的推移,植株會生長得越來越大,則必然會引發植株之間相互爭奪養分、水分以及陽光的情況出現。如此一來,不僅不會使玉米的產量提高,還會造成玉米的質量以及產量大幅度下滑。反之,如果玉米種植密度過小,會使得玉米種植數量的基數減少,從而造成整體產量的低下。
2? 玉米栽培技術問題的解決對策
2.1? 選擇優良品種
選擇合適的玉米品種,是保證玉米長勢,提升玉米質量和產量的重要前提。首先,在進行玉米品種的選擇之前,農戶應根據當地的氣候環境以及種植條件予以綜合的分析,因地制宜,最終選擇出最適合本地生長的玉米品種;其次,在玉米品種的選擇上,應優先考慮抗病蟲害、抗自然災害強的品種,以此來盡可能的確保玉米的產量;最后,農民可做一些新雜交玉米品種的嘗試,要知道雜交品種在抗逆性、質量以及產量等方面,都有著傳統玉米品種無可比擬的優勢,可根據當地的種植環境,在相關專家的指導下選擇合適的玉米雜交品種。
2.2? 合理翻耕,科學施肥
相比于水稻、小麥等農作物,玉米植株的體積更大,故而其根系對于土壤條件的要求比較高。如果玉米根系的發育生長受到阻礙,就會對整體植株的生長造成嚴重的影響。因此,在進行玉米種植地選擇的時候,應優先考慮那些地勢平坦、耕層深厚、方便灌溉的地塊。同時,農戶還要加強土地的翻耕,保證植株生長所需的營養供給。只有這樣,植株才能獲得又好又快的生長。
2.3? 合理控制玉米種植密度
種植密度是影響玉米產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農戶在播種的時候,應嚴格遵循“當密則密,因種則種”的理念。通過對種植密度的合理控制,來進一步提高“光、水、肥”的利用率[2]。由上文可知,種植密度不合理,將會導致玉米的產量及質量嚴重下滑的事例比比皆是。需要密植的作物非要選取大穗品種進行種植,而該密植的又過分要求作物的高產硬性密植,導致植株規劃不合理,不僅沒能提高產量,還打擊了農戶生產的積極性。因此,根據土壤情況以及種植條件,合理的布局玉米種植密度是非常重要的。
2.4? 加強病蟲害防治
任何作物的生長過程中,難免會遇到病蟲害的侵襲。一旦病蟲害防治工作沒能做到位,對玉米的影響將會是毀滅性的。因此,作為玉米種植戶,必須要對病蟲害問題高度重視起來,加強病蟲害的防治工作。比如,病蟲害高發地區,農戶應提前做好預防措施,如選擇抗病蟲害強的種子,及時清理雜草、田間輪作等,以此來最大限度的減少病蟲害發生的幾率。若病蟲害已經發生,需利用生物手段、化學手段、物理手段等加以積極應對,降低病蟲害對玉米造成的危害,確保玉米的產量。
3? 結語
總的來說,玉米栽培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是影響玉米減產的直接因素,應予以高度重視,并采取必要的舉措全面落實下去,以此來使玉米的產量和品質得以充分保障,從而有效的促進當地農民經濟收入的提高。
參考文獻
[1] 王兆成.玉米高產栽培技術推廣中存在的問題與應對措施[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7(10):1196.
[2] 肉先古麗·阿不都熱合曼.玉米栽培技術中存在問題的解決[J].引文版:社會科學,2016(4):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