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健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農業環境的變化,近年來,我國自然環境受人為因素影響變化顯著,尤其是大田作物的生長環境產生了較大的改變。最突出的變化在于自然環境的改變促使病蟲害的種類增多,對農作物造成了新的威脅。病蟲害威脅的變化要求農業工作者必須及時調整防治技術,通過多種方法消滅病蟲害,為農作物營造穩定良好的生長環境,為我國糧食產量逐年增加打下良好的基礎。本文將根據多年的病蟲害防治經驗,探討針對不同類型的病蟲應當采取的防治技術以及使用要點,希望能夠為行業治理病蟲害提供借鑒。
關鍵詞:大田作物;病蟲害;防治
所謂大田作物,即是指大面積種植在田地中的作物,例如小麥、大豆等糧食作物都算大田作物。近年來,隨著農作物生長環境的改變,各類大田作物普遍受到病蟲害侵擾,并在一定程度上產生了損失,對保證我國糧食安全,滿足市場需求,提升農民生產效益不利。為此,各級農業部門需要及時組織人員對新型病蟲害進行深入研究,從鑒別環節出發,有針對性地使用防治技術,最大程度減少病蟲害給大田作物帶來的危害。
1? 病蟲害的鑒別
病蟲害的鑒別環節是防治工作的基礎,決定后續工作應當采取哪種防治技術。在進行鑒別工作的過程中,需要確定作物類型、作物生長階段、作物生長環境等多個因素,同一種作物在不同生長階段容易患上的病蟲害類型也不同,表現出的癥狀也不同,需要防治人員通過經驗進行實際判斷。下面將以大豆作為講解案例,分析大豆在感染病蟲害時的特征。
1.1? 病害癥狀
病害方面以霜霉病對大豆的不同感染階段為例。大豆霜霉病是一種真菌病害,這種真菌在干爽環境中更容易大規模繁殖,因此大豆霜霉病主要出現在氣候較涼爽的地區。
感染了霜霉病菌的大豆種子在發芽階段,真葉會出現褪綠斑塊。這些斑塊會逐漸擴散,順著葉片主脈逐步擴散到全葉,進而導致全葉呈現褪綠模樣。如果不及時治療,全株都會出現褪綠斑塊。
進入花期時,由于周邊氣候條件適宜霜霉真菌生長,霜霉病癥狀將快速加重。在綠斑的背面將產生灰色霉菌層,全葉將由黃轉褐,并最終枯萎。一些病情比較嚴重的葉片會枯萎脫落。
1.2? 蟲害的癥狀
大豆蟲害以蚜蟲害為例。蚜蟲主要分布于大豆的頂葉、幼嫩葉背面以及各個生長點。由于蚜蟲的生長需要吸食大豆嫩葉的汁液,所以非常容易影響大豆的正常發育,導致大豆葉片、根系發育不健全,結莢數量下降,最終影響大豆產量。同時,蚜蟲還是病毒載體,能夠通過傳播攜帶的病毒破壞大豆產量與質量,是大豆的天敵。
2? 大田作物的防治技術
在考慮使用哪種防治技術進行預防時,需要考慮多項因素,包括但不限于作物的種類、作物的生長環境、作物的生長周期等等,并要根據病蟲害的嚴重程度嚴格控制藥量,合理施藥,避免因為過度施藥進而影響到作物的質量。
2.1?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的基本原理在于,通過在農田投放害蟲的天敵或者相應干擾素,能夠實現對害蟲數量的控制。這種防治技術的最大好處在于,不會像化學防治技術一樣對農作物產生較大影響,保證周邊人員以及農作物的安全,也對提升農作物質量有好處;除此之外,也不會對農業土地造成污染,延長了土地的使用壽命,而且生物防治技術的持續時間較長,不必像化學防治技術一樣需要經常噴灑藥物。但同時,生物防治技術的缺點也比較突出。生物防治技術生效較慢,而且生效范圍較窄;在氣候條件不適宜的情況下,該技術也很難生效。
2.2? 化學防治
化學防治技術是手段最豐富,使用時間最長,目前最常用的防治方法。化學防治技術的優點和缺點同樣明顯。優點在于生效快、生效范圍可以由使用人員控制、能夠大規模機械化使用、成本較低等等。缺點在于如果在同一個地區長期使用同一種藥物防治病蟲害,容易使當地病蟲產生耐藥性,每一段時間就需要更換一次使用的藥物;另外,使用的藥物對當地人畜以及土地都有破壞作用,一旦使用方法不當,極容易危害當地居民以及生物,也縮短了土地的使用時間。為此,在使用藥物時,需要經過專業人員的指導,根據農作物的病害情況詳細考量藥物的使用量,兼顧殺蟲效果以及周邊安全。
在使用化學藥物時,需注意以下幾點。
2.2.1? 適時合理地用藥
使用藥物的時機和藥量要根據病蟲的發育周期確定。通常在病蟲成蟲階段,其抗藥性較強,需要施加的藥量也要相應增加。同時,不可過早施藥,因為過早施藥僅僅消滅了較早孵化的病蟲,等到藥效消失后,后孵化的病蟲將生活在無藥物威脅的環境中,對作物一樣可以造成較大的破壞,而二次用藥將破壞作物質量和土地。
2.2.2? 掌握配藥技術
農戶需要經過專業培訓掌握配藥技術,能夠根據實際情況準確地配置出合理的藥物。例如,農戶需要掌握量筒的使用方法,通過先配置高濃度母液,不斷加水稀釋,最終控制藥物濃度。
2.2.3? 合理混用藥劑
由于不同的藥物有不同的特性,對病蟲的效果也不同。通過混用藥物可以實現加強藥效或者同時消滅兩種病蟲的效果。混用藥物需要注意避免兩種藥物互相影響,導致藥效降低或者產生藥害。
2.2.4? 觀察天氣條件
使用藥物需要注意周邊的天氣情況,可以在無風或者微風的環境下使用藥物,例如陰天或者晴天傍晚使用藥物效果最好。注意避免在溫度較高的環境中使用藥物。
3? 結語
保證大田作物的產量和質量對我國穩定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加強大田作物病蟲害防治工作至關重要,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采用相應的防治技術,在防治效果以及保護周邊環境之間取得平衡點,實現真正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敖永紅.關于大田作物病蟲害防治的思考[J].農家參謀,2019(1):13.
[2] 于淼.大田作物病蟲害防治探析[J].農民致富之友,2019(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