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海英
摘要:隨著我國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改進和完善,玉米病蟲害的防治手段也更加高效和快捷,能夠改善傳統人工植保方式的弊端和漏洞,適用不同農業發展階段的各項需求,植保無人機技術在防治玉米病蟲害的方面具有更好的效果,能夠更加靈活、高效、安全的解決多種玉米病蟲害的問題。通過不斷研究發現,植保無人機具備良好的發展趨勢,效率更高,值得推廣應用,希望能夠為各地區玉米種植行業帶來更好的效益。
關鍵詞:植保無人機;玉米病蟲害;防治技術
1? 植保無人機應用于玉米病蟲害防治的優勢
1.1? 高效安全
由于環境、技術水平、人工種植模式的差異導致我國許多地區病蟲危害頻繁爆發,我國糧食行業受到了嚴重威脅。植保無人機技術的出現避免了傳統農藥噴灑與操作人員的直接接觸,保護工作人員的安全性,也提高了病蟲防治效率,更加安全可靠。
1.2? 降低用藥成本
植保無人機技術改變傳統人工背負式噴霧機噴灑農藥的形式,采用空中大面積均勻灑藥的技術,以霧滴的形式附著于玉米葉片上,用藥更少且更加均勻,降低用藥成本,防控病蟲害的效果更加顯著,避免傳統工作模式時藥物的大量浪費。
1.3? 操作便捷
植保無人機技術在工作過程中所占體積小、重量輕、起飛操作簡單,便于工作人員學習和上手,同時節省大量人力和物力,免受到外界因素干擾。尤其是在玉米種植后期一旦發生病蟲災害,植保無人機可以充分發揮其優勢替代人工操作,極大提高工作效率,控制病蟲災害保證農民種植的經濟效益。
1.4? 防治效果好
植保無人機的工作面積廣,工作范圍大,能夠通過壓力所形成的氣流來將防治病蟲害的藥液進一步滲透到玉米種植群中,附著面大,工作效率相比于傳統的人工操作模式來說可以提高30%左右,同時新研究出的低空作業無人機工作組采用工作懸停的方式,對于病蟲害較為嚴重的地區進行著重噴灑,其效果更優。
2? 植保無人機在玉米病蟲害防治中存在的問題
2.1? 推廣渠道與農戶需求存在出入
植保無人機的作用效果更好,使用范圍更廣。但在使用過程中會增加生產成本,尤其是在種植范圍較少、種植量較低、生產前景較差的玉米種植區域,農戶對于人工噴灑農藥的欲望不夠強烈,更不用說使用植保無人機技術。因此在推廣過程中需要打破農村用戶對于農藥噴灑技術認識的局限性,不斷嘗試新鮮事物,通過國家的強力支持,大力推廣植保無人機的受眾范圍,降低成本,提高實用性。
2.2? 扶持力度低
目前,國家頒布的各項惠民政策并未將植保無人機服務納入農村的機械補貼進程中,因此無法得到相關優惠,農民對于使用無人機技術進行農藥噴灑的使用性和積極性較差。同時農藥噴灑過程中所節省的費用與植保無人機的使用費用并不對等,存在很大差異。
2.3? 使用成本高
植保無人機雖然覆蓋面積較廣,但若只由一位農戶出資購買負擔較重,同時無人機大多采用鋰電池供電,工作繁忙時電池耗費較高,導致植保無人機的整體使用成本將很多農戶拒之門外。
2.4? 產品穩定性仍需加強
植保無人機的使用屬于近些年來一項新興的技術,在推廣過程中由于程序及飛行軌道混亂等問題已經受到許多使用地區的投訴,因此在現階段需要不斷提高無人機的使用效益和使用質量,其穩定性還有待加強,在探索階段國家也未出臺相應規章制度,無法對于無人機的使用進行指導和制度的統一,市場較為混亂,導致許多農戶缺乏購買的欲望。
3? 加大植保無人機運用范圍的措施
3.1?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國家應立即出臺相應扶持政策,提高扶持力度,將植保無人機的花銷費用納入機械補貼,給予每位使用的農戶一定補貼,增強購買欲望。對于售賣植保無人機的企業也應給予一定補貼,幫助企業推廣植保無人機的使用范圍,形成市場化銷售機制。
各地區在有秩序的開展玉米病蟲害綜合防治工作的進程中依據國家的補貼資金和輔助手段來支持植保無人機的推廣和應用,講解各項無人機的使用好處和優勢,干部帶動農村小農戶和各種植地區的使用和發展,以提高植保無人機的應用范圍,最終實現防治病蟲害的系統化、規范化、科學化作業和管理,通過補貼機制和制度的不斷改進,也以更加完善的生產體系和防治規范來建立防范病蟲害示范區,提高植保無人機相關植保力度,保證管理部門嚴格履行各項標準,加大無人機的推廣和普及力度,在不斷符合當前市場需求的情況下出臺相應標準和規范,以適應更大范圍的應用。
3.2? 積極推進社會服務公司使用植保無人機
植保無人機的使用相比于傳統人工噴灑藥物的形式來看,其費用較為昂貴,許多種植玉米作物的農戶難以負擔,因此各鄉鎮應推廣免費的無人機服務,利用無人機來大面積防治病蟲害,減輕農村用戶在種植農作物過程中的負擔。同時加強對技術人員的培訓,提高操作能力,避免重復和機械勞動,在植保無人機的使用過程中可以推廣合作、購買和聯合使用的機制,推廣鄉村同一種植區域的農戶統一購買一臺植保無人機來增加無人機的使用效率。
3.3? 加快制定相關行業標準
制定植保無人機使用相關行業標準的速度較為落后,對于植保無人機的使用規范、范圍、頻次等均沒有相關規范,無法與國家航空法律法規相匹配,存在漏洞,因此根據各地區玉米病蟲害的實際應用應出臺相應農作物使用數量、藥劑、濃度、類型的行業機制,以保證植保無人機的順利推廣。
4? 結語
植保無人機是我國目前一種新興的玉米病蟲害防范技術,通過低空低劑量方式極大程度改善農藥的作用范圍,與目前農作物生產模式相匹配。目前,植保無人機的應用仍正處于開發階段,在不斷加強行業標準制定的過程中積極引導來推廣無人機的應用范圍,提高無人機的使用效果,為農戶帶來更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 王健生,陳衛宇,李明苗,等.南京市植保無人機應用現狀與思考[J].農業開發與裝備,2020(3):41,51.
[2] 言司.大疆農業天高地闊——專訪DJI大疆創新公關總監謝闐地[J].中國測繪,2020(1):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