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瑤 王泓霖
摘要:本文以2006年到2016年山東省11年間的主要農作物種植情況為切入點,通過對種植規模與種植效率的比較優勢進行分析,結合山東省的實際情況,提出發展提升建議,希望能給相關研究人員帶來思考。
關鍵詞:山東省;農作物;比較優勢;發展提升
1? 山東省主要農作物的規模比較優勢
山東省玉米與小麥的規模比較優勢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1”。在2006年到2016的11年間,山東省小麥的規模比較優勢都高于2,其平均值是2.24,并且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特別自2013年以后的增速最快,每年的平均增速為0.04.究其原因可能是因為2006年以后實行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所以小麥的價格比較穩定,這對小麥播種面積的增加起到了積極作用。而玉米規模比較優勢的年平均指數是1.33,盡管年指數都高于1,大于全國的平均水平,不過在2008年到2015年卻呈現出規模比較優勢逐年下降的趨勢。究其原因可能是因為種植的經濟效益下降。山東省的主要油料作物是花生,花生的規模比較優勢指數的年均都高于2.3,大于全國的平均水平,不過自2007年以來逐年下降,從2.89下降到2.38,規模比較優勢逐年減少。山東省夏收油菜的總播種面積不大,只有0.087%,在全國屬于劣勢地位,其11年間的平均規模比較優勢指數只有1.02。山東省經濟作物主要是棉花,不過棉花規模比較優勢的指數存在波動性,分別在2009年與2013年出現兩次峰值,其分別為2.38與2.32。近年來因為種植棉花的效益比較低,致使其它農作物擠占了棉花的種植空間,所以出現了規模優勢下降的趨勢。不過山東省11年的棉花規模比較優勢指數都高于2,比全國平均水平要高。
2? 山東省主要農作物的效率比較優勢
山東省的小麥除了2009年因為遭遇旱情,所以效率比較優勢小于1,在其他年份效率比較優勢都高于1,由此可以看出山東省的小麥生產可以保持相對穩定的效率比較優勢。另外山東省稻谷的效率比較優勢明顯略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稻谷的效率比較優勢平均值是1.08,在各年間的變化也不是特別大,變化區間在1.05~1.12。魯南與魯西南等地區,因為光熱資源比較豐富,在夏季的降水量比較豐富,河流湖泊資源也比較多,其稻谷單產的平均產量是1hm2地9021kg,是山東省的水稻生產高產區。另外山東省的玉米效率比較優勢雖然在2007年、2009年、2010年高過全國平均水平,但其他年份的平均效率比較優勢都低于1,從全國的視角來看,還是處于劣勢地位。薯類作物與豆類作物的效率比較優勢都大于全國平均水平,11年之間的平均效率比較指數為1.81、1.25。山東省油料作物有油菜籽、花生,11間年的效率比較優勢指數都高于1,其中花生長期保持在1.06上下,11年間油菜籽從整體上來看是呈現下降的趨勢,但在2010年以后則呈現下降趨勢。究其原因是因為種植油菜籽的經濟效益比較低,所以種植農戶逐年減少。在經濟作物方面,山東省的棉花效率比較優勢要低于全國的平均水平。發生這種情況的原因很大程度是因為機械化水平比較落后,所以不但費時費力,而且種植成本也比較高,種植的經濟效益下降了,所以魯西地區和魯西南地區的棉花種植面積在不斷減少,而且大部分棉花田都集中在土壤肥力不足的黃河邊鹽堿地。
3? 山東省主要農作物發展提升的相關思考
(1)在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在相關產業要加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力度,不但要補足原有短板,還有根植于原有優勢。就山東省而言,其花生、小麥在種植規模上和種植效率上有比較強的優勢,因而政府有關部門應在維持當地現有種植優勢的基礎上,通過深入研究影響進一步提高種植優勢的因素,解決好相關問題,努力擴大當地農業區位優勢,進而帶動地方相關產業發展,同時為周邊省份和周邊地區提供發展經驗和路線參考。
(2)某些地區雖然在種植規模上存在比較優勢,但在種植效率上卻沒有比較優勢,當地應當持續加大農業機械化建設,并通過改良農作物品種來提高單產數量。山東省的一些農作物,如玉米、棉花、小麥的綜合比較優勢相對較高,但主要得益于較大規模的種植面積,實際種植效率的比較優勢并不十分明顯,這些農作物單產量不高也說明了這個問題。所以,山東省必須在維持種植規模優勢的前提下,重點推廣使用大面積機械化設備,持續提升農業科研投入力度,為了提升農作物對當地環境的適應性,要大力推廣種植優良品種(比如,在鹽堿環境下抗逆性比較好的棉花),進而全面提升農作物的單產量,進而改變當地農作物僅有種植規模優勢,沒有效率優勢的現狀,逐漸提升當地農作物的效率優勢,
(3)遵循科學方法,努力優化農作物的種植結構,尤其是對自然條件影響反應比較明顯的種植地區,在制定農作物種植規劃上需要特別留意,揚長避短,努力發展當地有特色的產業,比如膠州地區種植薯類,濟寧濱湖地區種植水稻。另一方面應在科學方法和科學理念的指導下制定農業種植發展規劃,努力挖掘當地潛藏的生產力,進一步提升土地資源的利用效率。
(4)政府應當鼓勵擴大規模上存在劣勢,但種植效率上有比較優勢的農作物的種植面積。根據研究,山東省薯類、稻谷、油菜籽效率優勢較為明顯,不過種植規模卻不大。所以當地應當積極尋找最適合這一類作物生長的種植地區,實事求是、因地制宜、有序的擴大種植面積。另外政府部門應當適時制定利農惠民的政策,主動幫助農民解決農業生產中的遇到的困難,進而推動我國農業現代化發展。
參考文獻
[1] 龐力豪,邵蕾,葛猜猜,等.山東省主要農作物秸稈資源評估及肥料化利用經濟效益分析[J].山東農業科學,2018(12):8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