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武
摘要:我國農產品供應鏈在近年來的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但在農產品供應鏈安全監管上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題和提升空間。在物聯網技術快速發展和普及的背景下,將其引入到農產品供應鏈安全監管上,通過構建基于物聯網的供應鏈安全監管體系,形成全方位的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機制,可以有效的提升我國農產品供應鏈安全管理水平的質量。
關鍵詞:物聯網;農產品;供應鏈;安全監管
1? 前言
農產品作為民眾生活中的必須品,其安全問題對于民眾健康和安全更是至關重要,從物聯網產業的發展滿足了農產品供應鏈安全監管的技術需求,而且物聯網技術在西方國家農產品供應鏈安全監管中的應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為我國的應用提供了借鑒。論文基于我國農產品供應鏈安全監管方面存在的問題,對運用物聯網技術來解決農產品供應鏈安全監管問題進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應的意見和建議。
2? 我國農產品供應鏈安全監管中存在的問題
2.1 農產品生產和銷售相對分散為供應鏈安全監管埋下了隱患
在農產品需求多樣化以及需求變化日益頻繁的市場環境下,單個經營者根本無法有效應對市場需求的不斷變化。為了能夠在應對市場需求變化的基礎上抓住商機,農產品供應商、生產加工企業、流通單位以及經銷商之間在明確分工的基礎上,進行了風險、信息以及利益的共享,形成了產銷一體化的供應模式。這種產銷一體化的鏈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供應鏈各環節企業的成本,穩定了市場供需關系,但由于生產、加工、運輸以及銷相對分散,涉及面廣泛,是的對整個供應鏈的安全監管無法得到有效的落實;而且在一體化供應模式下,任何環節出現的質量安全問題都會對整個供應鏈造成很大的影響,尤其是在供應鏈的上游出現的問題,其對整個供應鏈的影響更是突出。
2.2? 對產品質量安全信息缺少重視導致了監管力度的不足
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農產品市場供需信息在供應鏈中的共享和流通十分高效,但是有關產品質量安全的信息流通和共享程度卻并不高。首先在高度發達的市場經濟下,市場供需信息對于供應鏈各個企業的經濟利益有著重要的影響,為了獲取經濟經濟利益而主動進行市場供需信息的共享得到了供應鏈上所有企業的一致認可。其次,因為供應鏈上各企業對產品的質量標準和評價體系存在差異化,這使得農產品質量安全信息的兼容性受到了很大的影響。第三,雖然我國信息技術發展處于世界先進水平,但由于農產品供應鏈中對信息技術應用尚處在初級階段,使得農產品質量安全信息在獲取、分析和處理上存在一定的不足。農產品質量安全信息共享上存在的問題,歸根結底最重要的原因是整個供應鏈上中下游企業自身缺少對質量安全信息的重視程度。
3? 基于物聯網技術下的農產品供應鏈安全監管體系
3.1? 利用物聯網技術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的追溯體系
就物聯網對農產品供應鏈質量安全重的應用而言,其在產品質量安全問題追溯體系中的作用至關重要。在傳統意義下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中,因為農產品供應鏈上中下游企業所處行業的不同,以及供應鏈中各環節分布相對分散,給質量安全問題的追溯形成了很大的困難,及時最終追溯到了問題的根本原因,也可能付出很大的資源代價,而且時效性也無法得到保證。用物聯網技術進行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追溯,不僅實現對產品質量在供應鏈全過程的監控,一旦發現問題可以通過技術手段精確定位問題的源頭,無論是對于質量問題的追溯,還是說對問題的控制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例如在所有的農產品中生產二維碼,將其生產時間、生產廠商、以及原材料等所有信息包含在二維碼中,可以實現對產品從田園到餐桌的全過程監控,無法在供應鏈哪個環節發現了產品質量問題,都可以根據信息進行精確定位和追溯。
3.2? 加強農產品供應鏈質量安全體系建設
農產品的質量安全關系著民眾的身體健康,對農產品供應鏈進行質量安全監管的必要性已經不再局限于農產品產業發展的范圍,更關乎整個社會的治理和建設。在農產品供應鏈產品安全質量監管中,涉及到政府監管部門、企業以及社會民眾,雖然其各自的價值取向和利益導向有所不同,但對產品質量安全的監管屬于其利益共同點。
對于農產品供應鏈質量安全體系的構建,政府應該充分發揮自身的社會治理和服務職能,主導并組織成立專門組織來推進利用物聯網構建農產品供應鏈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同時,政府應該對企業、民眾的利益導向和價值導向進行合理的引導,在基于物聯網技術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上明確各方的責任、義務和權利,多方聯動,充分利用社會監督的作用,建立共同參與機制,共同構建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
4? 結語
農產品供應鏈安全的高效管理是整個供應鏈管理中最重要的和關鍵的部分,信息化及其衍生技術的發展和應用為農產品供應鏈安全管理提供了技術上的便利。基于物聯網下的農產品供應鏈質量安全管理代表了整個農產品行業的發展趨勢,物聯網技術的應用勢必會在保證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同時推動整個農產品行業持續穩定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 劉志英.美國食品安全管理體系及其對我國的啟示[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05(15):24-29.
[2] 沈文天.電子商務視野下的農產品供應鏈管理策略[J].中外企業家,2017(1):39-41.
[3] 馬斌.傳統商貿與互聯網時代供應鏈模式比較及融合路徑研究[J].商業經濟研究,2017(3):142-144.
[4] 蒙劍.基于電子技術對于供應鏈發展的設計[J].電子世界,2017(3):116-118.